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若把知识比作浩瀚的苍穹,那么课堂过程就是师生共同放飞神思的雄鹰。在课堂中,教师是主导者,是引导学生点燃灵感、触动灵魂的导师。教师在授课中应在课堂导入、讲授及总结环节,注意授课的生动性、贴近性和运用知识建构知识体系的妥帖性。让学生在上课之始积极地放飞神思,在知识的广阔空间自由翱翔,享受知识带来的灵魂自由,让他们在课堂之末稳妥地“着陆”,意识到知识的现实意义,并且很好地指导行为。
关键词:神思 课堂导入 生动 贴近 妥帖 课堂结语
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一个个作家带着他们的喜怒哀乐、理想抱负、满腹才情从中而来,每一部作品都犹如一个鲜活的标本,珍藏着作者独特的思想、情怀,以及表达思想与情怀的文思与手法。因此,理想的文学史课程是一场与伟大灵魂对话、与美的心灵共鸣的神思之旅,是一种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与情感交相感召的思维活动,思接古人,叩问历史,从中领略古代文人墨客如何以文学为出口释放自我,抒发感怀。
南朝梁文学理论家刘勰对人的神思这样描述:“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文心雕龙·神思》)
既然课堂是一场神思鼓荡与飞扬的操练,其理想的境界应是类似于想象激发的创作过程:文思驰骋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那么鼓荡飞扬的神思又当如何“起飞”与“着陆”呢?
“起飞”就是课堂导入环节。虽然导入只是切入课堂主题的寥寥数语,但这一环节却是让学生打开神思与想象的翅膀、引起其听课兴趣的重要一环。因此,“起飞”环节应该力求生动、贴近、妥帖。
所谓“生动”,就是用活潑而形象的方式让学生对一些艰深难懂或抽象枯燥的内容产生形象化的理解,以便加强理解与记忆。比如,在中古古代文学史课上讲读庄子《逍遥游》一文时,我的导入是从“大鹏”的意象入手,对比较难以梳理和理解的逻辑结构描述为“大鹏展翅”的结构 ,不仅引出了学习重点与难点,而且用这样一种分析逻辑结构的新视角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和进一步追问的积极性。从而再讲庄子善用寓言这一特点也就顺理成章了。又如,对唐代文学的分期这一知识的讲授,我在帮助学生神思“起飞”的环节运用了图示法,用以描述和贯穿有唐一代主要诗人所处的阶段和历史地位,学生反应效果良好。
所谓“贴近”,就是贴近学生现有的知识背景和认知水平,避免所学知识凌驾于现有基础之上,成为渺远的空中楼阁。这一标准,需要更多的通过提问或讨论的方式达成。比如在讲授荀子的《劝学》篇时,我基于学生高中语文课对本篇已有的基础提问:荀子关于学习强调的是什么?学生答:持之以恒、利用外物和不断积累。这些知识点是学生在高中语文课上接受的对本文浅层意义上的解读。那么对于一篇学生已经烂熟于心的经典名篇,在大学文学课堂上还有没有深入挖掘的空间呢?我继续追问:学习是一个让自我内在发生变化的过程吗?学生答:是。我问:怎么达到变化,达到怎样的变化?学生的反应显然在思索,在行文中寻找,于是我引出本课新知识的生发:规则的内在坚守——自省,学习的最佳目的——“知而明行无过”、善假物的智慧、积心持念的内在动力等等,让学生耳目一新,兴味盎然地起飞神思,跟随老师履迹文章的理致。“贴近”的原则也可以通过列举学生关心的时事来实现,比如在讲先秦诸子散文儒家经典《论语》之前,我首先针对儒家“仁者,爱人”的观点,引用当时学生广泛关注的事件作为反面例子——上海复旦大学黄洋被投毒致死的事件,这样给学生一个信息:现实的弊病可以在儒家经典中找到解决的依据。从而引起强烈的学习兴趣。再如,对李白诗歌艺术特色的讲解,我首先提问学生,在中学接受的说法是什么?答曰:浪漫主义。而我在讲解时候,既不脱离他们的知识背景,又不能重复旧闻。先就一首李白的代表作《梦吟天姥吟留别》指导学生朗诵,引导他们领悟李白的清新的语言风格、飞腾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奇雄的意境,进而深入到李白的“悲极以豪语出之”的思想和情怀。当讲完了这些,再让学生比较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具有浪漫精神的诗人屈原所做的《离骚》中远游仙境的片段。这样就把“浪漫主义”这一个概念式的认知具体化了。
所谓“妥帖”,也就是使学生的神思与想象起飞得稳妥,导入环节所引用的事例或文献资料应该贴合课堂主题,而不会对学生的认知产生误导。“探讨真知”是一切教学的题中之意,任何课堂行为与手段都不能违背这一基本要义。因此,妥当的课堂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讲授唐代诗歌《春江花月夜》一文之前,我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先是配乐朗诵,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诗中意境,然后让学生睁开眼睛欣赏配画朗诵,并跟自己的想象对比,同时让学生于倾听中捕捉作者的感情基调,再让学生自己朗读。通过三遍的诵读,或听或想或读,通过这首诗体现的唐诗特色——形象玲珑凸显出来了,这首诗的独特之处——美的韵律、美的意境、美的理境凸显出来了,教学目标在美的体验中实现了。
课堂是神思飞扬的天空,但“飞翔”总要着陆,想象的、精神的、缥缈的思维活动终究要回归现实。所谓课堂神思的“着陆”,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明确所学课程的现实意义:或者指导人生,或者解除困惑,或者培养美感,或者陶冶情操。然而,在当下现实功利主义思想渐占主导的趋势之下,在大学生精神境界的修养有待成熟的前提之下,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史这门离现实非常遥远且看似没有现实功用的课程,如何更乐意、更容易地接受?这需要在“着陆”这一环节动动脑筋。本文认为,“着陆”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功用的宣讲,比如关于先秦诸子散文之庄子思想的讲解,我在课堂“着陆”时引用了台湾学者傅璇宗教授所讲的一个案例作为反面例子 :一个国中三年级女生读完《庄子》决定放弃高中联考,老师与父母说尽道理也无法扭转她的心意——这实际上是对庄子思想的误解,那么对庄子思想现实意义的正解是什么呢?学生很想知道并积极思考。二是共鸣的感召。比如在讲授汉乐府时,我的课堂“着陆”是紧扣此类诗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特点,讲述自己对《妇病行》中的生死离别与无私母爱的真切体会,对这种典型情怀的深刻共鸣,动情而动容,学生也纷纷抒发共鸣,从中感悟到诗所再现的历史情境以及诗中所珍藏的鲜活情怀,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课堂是一场神思飞荡的美妙体验,但开头与结尾至关重要,它们决定了这场“飞翔”是否稳妥、劲健,是否具有学以致用或学有所得的现实意义,所以应当精心设计,巧妙安排。
参考文献:
[1] 文萍主编.高等教育心理学教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薛天翔主编.高等教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傅佩荣.听傅老师讲庄子.中华书局,2009.
[4] 刘勰著,周振甫译.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
[5]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作品选注.中华书局,2007.
[6]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贾茜(1980- )女,汉族,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现任广西外国语学院文学院专职教师。
(责编 张敬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