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平强 秦婷
[摘 要]“梦”这个字,追随着人类发展史,从古至今一直被人们谈论。中国历史文化上的“追梦”情结从老子、孔子就已经开始。近代,被奉为标准的“美国梦”已经渐渐走向衰弱,“欧洲梦”在反思中也存在诸多弊病,然而冉冉升起的“中国梦”是一种学习、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具有自己特色的“振兴梦”、“强国梦”。
[关键词]梦;中国梦;美国梦;欧洲梦;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5 — 0009 — 02
盟这些大国都有自己的梦想。“美国梦”开始走向了衰弱;“欧洲梦”也存在诸多弊病;“中国梦”开始升起,前途一片光明。
一、“梦”字的追溯解读
“梦”这个字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墟卜辞中,在殷墟卜辞中“梦”可分为多种体态和形构:一是从爿从扭曲状人形会意的“”, 人在睡梦中的姿势体态;二是在最初的解释基础上添加声符“媚”形成形声字,卜辞中写作“”;三是为省形形式的形声字,通常写作“”。《说文解字》对“梦”字解释说“不明也从夕瞢省声,莫忠切又亡贡切”。在2012年,“梦”成为了中国的年度汉字。在这一年中,“梦”成为全国人民的精神支柱,也是人民的人心向背和奋斗目标。“梦”这个字,追随着人类发展史,从古至今一直被人们谈论,有坏的噩梦,也有好的吉梦,也有好坏相掺的梦,更有孕育在心中的梦想、理想。笔者认为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睡眠时,一种生理现象,比如“做梦”、“梦话”等;再者,指的是一种理想和空想,比如“梦想”、“梦幻”等。“美国梦”、“欧洲梦”、“中国梦”则是第二种解释,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梦想、理想,也是他们在一段时间内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要敢于有梦想,然后去追逐梦想,最后尽最大的努力去圆梦。
二、中国历史文化上的“追梦”情结
一直以来,中国都是一个多梦的国度。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最早的“中国梦”是老子的“无为梦”和孔子的“大同梦”。这是一个以“和”为中心的梦想,包含着中华古代文明,和谐、和平、和睦。
秦皇嬴政拥有统一天下的梦想,然后逐鹿中原,灭掉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汉唐则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思想文化鼎盛时期,汉赋唐诗成为永远的明珠。元朝的开拓疆土,明代的发达,康乾的盛世……“中国梦”的影响通过丝绸之路覆盖罗马、中亚。四大发明也随着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传遍全球,让人类领略东方古老中国的无比神奇。
这些都是古老中国辉煌的历史文化之梦。但是,这片土地也经历了1840年以来的百年噩梦、百年抵抗。一次次战争的失败,一次次的割地赔款,是一个受人欺辱的百年,是一个毫无尊严的百年,是一个被称为“东亚病夫”屈辱的百年。
国父孙中山一声“振兴中华”,唤醒了多少仁人志士。特别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来,中国的“振兴梦”,中国的“复兴梦”,中国的“强国梦”由此拉开序幕。
胜利的曙光一步步逼近,乌云也被一层层的拨开,在中共党人的正确领导之下,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之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三、美国梦、欧洲梦、中国梦之比较
“美国梦”是伴随美国诞生就具有的梦想。欧洲的“五月花”乘载着一百多名清教徒来到美洲大地时,“美国梦”就悄悄到来。现代意义上的“美国梦”拓展为:在美国,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成功,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即是人们必须通过坚持不懈的奋斗来取得,并不是社会的救助和他人的施舍。①
“欧洲梦”,在里夫金看来,更多的是关注个人生活质量、可持续发展与相互依存,欧洲梦可以超越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呼唤我们进入包容性、多样性、生活质量、深度游戏、可持续性、普遍人权、自然权利和全球和平的新纪元”②。但是移民的困惑,民族文化的差异,多重忠诚的考验让“欧洲梦”蒙上阴影。
“中国梦”,习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需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注重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优良传统。集体主义的影响让“中国梦”具有个人的梦想、社会的梦想、国家的梦想相统一。
具体来说,“中国梦”、“美国梦”、“欧洲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
(一)背景上
“美国梦”、“欧洲梦”和“中国梦”形成的历史原因不同。两次世界大战是一个主要分界线。美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发展壮大,“一超”的地位让它任由的体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充当世界警察,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得到正面的经验,把经济推向了一个顶峰。欧洲是在现代文明遭受毁灭性的打击,痛定思痛想念和平,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得到负面的经验,对现代性进行深刻的反思。中国则是一贫如洗、百废待兴,又经过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虽然走了很多弯路和坎坷,但是积淀下厚厚的上升空间。
(二)政治上
中国信仰马克思主义,建立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它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等优点。欧美国家信仰君主立宪或者是“三权分立”,建立的是资本主义国家,具有一定的民主政治性,但是面对社会萧条经济危机的时刻,他们的弊病暴露无遗,让多少人流离失所。二战后,首先形成几十年的两极格局,前苏联和美国你争我夺,围绕社会形态和性质实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都相对封闭,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盛行,更别提借鉴。1991年,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世界的政治格局出现了一超多强,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紧。“美国梦”的负面影响逐渐显露;“欧洲梦”则在思考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深思后现代化,追求质量、品质;“中国梦”融入世界潮流,包容创新,取其之长避我之短,利用有利的国际政策与形势,创造性的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经济上
经济的市场化、网络化、全球化已经形成,打破了传统的发展模式,信任与竞争并存。在市场经济的范围内,共同利益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结果来实现;网络经济是通过每一个人为他人作出贡献、实现更广泛的共同体的利益最大化,同时也可以实现自己的利益扩大,就是我们今天提到的“双赢和互利”。我们可以看出,市场是追求一个人的利益,网络是追求更多人的利益,进而扩大自己的利益;市场缺乏信任,网络建立信任之上。在这样的经济大环境之下,正适合“美国梦”的发展,“通过竞争的方式获得更多的财富”,使得人人平等、自由、保护私有财产等思想主张顺应经济上的发展;“欧洲梦”更注重网络经济的作用,欧盟本来就是一个欧洲团体,大家建立在相互信任之上,互利互助、互助互赢,反思战后的经济去思索更高的人生追求,具有它的优点,但是也不尽完美,不适应全球的发展模式,缺失一种“和”的经济思想;“中国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引之下,包容海内外,“以和为贵”,改革开放、经济特区、沿海沿江开放城市,让中国的经济持续活力四射。
(四)思想文化上
“美国梦”、“欧洲梦”、“中国梦”有不同的理论根基。“美国梦”以洛克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保护个人自由和平等的权利为第一核心基础,这理论深入美国的民心;“欧洲梦”是以康德的人权思想作为哲学基础,并且他的永久和平理论现在也成为欧洲的政治理论基础。“中国梦”则是以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念以及儒家“和”为核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都和谐相处,第一要素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为关怀,再兼济天下包容宇宙。假如我们把欧洲和美国与中国个人的绝对性看作是至高无上的原则,其实欧洲推崇的就是精神个人主义,美国则是更重视物质个人主义,中国则是以个人努力建立和谐世界。
(五)军事上
谈论起“中国梦”,大家会不自然的想起“美国梦”、“欧洲梦”。这些“梦”具有不同的色彩,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我们可以总结出一共两类。一类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充当世界大哥的梦,逆者亡,顺者昌,想尽一切办法违法国际原则,寻找借口发动侵略战争,努力实现本国的幸福,却使其他国家遭殃,“美国梦”就是明显的例子。另一类是“振兴梦”、“复兴梦”、“强国梦”,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追赶上现代“所谓”的文明国家,与世界接轨,提升综合国力,提升国民素质,发展军事实力,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让国民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我们的“中国梦”就是第二类。
笔者认为,“中国梦”的核心是要建立一个既不同于西方世界也不同于中国古代文明的国度,而是建立一个包容、借鉴、创新的现代化的新中国。政治上,利用好当下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继续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上,在经济全球化的指引之下,面对市场经济和网络经济,平等信任、团结互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道路;文化上,摒弃美国的物质个人主义,欧洲的精神个人主义,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念以及儒家“和”为核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都和谐相处,共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军事上,努力提升国民素质,发展军事实力,提升综合国力,不走欧美国家国强必霸的老路。我们必须以中国的方式,为中国想象出一种生活的梦想,一个社会的梦想,一整套价值观念,同时还需要想象出一系列中国关于全球的梦想,因为中国必须成为一个为世界负起责任的大国。
四、结束语
“中国梦”主要有两层意义:一层是许多中国人的个人梦——主要是财富、名声、地位;另一层是中华民族的集体和国家之梦——大国梦,振兴梦,强国梦。财富、名誉、地位这些不过是“梦”的外部射映,真正的内涵则是反映一个民族的集体心理走向和文化背景的“大国梦”、“振兴梦”、“强国梦”。
一路走来,“美国梦”已经渐渐走向衰弱,“欧洲梦”在反思中也存在诸多弊病,然而冉冉升起的“中国梦”是一种学习、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具有自己特色的“振兴梦”、“强国梦”。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建立一个以中国为主导的和谐世界为主张的“中国梦”、“全球梦”。适合全球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普遍梦想,中国的梦想也是全球共同的梦想。
〔参 考 文 献〕
〔1〕乐黛云.美国梦.欧洲梦.中国梦〔J〕.社会科学,2007,(09).
〔2〕王铭玉,余江,李强.大国之梦与生态文明——基于美、欧、中的比较〔J〕.南京社会科学,2013,(09) .
〔3〕吴海江,杜彦君.国际比较视野下的美国梦、欧洲梦和中国梦〔J〕. 思想理论教育,2013,(11) .
〔4〕赵汀阳.美国梦·欧洲梦·中国梦〔J〕.新华航空,2011,(10).
〔责任编辑:金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