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武强 王柯敬
摘要:当前世界经济尚未复苏,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外需减少且内需不足。面对经济发展的这一困境,我国应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以扩大内需,并以三次产业的发展为支撑使城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文章通过对城镇化与三次产业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城镇化促进了三次产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也必须以三次产业的发展为支撑。最后,文章就三次产业支撑城镇化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产业支撑;农业现代化;工业化;服务业
一、 引言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城镇化必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任务。当前世界经济尚未复苏,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外需减少且内需不足。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希望通过推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调节区域发展不均衡,扩大内需,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然而,城镇化不是简单的造城运动,不是将农民进行从农村到城市的简单的空间转移,而是要进行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全方位的、实质性的转换。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逐步降低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需求,使之转向第二、第三产业,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的过程。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使得居民能够融入城镇,关键是要使居民"有钱可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让新入城居民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才能使他们真正扎根于城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产业和城镇的融合发展,其路径为:二、三产业的聚集带动人口的转移,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因此,城镇化的发展依托于产业的支撑,城镇化的发展又必将促进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二、 产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支撑分析
1. 第一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分析。在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而第一产业又以农业为主。城镇化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又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原始动力。
(1)城镇化加速了农业的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不断增长,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平均年收入为7 917元,是1992年的10.1倍。然而,2012年城乡收入比为3.1∶1,城乡收入差距依然很大,农民收入水平依然低。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每户农民拥有的土地数量较少,且较为分散,严重影响土地的规模化经营,现代化的农机具无法物尽其用,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业收入水平较低,使得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面临两难的选择,想离开土地,又怕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继续留下来,又将影响农业的生产效率,收入水平无法提高。城镇化的发展解决了这一关键问题,一是通过消化吸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得更多的劳动力敢于离开土地,同时又有利于土地的进一步集中,形成土地的规模经营,加速了农业发展的现代化;二是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对农产品需求的数量和品质要求也更高,农产品的商品化率提高,会分离产生一批与农业生产相配套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仓储、包装、运输、代理销售等系列行业,进一步吸收剩余劳动力,形成农村经济内部协作分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同时,为适应居民对农产品消费结构的变化,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的传统农业产业结构,也将逐步转向更加多元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城镇化通过转移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农产品市场,优化农业结构,加速了农业的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根据经济学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业生产者的边际报酬递增,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再加上农产品商品化率的提高,农民收入亦将稳步增长,城乡收入差距将逐步缩小。
(2)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提供了原始动力,虽然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解决农业发展的困境,但离开了农业的发展,城镇化将成为空中楼阁。农业的发展是城镇化的原始动力,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和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的安全尤其是粮食安全也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中之重。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条强调,要“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反映出粮食安全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国家的重要性。作为人类的生存之本,农业的发展不仅为人类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还可以为部分工业发展提供生产资料。所以,农业问题解决不了,则经济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城镇化的发展更无从谈起。农业现代化通过大规模机械化、自动化操作,并利用诸如航空作业、遥感技术、自动灌溉等先进技术,提升了农业的生产效率,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并提供了经济发展所需的基本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同时将大量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人”这一核心要素。
2. 第二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分析。三次产业中,第二產业承上启下,既承接了第一产业的转移,又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其中,工业化的发展是第二产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发达国家城镇化的历史表明:城镇化与工业化基本是同步的,工业化的发展形成了城镇化,城镇化又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但是,由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导向及由此产生的工农剪刀差等原因,导致我国城镇化始终滞后于工业化,使得两者互相羁绊,发展受限。因此,必须理顺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拉动经济快速发展。
(1)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结果。由于资源、交通、市场或其他原因,工业在某一地区建立并迅速集聚,会吸引大量就业人口聚集于该地区,由此形成了城镇。所以,城镇的发展首先应该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工业的发展,城镇化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发展。所谓工业化是指经济由传统农业和手工业转向现代工业,工业总产值占GDP比例和工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例双双上升的过程。在工业化进程中,资本、人口和原材料等各种生产要素迅速集聚,城镇规模与数量亦随之扩张;经济的发展会增加地方的财富,地方政府会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提高科教文卫等领域投资,生产与生活条件的改善又将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本流入,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业化促进了城镇化的加速,成为城镇化的核心动力。因此,没有发达的工业化,就不会有高水平的城镇化。
(2)城镇化又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产物,但城镇化又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依托。城镇化的发展能够为工业生产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便捷的服务设施及广阔的消费市场。首先,由于城镇的教育、医疗资源较农村更为丰富,生活水平较高,对于技术水平高、研发能力强的人才吸引力更强,这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大量必需的人力资源;其次,城镇形成后,水、电、道路等生产性服务设施更为完备,为企业提供的信息金融服务系统更为发达,这些都为工业化提供了便利条件;最后,城镇形成后,由于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城镇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会迅速扩大,从而刺激工业和服务业的繁荣发展。总之,这些有利条件都成为工业发展的加速器,为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提供能量。
3. 第三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分析。城镇化与第三产业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城镇化所带来的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支撑着第三产业快速的发展,而第三产业又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后续动力。一般来说,两者的发展呈正相关关系。
(1)城镇化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分工的产物,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经过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三产业作为独立的产业分离出來,促进人类社会快速发展。但是,在工业化初始阶段,第三产业仅仅是第二产业的配套产业,为第二产业发展提供服务,处于从属地位;当工业化进入中后期阶段,第三产业逐渐发展为一个独立的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其内容也由为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生活所需提供服务变得更加丰富,交通运输、广告、仓储物流、批发零售、宾馆、餐饮、旅游及科教文卫等各类活动满足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种种需求。第三产业所提供的服务具有即时生产、即时消费的特点,对于消费人群的聚集程度具有较高的要求,只有当消费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形成生产的规模经济,而城镇化正好满足第三产业的发展要求。城镇化的发展为第三产业成长提供了优质的土壤,工业和人口的聚集提供了第三产业发展所必需的市场需求。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对聚集程度要求更高的新型服务业会不断形成,第三产业在内容方面也会更加丰富,实现“质”与“量”的比翼双飞。没有城镇化的发展,第三产业的生产就无法形成规模经济,较低的利润水平甚至亏损将严重制约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目前的城镇化水平滞后,城镇的数量和规模不足,严重影响了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
(2)第三产业为城镇化提供了后续动力。对于尚未完成工业化的中国来说,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应该继续放在推进工业化上,但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无论对于城镇化,还是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已经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影响。首先,在城镇化的进程中,第一产业释放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但从实际的吸纳能力来看,第三产业要远超过第二产业。1994年,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1年,第三产业就业比例为35.7%,超过第一、第二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比重一般在60%以上,说明第三产业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将来必然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因此,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提高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至关重要;其次,第三产业通过为一、二产业提供便捷的生产服务,间接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现代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对产前和产后所需的各种服务将提出更高的要求。生产要素的交通运输和仓储、产品的运输批发与零售以及由此形成的宾馆餐饮与广告等各类服务,对工业的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服务业的发展,将会加快农业和工业的发展速度,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反之亦反;再次,第三产业的发展完善了城镇的产业结构,使得城镇的生产生活更加便捷、功能更加齐全,这必将吸引更多的资本、人才流入城镇,支撑着城镇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第三产业的相对弱势,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留出了足够的发展空间,沿海一些地方方兴未艾的专业贸易、物流中心已构成新型城镇,为中西部提供了先导示范样板。至于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将以合理的服务半径在各地中心城镇强势发展。
三、 促进产业支撑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城镇化与产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是支撑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基础(见图1),将形成“产业发展——城镇化——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1.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提供原始动力。农业稳则天下安,只有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安全,才能进一步促进城镇化。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是大批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但是,这种人口转移的前提,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是农业可提供的生活资料不断增加。因此,为落实2014年中央《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提高农业对城镇化支撑力度,应首先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当以水利为重点,应增大财政投入,建设加固各类水库,挖沟引渠,完成田间节水改造建设,在无法实施规模化生产的区域发展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其次,应充分运用农业科技,选用优良品种,进行机械化耕种、收割,运用科学手段除草、施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再次,应实现农业的规模化与产业化经营,通过农业合作社等组织,形成农业生产与销售的规模经济,提高农业的经营利润,激励农民全身心投入农业现代化;最后,应培养新型农民。农民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因此,应以懂科技、熟技能、善经营为培训目标,大规模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加快培养农业带头人、技能服务型、生产经营型等各类人才。
2. 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核心动力。工业是城镇化的基础,是城镇化的核心动力。工业不但源源不断地吸纳大量就业人口,而且是各产业部门的装备制造者,决定其现代化水平。工业也是各种消费资料的最终生产者,决定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我国当前的工业化发展应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大力改造传统工业,夯实工业化发展基础。要加快对传统工业进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传统工业兼并重组,通过技术升级与规模化经营,做精做实传统工业;二是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抓住新兴产业发展的先机,通过政府引导,辅之以财税、金融、产业支持,逐步将新兴产业培育为支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三是加强自主创新,提高我国工业在世界的核心竞争力。要增加研发投入,改善研发条件,完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自主创新的活动中,形成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增强我国在国际化分工与国际贸易中的核心竞争力。
3.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城镇化提供后续动力。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后续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城镇化至关重要。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础弱,底子薄,一切工作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的发展不能像过去那样唯GDP论英雄,应该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改变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途径。因此,应首先树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观念。对于服务业的具体发展思路,应该因地制宜。在边远落后地区,积极发展商业、通讯等基本服务业;在城镇化水平较高地区,除基本服务業外,应鼓励发展金融保险、会计法律、医疗保健、运输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既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服务提供服务,又能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
同时,为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至第二、第三产业,提高第二、第三产业的生产效率,首先应当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并通过发展劳动就业中介组织,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等服务,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其次,要对传统户籍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进一步改革,从制度上保障农民顺利进城,提高城镇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洪银兴.城市功能意义的城市化及其产业支持.经济学家,2003,(2).
2.樊元,胡磊.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互动关系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12,(8).
3.周世军.我国中西部地区“三农”困境破解:机理与对策——基于产业转移与城镇化动态耦合演进.经济学家,2012,(6).
4.杨立勋,姜增明.产业结构与城镇化匹配协调及其效率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13,(10).
5.蓝庆新,陈超凡.新型城镇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了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研究.财经研究,2013,(12).
6.杜人淮.中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破解.现代经济探讨,2013,(6).
7.王洁,路斌,许俊峰.城镇化水平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研究.乡镇经济,2006,(9).
8.仇方道,杨国霞.苏北地区农村城镇化发展机制研究——以江苏省沭阳县为例.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4).
9.冯尚春.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与产业结构升级.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学报),2005,(5).
10.马军.城镇化水平的度量、评价和预测.浙江统计,1999,(12).
11.周一星,王玉华.中国是不是低度城镇化.中国人口科学,2001,(6).
12.刘广生.基于价值链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学位论文,2011.
13.温杰.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10.
作者简介:王柯敬,中央财经大学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武强,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讲师。
收稿日期:2014-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