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东敏
一、网络技术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1. 网络环境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真实的教学素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是新时期培养符合时代发展型人才的基础应用性课程,从本质上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网络技术的普及从根本上提升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际关联性。信息技术教学之所以作为未来社会技能的基础培训,主要由于该课程与社会各领域的运作紧密相关,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的普及必须依托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展开。从该角度出发,网络环境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真实的教学素材,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即时通过internet获取教学资源,也可以通过真实的web协议深化学生对网络协议等环节的理解。
2. 网络技术增强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可操作性。新形势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方向必须符合目前社会发展潮流,因此在教学模式上必须以现代化教学理念为核心,依托现代化科学技术,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打造成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技能型课堂。然而网络技术从本质上与该理念高度吻合,从教学资源的获取途径和教学内容的实施形式上为信息技术教学的技能型培养提供了实体保障作用。该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灵活性和多元化方向上,同时由于网络信息的时效性特征,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施教内容保证了信息的前沿性和教学理念的时代性,避免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滞后性,提升了学生的现代化信息素养,进而增强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可操作性。
二、网络环境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1. 借助网络环境,构建一体化教学平台。网络技术的普及无形中打破了传统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封闭性和单一化特征,由于网络环境的时空自由性,信息技术教学的新模式必须依托虚拟的教学网络资源库,改变传统以教材资源为主的实体形式。如果从教学资源的获取、教学任务的安排、教学内容的实施以及教学成果的反馈等各环节通过网络环境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出来,构成新型一體化教学体系,必将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赋予现代化科技元素,从关键和技能上革新信息技术课堂。
构建一体化教学平台从教学流程来说必须依托网络环境,实现教学资源的检索,而后将该教学素材根据现阶段对信息资源的加工技术进行整合处理,以实际的网络技术手段呈现在课堂上。其次,在教学实施环节,网络环境为信息技术理论提供了具体的表现形式。譬如,在讲解文件传输(FTP)技巧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环境将具体的文件传输给每一位学生的计算机,让学生通过对文件传输功能的亲自操作加深对因特网服务功能的理解,亦即实现了教学模式的网络化教学。此外,可以通过网络环境实现教学成果的评估,尽可能获取真实、全面的反馈信息。该环节也是一体化教学平台的评估阶段,学校在局域网技术的支持下,打造学校内部教学成果动态公示系统,时效体现不同班级的教学进度和学生技能状况等,对前期准备、教学实施等进行动态评估,以便调整教学策略以及优化教学素材的选择等,亦即实现了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体化模式。
2. 采用局域网技术,打造校内E-learning教学模式。知识经济时代促进了信息载体的多元化发展,作为技能培养的信息技术课堂必须从教学形式和授课模式上体现信息资源的全面性和教学模式的高效性,因此寻求高效、全面、动态的教学模式成为网路环境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任务。采用局域网络技术构建以学校为框架的校内网路“空中课堂”必将成为信息化社会提升信息处理效率的必然途径。
空中课堂的建设必须以电子化网络学习(E-learning)为基础,通过对信息技术资源的网络化共享,提升学校教学的规模化发展,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信息技术教学的个性化特征。如,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选课的方式自由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子章节进行学习,对自己熟悉的知识进行快速浏览,进而节约了教学、学习成本。
3. 以现代化网络元素创设新型课堂环境。社会意识形态的逐渐变化离不开时代发展特征的影响,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也必须以现代化元素为导向,增强教育与社会特征的联系,现阶段网络环境下一些常见的现代化信息元素不断涌现,“BBS”、“微博”、“空间”等现代化网络元素逐渐占据着学生的生活空间,因此信息技术课堂的现代化网络教学模式必须体现该特色,如采用校内实体BBS站,加深学生对信息的发布、交流的理解,进而激发学习兴趣,该模式成功的将网络环境下的典型元素渗透到课堂教育中,实现了信息技术教育模式的成功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