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儿童的科学课

2014-05-30 21:31许桂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科学课动手教师应

许桂

摘 要:在一次参加南京市的市级科学研训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科学课》编辑部刘绍江主任题为《小学科学教学研究文章的撰写》的讲座。刘主任在讲座中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要上儿童的科学课,做孩子喜欢的研究。”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

关键词:科学课; 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068-001

什么样的科学课是儿童的科学课?怎样的实验研究是孩子喜欢的研究呢?回顾自己几年来的科学教学,我有这样一些体会和感受。

一、倾听学生的不同意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科学课上的问题更需要学生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教师应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特别是不同的意见,更应该让学生说出来。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正确的回答,也要仔细地倾听学生的不同意见。因为那也是学生真实的想法,也应该得到教师的尊重;那样的学生才是有勇气的学生,才是敢于挑战的学生,才是有创新思维的学生,更应该得到教师的鼓励和保护。只有这样的科学课,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得到了教师的尊重,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的科学课,才是学生喜欢的科学课。

在四年级下册《小车的运动》一课中,关于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学生有很多想法。课堂上教师应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把他们想到的影响因素都说出来。虽然课堂上不能一一去研究,但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这么多的因素中哪些能在课堂上开展研究,哪些可以在课后去研究,哪些要去查找相关的资料来解决等等。

二、研究自己提出的问题,让动手实验更有积极性

科学课上经常会引导学生选择一个问题设计实验,动手研究。有时学生研究的问题是教师提出来的,有时学生研究的问题是自己提出来的。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动手研究自己提出的问题才更有积极性。如在执教四年级下册《摆》的一课时,一般情况下,教师会提出问题: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动手研究。但在之前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所想到的较少,不像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问题的想法那么多。因为学生对摆的认识不如小车的运动那么多,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再三引导下,终于提出了几个不同的因素。但学生选择一个因素,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动手研究时,没有多大的兴趣。因此,在这学期的教学时,我改变了教学的策略,让学生先动手制作一个摆,再测量30秒内摆的次数。通过汇报各组制作的摆在30秒内摆动的次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制作的摆摆动的速度不一样?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呢?这样,学生有了动手制作的经验,测量摆摆动次数的操作,在讨论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系的问题时,就有话可说了,而且问题是自己提出的,学生选择自己认为的因素来设计实验、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三、尊重各组的实验数据,让科学实验更有意义

小学科学课上的分组实验很多。作为专职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积极带领学生开展分组实验。分组实验时一般有8个小组,每个小组完成实验后都有自己的实验数据。一些教师在教学时,会根据时间的安排,相机展示几个组的实验数据,带领全班同学分析数据,得到实验结论。但是我们明显可以看到一些没有被展示实验数据的小组同学很失望。因此,我觉得教师应尊重每个小组的实验数据,在学生的实验完成后,都要让全班学生看到各组的实验结果。一方面,是对各组学生动手实验劳动的尊重,也便于教师了解全班学生的实验情况;另一方面,在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环节或整合各组实验结论的过程也能更科学、更合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验感受和体会。

在平时的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全班同学看到各组的实验结果呢?我认为要根据实验记录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展示形式。有些实验内容相同,操作比较简单,记录的数据较少,教师就可以展示一张大的表格,用来填写各组的实验数据。考虑到课堂时间有限,我们可以让学生按照实验完成的先后顺序来填写相关的数据。这样,各组的实验都完成时,表格的填写也就完成了。收集了八个组的实验数据,就可以引导全班同学进行分析、比较了。有些实验的操作相对复杂一些,研究的内容不一样,实验记录的数据还比较多。这样的实验数据就不能统计到一张大的表格里,教师应运用实验投影一次展示各组的实验报告。在分析各组实验数据的过程中,就能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研究成果,也了解其他小组对不同内容的研究成果。

四、正视学生的实验错误,让学生都有收获

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有教师的实验指导和巡视帮助,但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也会有很多错误出现。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能力差异,允许学生在科学课堂上或在实验操作中出现错误,不去严厉地指责,不去取笑、挖苦。而是去引导学生分析错误,找到原因,给予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相信这样的科学课应该是学生喜欢的,开展的实验研究应该会更有意义。

教师展示学生每个组的实验数据时,经常会有个别组因为操作不当或是其他原因出现不同的实验数据。教师应该正视这样的实验数据,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简单地说:“这个组的实验出现了错误。”教师可以先让本组的学生说说想法,分析在实验操作中可能哪里不符合要求或实验器材是否使用不当等等,在自身反思的基础上,还可以请其他小组的同学也来帮忙找一找其中的原因。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给出错的小组找到了台阶,还锻炼了其他学生的分析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同时还应该给出现错误的小组重新实验的机会。实验比较简单的,可以课后留下来,重新做一遍;实验比较耗时的,也可以第二天的中午开放实验室,让这个组的学生重新来做这个实验,填写好实验报告。

总之,科学教师要能上出儿童的科学课,开展孩子喜欢的研究,就应该把科学课变成学生的天地,把科学探究变成学生的自主探究,自我展示的舞台。这样才能让学生爱上科学,喜欢上科学课,乐于研究科学问题,做一个个快乐的小小科学家。

猜你喜欢
科学课动手教师应
我也来动手
上一堂动森科学课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动手演示找错因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科学课教学反思
科学课不利因素的实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