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瑞岗
文风体现着党风,是干部作风的一个重要方面,改进文风,对于改进干部作风具有重大意义。毛泽东同志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 “要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十八大后中央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对改进文风提出明确要求。作为地市级党报,要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改进文风为重要抓手,切实把其办成让人民满意的报纸。
当前文风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党风、干部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将当前文风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结为“长、空、假”。长,就是文章官话、套话、老话多,不痛不痒的话、没用的话、废话多,这样的文章大多东拼西凑、装腔作势、照本宣科,抓不住问题实质,使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空,就是大話大道理连篇,针对性不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措施不多,文章空洞无物,不能给人以有益启示。假,就是堆砌辞藻、华而不实,虚报浮夸、自吹自擂。讲成绩的多,讲问题的少;讲表扬的多,讲批评的少;讲经验的多,讲不足的少。以上问题之所以盛行,说到底是作风不实、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表现。对于新闻战线来说,要认真开展“走、转、改”实践活动,切实解决编采人员的思想作风问题,以对党负责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优良的工作作风促进文风的好转,在开展群众路线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中取得实效。
新时期要弘扬求真务实的文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强调“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李克强总理也发出:“喊破嗓子,不如摔开膀子”。新闻媒体改变文风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也在实干上,搞形式主义、形象工程必然会损坏文风,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对于地市级党报来说,通过转变作风改进文风,办人民满意的报纸、让干部群众信任的平面媒体,就是对总书记讲话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具体落实。
首先,转变文风要体现一个“实”字。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是我们党一贯的思想路线,也是转变文风应当遵循的原则。地市级党报上接中央、自治区、市级党委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战略和决策,下连旗县乡镇等基层党委政府和干部群众,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必须在“实”字上下工夫。要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以人民群众关注的现实问题为中心,真实、准确地传达中央、自治区以及市委、政府重大部署和战略决策,全面、真实地反映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客观、实在地反映民生问题,为百姓鼓与呼。联系乌兰察布市实际,今年以来,《乌兰察布日报》紧紧围绕自治区“8337”发展定位和发展思路,紧密联系市委、政府“构筑三个基地、打造三个中心、实现三个翻番”的发展战略,以及“五区建设”的发展新思路和新定位,深入解读自治区“8337”的内涵、特点、时代背景,深入阐述“8337”发展定位和发展思路与乌兰察布市发展定位和思路之间的内在关系,深入宣传报道各地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农牧业所取得的成就、经验和做法,做到联系实际,反映实情,为民办事。
为了使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新闻宣传落在实处,乌兰察布日报社经过精心策划,先后开设了“五区联动,后发跨越”系列综述专栏,“学习贯彻市委三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系列评论专栏,“推进县域、民营、实体经济和服务业大发展”系列报道专栏,“贯彻8337 实现五区联动”典型报告专栏以及“8337发展论坛”等20多个专栏。这些专栏分别在《乌兰察布日报》《乌兰察布晚报》《乌兰察布蒙文报》陆续刊登,文章深入浅出,有理论分析,有政策解读,有鲜活事例,有问题梳理,做到内容厚实、形式多样,使人读后感到真实、可信、解渴。
作风决定文风,党报编采人员要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在实践中取得源头活水,写出符合实际情况、反映民生的稿件。为了转变作风、改进文风,乌兰察布日报社制定了编采人员开展“走、转、改”活动方案,鼓励编采人员深入一线采访,看实情、说实话、办实事。活动开展以来,由社长、总编、副总编带队定期深入各旗县市区抓新闻素材、抓报道课题、抓热点亮点,采写了大量鲜活新闻报道,使文风大有好转。开展“8337”新思路主题宣传以来,在栏目设置上向基层倾斜,先后开设“民生”专版、“推动县域经济—旗县市区”专版,开设“旗县市区领导干部笔谈”“8337与老百姓”等专栏,截至2013年10月末,共发稿80余篇,使新闻报道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改变假、大、空的不良文风。
如何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转化为地方语言?如何将党委、政府的决策转化为干部群众的实际行动?如何将大道理转化为小常识?这是改进文风的一大难题,也是对地方性党报的一大考验。乌兰察布日报社在“走、转、改”活动中,充分发挥地区党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做好上下联通、化大为小的转化工作。例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号召发出后,《乌兰察布日报》及时开设《中国梦,我的梦》专栏,并与团市委联合开展“实现中国梦”征文活动,广大青年团员、社会各界以饱含深情的笔墨书写理想,书写奋斗历程,把“中国梦”转化成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动人故事。
党报作为主流媒体,编采人员还应将镜头、笔墨对准基层、对准一线劳动者、对准弱势群体,用平实的语言讴歌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呼声。为了进一步加强与基层群众的联系,《乌兰察布日报》开设“寻找最美交警”“群众路线大家谈”“8337深度观察——民生”等民生栏目,用大量的篇幅及时反映基层群众声音。先后刊登《齐声共唱幸福歌》《家政服务也要创品牌》《带着感情和责任走进群众心中》等通讯,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13年6月26日,神舟10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草原安全着陆,乌兰察布日报社派出记者深入草原及时采写了《神舟家园敞开胸怀迎“神十”》《阿木古郎,神舟飞船平安回家的福地》的新闻通讯和画刊,以真实、清晰的文字和画面,记录了这一历史时刻。
眼睛向下抓活鱼,深入基层,接地气筑底气,求实效办实事说实话,虚功实做,党报文风就一定能够好转。
其次,要体现一个“新”字。“新”就是要把思想和认识提高到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论、新观念上来,把对国情、区情、市情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深度和高度上来,把对工作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目标和任务上来。作为平面媒体,要创新机制体制,紧跟新媒体时代的新潮流,主动学习网络媒体的语言,积极汲取网络媒体的新信息;要转变表达方式,尽量多用形象化语言,说话、写文章要讲出新话、新意,开展工作要有新方法、新措施。党报要带头反映新情况、新问题、新亮点,带头解读新理念、新思路、新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全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地方党报,如果思想还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不能及时捕捉新观念、新提法,学会使用新概念、新词语,就会落伍于时代,就不能发挥党报的舆论引领作用。
要想说出新话、写出有新意的文章,就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编采人员的素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既要抓住学习重点,也要注意拓展学习领域;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习,也要向国外经验学习。除了学理论,还要学习经济、政治、历史、文化、法律、科技、社会等方面的知识。打铁还须自身硬,党报编采人员更要注重学习,加强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文化素质,成为宣传各行各业的多面手。唯有如此,才能写出思想深刻,富有新意的好文章。
今年以来,乌兰察布日报社围绕自治区提出的“8337”发展新定位和新思路,及时组织全体编采人员进行学习培训,深入领会和把握“8337”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要求每一位编辑、记者都要对“8337”新思路谙熟于心。为了以新的面貌、新的姿态宣传报道“8337”发展思路,乌兰察布日报社召开了“8337”主题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研讨会,并邀请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协调阅评小组的专家作专题讲座。乌兰察布日报社编采人员与自治区新闻出版阅评小组的专家、老师进行了座谈、交流、点评。通过研讨,大家充分认识到,地方党报要大胆创新,改进作风,改进版面,改进文风,以中央和自治区新思路、新定位、新观念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当前,要将宣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与落实自治区“8337”新思路、以及本地区本部门具体工作相结合,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含义,要求编采人员将这些新思路、新提法、新工程及时准确地反映到版面上、反映到稿件中,使人们有常看常新之感。编采人员要吃透上情、了解下情,在学习掌握上级党委、政府的新思路、新战略之外,还要深入厂矿企业、田间地头、街道社区、机关学校开展调研,学习基层的新经验和语言,了解新情况,掌握新问题,寻找新亮点,发现新典型,以富有新意的策划、版面、栏目、新闻稿件,促进文风的好转。
再次,要体现一个“情”字。党报是给干部群众看的,首先要让群众满意,要用群众喜欢的语言、想说的话、想听的话、听得懂的话来说话、写文章。这就要求我们抱有正确的态度,带着深厚的感情去了解群众、关心群众、为群众办实事。为深入了解基层,乌兰察布日报社制定了“一对一定点帮扶”活动方案,对贫困村贫困户进行一对一帮扶,社领导带头,全体干部、编采人员参与,每人帮助一个贫困户,通过上门走访,掌握第一手资料,为贫困户出思路、想办法、解难题。通过这样的活动,了解基层生活,增进编采人员与群众的感情,改变了过去那种闭门造车、脱离群众、我写我的、你看你的两张皮的文风。
新闻工作者要虚心当群众的学生,带着感情、带着问题学习群众语言,学习群众的品德,以饱蘸情感的笔墨去书写群众、书写生活、书写事业。这里最重要的是联系群众,深入群众,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办实事,也就是换位思考,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既感动自己、也感動别人,也才能避免“假、大、空”的浮躁风气。开展“8337”主题新闻宣传以来,乌兰察布日报社派出多路记者,深入城乡基层,用独特的视角报道各地典型、经验、做法,推出了一批充满乡土气息、令人可近可亲可信的稿件。比如,《绿色田野奏响富民曲》《商都农民乐在网上“取经”》《迎面吹来绿色的风》《卓资县宣传干部下乡结亲》《八环之上建物流》等新闻稿件,拉近了与老百姓的关系。
党报是一个地区新闻宣传的窗口、形象,党报的文风反映一个地区的党风、干部作风。因此,党报要带头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大力提倡“短、新、实”的文风,反对“长、空、假”的文风,以为民务实清廉为宗旨,转变作风,改进文风,真正办成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新闻媒体。
责任编辑:邰山虎
经中央民族大学白润生教授引荐,记者于10月12日采访了中国新闻史学界泰斗,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方汉奇教授,就传统媒体特别是纸媒的命运,请方老从新闻史学的角度做了分析。现将采访记录整理如下,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