韩志平
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很深奥也很神秘,值得每位教师去探究。
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整整十五年了,现在我总结自己在十五年的教学实践中的失与得,以利于大家借鉴、进步。
一、教师提问模糊,令学生找不到答题方向
一个笼统的、模棱两可的问题会让学生不知所措,找不到答题的方向,学习兴趣难以激发。
在七年级上册《寒花葬志》这一课中,为明确寒花与作者的关系,在分析了家庭融洽的成因后,我提问到:“你认为寒花为什么不给作者荸荠吃?”结果很多学生认为寒花怕归有光,因不敢才躲开,当然这其中融进了学生的主观判断。
正確的提问应该是:“你认为归有光真的把寒花当仆人看了吗?”
二、教师提问涵盖面过“大”,没有具体的方法指导,学生答不到点子上
初中生由于年龄局限、阅读经验有限,在学习语文中,他们需要具体指导。我在教授七年级上册的《老山界》一文时,我提出的问题是:“同学们自己研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说说老山界环境的特征。”我当时的出发点是让学生找出重点语句,并对这些语句从比喻、对比、拟人等修辞来进行解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老山界环境的特征。但是,结果只有一半的学生找出了概括老山界的特征的语句,而没有一个学生能够较好地从修辞等方面去理解,明显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
三、问题间缺乏过渡,学生思维跟不上
在学习《小石潭记》一文时,当学生理解了柳宗元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后,为明确文中是如何一步步诠释这种情感的,我提问到:“作者想借山水排遣抑郁的心情,为什么又不可久居匆匆离去了呢?并找出文章中体现这种情感的语句。”结果学生很难将句子和作者的情感准确地联系起来,作者的基本情感也搞混了。这是我过高估计学生的理解能力所导致的结果。一篇游记,要将其分析透彻,最好的办法就是从作者的背景入手,抓住文章的关键句分析引导,那么作者的情感就顺其自然地呈现出来了。在这个问题的设计上我犯了没有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的错误。
伟大的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夸美纽斯早在17世纪就提出了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教学原则。夸美纽斯认为教师对所教知识的组织应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而要达到系统性和逻辑性则要求教学应循序渐进,不要跳跃前进,即教学应遵守从已知到未知、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近及远等规则。
四、教师提问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往往会将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割离开来,而脱离了生活经验的问题有时会显得苍白无力,索然无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问题感兴趣了,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思考的积极性。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课程理论的一个基本原则是: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与儿童的经验和兴趣相一致。他认为,只有与儿童经验相联系的知识内容,才能引起儿童浓厚的兴趣,即能使儿童保持意识的警觉状态,从而更好地接受知识。相应地,教师所提的问题只有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才能接近每位学生的生活体验,才能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思维,学生可以依据各自的生活经验来各抒己见,形成和谐的课堂环境。
面对上述问题,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1.教师应学会角色转换,站在学生角度来设计问题
教师设计好问题以后,先以学生的身份来试着回答问题,如果不行,就说明你设计的问题可能存在提问模糊、答题范围涵盖面过大或问题间缺少过渡等问题。当发现问题后,教师务必字句斟酌,将题目表述得尽可能清晰,给予正确的点拨指导,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设计问题,相信学生不会再对你的问题感到无从下手了。
教师有着比学生更高的阅读理解水平和更丰富的生活经验,而且,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所以往往会针对自己备课中的思维情况来设计问题,全然忘了这些问题是为达到某个教学目标而为学生设计的。所以,教师换位来思考问题,是检测所设计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教师要善于以生活为载体,恰当地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教材中许多课文内容都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这一教学资源,将课堂内外结合起来,用课堂外的生活经验促成课堂内教学目标的达成。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是一名智者,时刻启动着自己的智慧,为引领学生成长,为学生吸收更多的知识营养,奉献出自己毕生的才华与精力。
编辑 曾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