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培养新闻敏感性

2014-05-30 20:55:05王佳音
理论观察 2014年5期
关键词:工作者

王佳音

[摘 要]新闻敏感很抽象,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对于新闻工作者却非常地重要。有人把新闻敏感神秘化,认为那些高明的新闻敏感是一种天赋,甚至认为新闻敏感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把好的新闻敏感和获奖新闻作品看作是“作者运气好”,碰上了。这是有悖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和新闻规律的。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看似偶然的新闻敏感中有着内在的必然性。不可否认,新闻敏感的确有一些“先天性”的因素。一些新闻工作者因为个人先天素质较好,所以新闻敏感也相对较强。但是如此庞大的新闻事业仅靠几个具有先天新闻敏感素质的人是没办法支撑起来的,所以,还要后天培养大批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敏感。

[关键词]新闻;敏感性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5 — 0091 — 02

新闻敏感性是记者综合素质的核心,也是优秀记者与普通记者之间除了作品之外最明显的区别。

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性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敏锐地感知事物的新变动,及时发现、掌握有关新闻线索;二是迅速、准确的判断各种新闻线索的价值;三是要有必要的新闻超前意识;四是准确地分析、判断在当前的形势下的报道方向;五是迅速、准确的分析、判断自己掌握的新闻事件同各种社会信息的关系,具有哪些个性特点;六是迅速、准确的分析、估计自己所采写的新闻报道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效果,是否进行连续报道等等。

那么,作为一名记者到底如何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呢?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能有效提高记者的新闻敏感性。

一、新闻经验的培养

(一)提高政治敏感性

新闻是一门政治性、政策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同时,新闻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新闻作为宣传、教育、动员人民群众的一种舆论形式,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和政治观点,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从某种程度上说,新闻作品要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性与新闻性的融合程度。新闻工作者政治知识积累程度不同,他们的立场、观点也不尽相同,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也会有所差别。而且,如果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理论功底不够,就只能反映一些社会现象,而不能站在理论的高度去揭示社会现象的实质,也就不能收到更好的社会效果。政治敏感的基础是政治知识的积累。政治知识的积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新闻工作者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学会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科学的思考,并得出准确的判断。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首先就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理论联系实际。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其一是思想联系实际,从而解决立场、观点、方法问题,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其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进行分析,从而解决、认识、评价和反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第二,新闻工作者要及时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当前各级政府的主要工作部署,清楚哪些是中心工作,哪些是新工作、新任务、新目标、新观点、新提法。这些内容就像一把“政治尺子”,新闻工作者运用这把尺子去分析所面对的人和事,透过具体小事挖掘出重大的社会意义,使新闻工作者对所听、所见的事物的新闻价值心中有底。

(二)社会知识的积累

社会知识的积累方式:深入生活,积累实践经验。新闻是一门社会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如何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参与实践,也是新闻工作者不可缺少的一种业务素质。新民晚报社长赵超构,就用他大半辈子的时间去深入生活。他担任新民晚报原社长后,除了要负责全社的社会工作外,还开辟了《未晚谈》等专栏。以“林放”为笔名,以几乎每天一篇的速度写杂谈随笔,文笔犀利,立意清新,文字简约,横论竖议,谈古论今,笔触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他深知人民的饥寒饱暖、喜怒哀乐。许多读者写信说:“林放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人们也奇怪:哪来这么多题材?他回答:“无他,到里弄口与人聊天,搜奇索异,偶遇新事,归而为文而己。”这就是他的随笔、杂文写作题材所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因。可见,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社会、深入生活,才能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培养更强的新闻敏感。新华社社长、高级记者郭超人曾在总结记者工作经验教训后,发现一个有规律性的现象:凡是工作急于求成、过分追求发稿数量而忽视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时,报道质量恰恰最差:或者抓不到重大主题,写不出有分量的稿子;或者抓住了较好的主题,由于缺乏过硬的材料无法表现出来。相反,凡是定下心来,一头扎到实际生活中,做较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新闻敏感就表现较强,稿件的数量、质量都达到一定水平。

(三)专业知识的积累

知识广搏的人,能及时、敏锐地从遇到的事物中迅速判断出哪些材料有价值,哪些材料没有价值,并能根据眼前的信息,由此及彼,联想重组新旧信息,所以他的兴奋点就多,发现新鲜事物的机会也就多,发现新闻的能力也就强。相应地,新闻敏感的形成也就越快捷、越频繁。而如果新闻工作者接触的事物广泛,反映的问题也较多,但却缺乏必要的知识,对所要反映的东西不了解,那就很难发现新闻。新闻工作者积累知识的方法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记录法。就是在口袋里揣着个笔记本,无论在饭桌上,或是平常参加各种聚会,或聊天时,都顺手记下一些令新闻工作者感兴趣的事和语句。大到一个故事、问题,小到一句幽默、玩笑。总之,走到哪,记到哪,以补充生活知识的储备。读报法。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读报的习惯很重要,因为这是一种最便捷、最实用的积累知识的方法。比如新闻工作者跑哪方面的新闻,就应特别关注这方面的报道;新闻工作者对哪个问题感兴趣,就要积累一下有关的报道,也许对自己的采写会有借鉴或充当背景资料的作用。通过读报,还可以发现不少新闻线索和了解某些事件最新的发展动向。此外,一些看似与新闻工作者跑的行业无关的知识,也要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或许将它能给新闻工作者意想不到的启发,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角度。作为新闻工作者不能以一般人的读报方式去读报,而是需要融入更多的思考和发现。专攻法。新闻报道门类繁多,题材庞杂,而记者又有分工。有分工就需要有专业知识。一个专职报道某个行业的新闻工作者,不仅需要了解这个行业的一些理论知识,还应了解全行业的基本情况,了解本行业的改革进展、发展趋势及其它重要情况,了解本行业内部各单位及基层的情况。这可通过短期钻研专业理论知识与本行业的实践经验,也可通过蹲点剖析来了解报道单位的具体情况。

(四)职业经验的培养

一个从业时间长的新闻工作者和一个从业时间短的新闻工作者,其新闻敏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新闻工作者从业时间越长,新闻敏感越高。职业经验的积累对培养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敏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新闻工作者职业经验的学习和积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系统学习新闻职业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如新闻采访技巧、新闻写作知识、摄像摄影技术等;二是阅读专业报刊、杂志、学术期刊,学习获奖作品等。新闻类报刊和学术期刊里有很多对新闻专业知识的最新研究成果及业界经验的交流,而获奖作品更是新闻工作者学习的范例;三是多跟新闻工作中的老前辈学习经验,多和同事交流工作经验,相互学习;四是新闻工作者要投入工作,积极实践,定期总结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教训。

二、新闻思维的培养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高级形式。思维能力是智力结构的核心,它在创新思维中起着主导、决定性的作用。作为一种职业思维,新闻敏感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新闻工作者新闻思维的锻炼与培养。

(一)思考动力的培养

1.职业兴趣

兴趣是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的个性倾向,也是推动人去积极思考和创造的内在动力。这是一般所说的兴趣,我们在这里谈及的兴趣则是从新闻心理学而言的,主要指新闻工作者为了诱发顿悟的出现、培养新闻敏感而牵扯到的影响新闻工作者内驱力的职业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业产生了浓厚兴趣,就会锲而不舍地进行思考与探索,才会诱发新闻敏感的出现。所以,新闻工作者要想增强新闻敏感,写出新闻精品,成为名记者,就要热爱新闻工作,因为有激情才有干新闻的动力。

兴趣又分为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人们对活动过程的兴趣,间接兴趣是指人们对活动结果的兴趣。新闻工作者的直接兴趣就是对采、写、编、评等新闻活动过程的兴趣。新闻工作者的间接兴趣是指对每一次采写效果的兴趣以及成为名记者、名编辑、名编导、名节目主持人的兴趣。当新闻工作者对“活动过程”感兴趣,他就会饱含激情地去捕捉、注意所接触到的新闻事物,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去完成采写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当新闻工作者对“活动结果”有兴趣,他就会努力克服自身的不利因素,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锻炼自身的新闻敏感,使自己能更有效地去发现、挖掘、筛选有价值的新闻,促使自己对新旧信息进行联想、重组,提炼、升华出事物的新闻价值,力求多出新闻精品。可见,新闻工作者想诱发顿悟的产生,形成新闻敏感,既要培养对职业的直接兴趣,也要培养间接兴趣。新闻工作者可根据自身的情况,促使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的相互转化、同时并存,才能一次次地诱发顿悟的出现,形成新闻敏感。

2.成就动机

“动机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动机是个体从事各种活动的内在因素。”有意识地追求顿悟的产生、新闻敏感的形成是心理性行为,而每一种心理性行为背后,都有其产生的内在原因,也有其心理性动机。而有意识地追求顿悟的产生、新闻敏感的形成这种心理性行为的心理动机就是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指个人追求成就的内在动力。进一步分析则含有三点意义:(1)指个人追求进步以期达成希望目标的内在动力。(2)指从事某种工作时,个人自我投入精益求精的心理倾向。(3)指个人在不顺利的情境中,冲破障碍克服困难奋力达成目标的心理倾向。”`马斯洛认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求所组成,而各种需求之间有先后顺序和高低层次之分,它们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隶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并由此提出了“需要层次论”。需求层次论是解释成就动机的重要理論。正因为新闻工作者有自我实现的心理渴求,才会有追求个人成就、成为名记者的内在动力;才能在新闻生涯中设定较高的追求目标,投入精益求精的心理倾向,要求自己全力以赴地去完成每一次采写任务,提高顿悟的诱发机率,增强新闻敏感,力求多出新闻精品;也才会积极、主动地用意志克服面临的困难,奋力实现自己追求的事业目标。

(二)思考能力的培养

1.思考速度与质量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高级形式。思维能力是智力结构的核心。它在创新思维中起着主导性、决定性的作用。在新闻敏感形成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在准备阶段需要用逻辑思维对所搜集到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整理,指出问题所在。而到了酝酿阶段,新闻工作者要用形象思维对新旧信息进行联想、重组,以获得“本质的直接理解”。但或因事物的关系复杂,或因事物是第一次出现,无法从原来的心理定势中获得“本质的直接理解”;或因新闻工作者的相关知识与经验缺乏,使其不能迅速体察事物的本质,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摆脱以往那种习惯思维的束缚,进行创新思维,增加契机启迪的兴奋点。所以,新闻工作者想为顿悟的诱发创造良好的思维条件,就要培养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创新思维。

2.思考习惯

柴可夫斯基说过一句话:“灵感是这样一位客人,他不爱拜访懒惰人。”新闻敏感也是如此,它的出现需要新闻工作者勤于思考。思考对于诱发顿悟,形成新闻敏感是很重要的。新闻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客观事物本身是纷繁复杂的,只有多动脑筋,反复研究,才能从大量客观事物的现象中认清其本质,也才能正确地反映事物,报道才有思想性,有说服力。

〔责任编辑:谭 蕊〕

猜你喜欢
工作者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黄河之声(2021年2期)2021-03-29 01:20:20
记者,还可以成为创意工作者
传媒评论(2019年10期)2019-06-05 09:25:50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人民调解(2019年1期)2019-03-15 09:27:44
誓 言
——医务工作者之歌
民族音乐(2018年6期)2019-01-21 09:42:36
新闻工作者应咬文嚼字
新闻传播(2018年8期)2018-12-06 09:03:30
《老龄工作者之歌》——老龄工作者的心声
福利中国(2017年4期)2017-02-06 01:18:47
论媒体工作者的“平衡”之道
新闻传播(2016年3期)2016-07-12 12:55:20
90后媒体工作者在路上
金色年华(2016年2期)2016-02-28 01:3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