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朵
树中之树
在午间广播中,树中之树
再次发现它的发现者,
醉人的、已从上午疲惫工作中
恢复元气的精魄
从音乐中返回他的无名状态,
停在音乐中——无名的旋律——
犹如树中之树被大雨覆盖,
从不凸显自己的受难意识,
不从自己筋骨的困乏中获取教益。
两种速度
诗与现实的二分法
已深入人心,牢不可破。
我们顺应它,去寻找它
所遮蔽的精神领域。
诗的运转速度与现实的
速度不同——现实更快、
易朽,而诗缓慢、抵制进化;
不经意看,诗始终停顿在
声音的原点,一直未离
原始情感半步。偶尔,
二者犹如两条抛物线
相交于一点:这时候,
大概就是诗完美介入现实的
一刹那。尽管人们疾呼着延长
这情投意合的一刹那,但诗
与现实各奔前程:
依然是现实太快,而诗太慢。
亏待与补偿
属于他的时期,人们热烈
谈论他的作品——尤其是生平——的时期
还没有来到。
他没法活在同代人心中。
幸好,他寄情于千年流传、惟一可信的语言。
这种已醒悟的语言
至今都保留着他勤劳与自觉的好印象。
语言作为民族的瑰宝
至少一次,我们民族的语言应得到过
完美的理解,并由完善的语言表述出来。
那时,既能分辨影响这种语言的因素
与受这种语言影响的因素,
又能清晰描述两种影响力的交流史。
在这种千载难逢的理解中,
一位杰出诗人还能将这种语言与这个古老民族的禀赋
完美融合在一起。
但是,经他表述出来的语言轮廓
与他用来表述的、被称为情感载体且为我们所用的语言
如今已存在不小的裂痕。
我们通过阅读他的诗以理解他、理解
辉煌时期的民族语言已不再可能。
女高音
一个女孩在过道上高唱:
“我要飞得更高”、“我要飞得更高”。
听上去,她的嗓音太娇嫩、性感,
而不是事业上处于低潮的人
发自肺腑的吟唱;
她把这个曲子唱成了青春之歌。
不过,另一种可能性也有:
这首歌本来就是没有束缚的年轻人的
专属。
如何做一位博学者
他有一本风格手册,
里面应有尽有——他所写下的
诗篇都可以从那里找到原型,
仿佛永远存在一位神秘的导师,
尽管实际生活中那个人从未出声,
从未在他极度虚弱时不请自来。
在钟表店
他沉浸在谈论帕斯卡尔的兴奋中。
仿佛他所谈论的那个人在谈论他,
借助他,越过千山万水,来到我们中间。
帕斯卡尔这样说、那样说;
如果是帕斯卡尔,他会怎么安排时间,
又会对周边环境发表何等的真知灼见。
叙述时,他双眼炯炯有神,双手比划不停。
他说他会模仿帕斯卡尔的语调与脾气。
他的新女友——小他十来岁——也是
痴迷的听众之一,
她敬佩这个健谈的男人
牢牢占据这次聚会的核心位置。
这个正在音樂学院求学的女孩
还没意识到这个人口若悬河的表演
跟她的笃信密切相关。
在我们看来,他是化身于体面的帕斯卡尔
跟她献殷勤。我们知道她所不知道的。
夜雨寄北
我有几种角度改写李商隐这首诗:
一种是涉足夜雨的性质,
探讨它能否改写雨的传统;
一种是用白话文巧妙翻译它,
以便在母语中沐浴两次光辉;
一种是以诗论诗——解释他寄情的初衷,
评价他是否妥当地落实了激情;
第四种是虚拟他的写作背景、描绘他
对写作进程的控制力、体察他
为诗句中的偶遇播撒的喜悦;
第五种就像是一次文学史之旅,坦言这首诗
还存在怎样的缺憾——它跟同一时期
其他作品之间存在怎样的差别;
如果机缘凑巧,我还可以谈一谈
这首诗在历代诗人心中掀起的风浪,
其中当然包括这首诗的第一读者。
爱的诊断
我们在柜台边刚跟护士交谈,
他就开始啼哭,
紧张、余悸、乞求,
安慰的修辞立即令我回想早年的两个场景:
当时我如何挣脱大人的手臂,
试图从诊所逃离;
当时母亲怎样爱、怎样树立威信。
如今,擦拭儿子的热泪
顺带掩饰了这种记忆附加的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