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英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也是一个城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工业重镇的顺德来说,30多年来走的是一条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发展道路。在当前生态文明的语境下,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已难以继续支持顺德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通过转型升级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从顺德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趋势看,当前顺德经济转型中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又遭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生态文明;经济转型;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51-0114-04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事实上,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一个城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工业重镇的顺德来说,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得顺德经济实现了飞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当前,顺德人均GDP超过9万元,达到中等发达地区水平,土地开发强度达到49%。这意味着顺德的工业化已经进入中后期,城市开始从急剧的粗放式扩展向逐步稳定的内涵式提升转变;以土地、劳动力等初级要素推动发展的传统模式已走到尽头,经济开始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和高附加值服务业转型。与此同时,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社会形态开始从实现小康向现代化转型。[1]但综合转型过程中,相对应的体制机制却没有与时俱进,全能型、管制型政府特征依然明显,职能越位、错位和缺位的问题和矛盾日益凸现,造成“转型之困”和“发展之痛”并存的尴尬局面。在“低碳、环保、绿色发展”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新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不断出台、环境保护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的语境下,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已难以支撑顺德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通过转型升级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从顺德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趋势看,当前顺德经济转型中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又遭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1生态文明语境下顺德经济转型中面临的机遇
顺德地处珠三角地区核心区域,北邻广州,毗邻港澳,面积806平方公里,辖10个镇(街道),常住人口247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23万。这座必须在中国地图上认真寻找才能找到的南方小城,却是广东改革最早、发展最快、效益最显著的“科学发展试点”。它不是特区,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进程中,多次引起海内外的瞩目,有着 “改革创新摇篮”的美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两次踏上这块土地,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同志也曾亲临视察。总结30多年来顺德经济高速的经验,其制胜的法宝就是把握机遇、适时改革、开拓创新。当前,順德人均GDP超过9万元,达到中等发达地区水平,这个阶段既拥有继续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
从国际环境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发达经济体仍处于复苏阶段,发达国家政府受债务规模高、削减财政赤字压力增大等因素影响,难以有效实施重大结构性调整。与此同时,受信心缺失和去杠杆化的影响,发达国家继续推行的宽松货币政策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因此,发达国家实质性的结构调整尚在试调当中,能源和低碳、生物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进展缓慢。[2]我国在这些领域同发达国家差距较小,只要我们紧紧抓住机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就能够在抢占科技与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中有更大作为。
从国内环境看,尽管受国际市场低迷、能源资源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愈加突出等诸多因素影响,出口增速将明显降低;但是城镇化建设给我国带来巨大内需。据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介绍,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3.73%。如果按户籍人口计算仅为35%左右,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水平,也低于许多同等发展阶段国家的水平。在未来20年至30年内,如果城镇化率的提高保持目前水平,每年将有1000多万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和城市集聚效益的提高,带来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带来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加,从而持续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能。况且,目前我国居民消费率仅为美国的一半,明显不足。随着收入分配改革的深化、城乡居民收入的进一步增加,居民消费水平必将有一个更快的提升。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尚未发生改变,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3]
从顺德来看,当地政府的改革创新和积极引导,这是顺德经济实现健康转型的重要保障。改革是顺德历史上率先发展、不断领先的制胜法宝,也是顺德突破当前发展瓶颈的源动力。针对当前“转型之困”和“发展之痛”并存的尴尬局面,顺德再扬帆出发,区政府提出了“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共建共享幸福顺德”的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城市升级、产业转型和改革创新三大中心工作,再举改革大旗,打出改革“组合拳”,于2009年、2010年分别启动大部制改革、简政强镇事权改革,2011年下半年开始推进审批制度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同时,为吸引科技人才驻扎顺德,顺德近年来多次出台人才优惠政策。继2011年年底出台5年投入100亿元人才开发资本的“人才强区”战略以来,2012年5月顺德又相继出台了五项人才配套政策,分别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和引进、人才工作载体的建设扶持、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平台建设以及优秀人才优质公共服务方面作了规定,对创新团队给予配套资金和工作场地支持。引才更要留才。为了留住人才,随后,顺德区政府陆续推出10套人才强区战略的配套政策,与此前发布的人才强区战略构成一套较为系统的“1+10”人才政策,分别从人才引进、项目带动、公共服务、素质提升、平台建设、激励机制、创业扶持以及资金管理等不同方面建立全新的人才政策体系。在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顺德也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人才血库。2011年11月,中山大学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正式签署了建设“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工程学院”及其下设的“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的合作协议,这个由顺德区政府计划投入4.46亿元,同中山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共同打造的国际联合研究院已在南方智谷顺利落成,首批研究人才将陆续进驻。此外,还先后建立了8个院士工作室,20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大力发展公共创新平台,以推动企业技术革新。据不完全统计,顺德区政府近年来对公共创新平台投入资助资金约3亿元,其中资助资金超过100万元的平台有12家,投入资金额较大的有:广东西安交通大学研究院1.2亿元,广东华南家电研究院9000万元,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先进技术南方产业基地3000万元等。2013年12月,顺德区成立了博士俱乐部、外籍专家俱乐部、职业经理人俱乐部,为顺德各类高端人才的工作、生活、交友、信息沟通等搭建服务平台。这些改革措施和人才延揽政策,是顺德经济实现健康转型的重要保障。[4]
狄更斯在 《双城记》中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对于当前的顺德来说,其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说“最坏”,是因为当前顺德经济转型升级中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
2生態文明语境下顺德经济转型中面临的挑战
第一,经济结构不合理。首先,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第二产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以家电制造起步的顺德,本身就是依靠“三来一补”迅猛发展起来的,过去的30多年中,顺德经济的增长主要依赖于传统制造业和出口拉动。近些年来,顺德经济结构得到了优化,但传统制造业在经济增长中依然占有很大的比重。据2013年佛山市顺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3 年全区生产总值(GDP)2556.78 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 1356.51 亿元。2013年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 1305.32 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 1171.53亿元。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家用电器制造业 475.16亿元;机械装备制造业 309.63 亿元;电子通信制造业 40.17 亿元;纺织服装制造业 55.68 亿元;精细化工制造业 35.17 亿元;家具制造业 19.58 亿元;印刷包装业 11.80 亿元;医药保健制造业 5.13 亿元。[5]由此可看出,第二产业尤其传统制造业在顺德经济增长中依然占有相当的比重。
其次,出口贸易结构失衡。改革开放以来,顺德出口贸易总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大而不强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依旧突出。据佛山市顺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近几年顺德出口商品结构层次和技术水平仍然较低,相当一部分仍是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和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的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远远不足。例如2012年顺德出口贸易总额为171.47亿美元,主要出口商品为空调、微波炉、首饰、家具、服装等。其中,一般贸易占98.17亿美元,加工贸易占72.32亿美元;机电产品占110.66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仅占5.99亿美元。此外,从出口贸易主体结构来看,外资企业成为顺德外贸的主导力量,并占有绝对优势。例如2012年顺德出口总额为171.47亿美元,其中三资企业占122.89亿美元,内资企业仅占48.58亿美元。相比较而言,内资企业出口规模相对较小,而且还受到诸如品牌、人才等内部约束以及反倾销、特保和技术壁垒等外部约束。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属于缺乏弹性产品,同时又面临诸多后发国家更低成本的激烈竞争,这使得贸易条件不断恶化。高消耗、高污染,使得资源环境日趋紧张;而对外资的过度依赖容易引来贸易安全风险,则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第三产业是短板。近年来,顺德第三产业有了很大发展,其内容结构也更趋于优化。据顺德区副区长、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局长杨小晶介绍,顺德服务业年增加值已从2006年的374亿元增加至2013年的1156.7亿元。2013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上升到45.2%。传统服务业比重呈下降趋势,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从2006年的61%下降至2013年的30.9%。现代服务行业则不断成长壮大,增加值从2006年的39%提高至2013年的69.1%。当前更是涌现出了一批优质的第三产业项目。包括“华侨城文化旅游项目”、“中德工业服务区”、“广东省物联网应用产业基地(一期)”、“慧联家电城”、“陈村国通物流城项目”、“乐从钢铁物流加工贸易二期项目”、“了哥山港区货运仓储物流项目”、“善耆养老院”等。此外,顺德还有4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分别为“乐从大型专业市场”、“广东工业设计城”、“顺德创意设计产业园”和“广东国通物流现代物流服务专区”正加快完善建设。同时,南方智谷也取得了新突破,核心区已有多家大学院所和科技服务机构落户,引进了28个创意团队和项目,成立了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广东(顺德)基地等。[6]
从数据和项目中不难看出,顺德第三产业近年来取得长足发展。不过,在经济“换档期”,服务业相对工业经济一直比重较低,依然是“调结构”不容忽视的发展瓶颈。另外,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顺德第三产业增速只有3.4%,远低于7.4%的GDP增速。对比全省第三产业7.9%的增长率,更显顺德第三产业短板。为此,2014年5月5日,顺德区召开第三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区委副书记、区长黄喜忠指出:“顺德土地开发强度接近50%。顺德要突破发展就必须发展第三产业。”
第二,多年来的高速增长和粗放扩张,使顺德环境形势十分严峻。顺德是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试点城市,但顺德经济发展基本上是一种传统的模式,是以消耗大量的耕地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目前大气、河涌、土壤环境等受不同程度污染。据相关数据显示:顺德全区涉水企业排污口数量较多。顺德环保部门通过摸底排查结果显示,全区68条主干河涌共有105个涉水排污口,企业偷排现象时有发生。据区委书记梁维东透露,近年顺德环保方面信访投诉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11年的7.5%上升到2012年的近11%(2521宗),投诉数量仅次于土地问题。而2013年9月23日,广东省环保厅首次公布了珠三角9市及顺德区的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月报及排名,顺德与广州佛山是珠三角污染“黑三角”,污染最严重。由此可见,顺德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第三,对外技术依存度很高。顺德是全球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家电产品从电风扇扩展至电冰箱、空调、微波炉、电饭煲、消毒碗柜、热水器等,拥有万家乐、美的、科龙、容声、格兰仕、万和、康宝、神州等品牌。2012年顺德生产的家电产品销售额已达2100多亿元,约占全国同业的20%,并被誉为“中国家电之都”,空调、冰箱、风扇、微波炉等家电企业开始引领全国家电发展。进入后工业化时代,顺德家电业同样开启转型升级步伐。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科研能力不足,高端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导致技术层次低,缺少核心竞争力。这也是为什么作为全球最大家电生产基地的顺德,却缺少跨国知名企业、缺乏世界名牌产品的重要原因。
第四,发展不平衡,各镇街差距大。2013年1月22日顺德区召开十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区长黄喜忠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两度提到对“次发达”镇街的扶持:要建立针对次发达镇街的生态补偿制度,还要出台对次发达镇街民生事业的支持办法。正如顺德區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共佛山市委党校副调研员何劲所说:“‘次发达镇街这样的表述第一次出现在顺德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实际上是对顺德镇街发展不平衡这一客观事实的承认。”
顺德发达与次发达地区的巨大差距,从数据中可见一斑。据统计数字显示,北滘镇2012年地区GDP达366亿元,工业生产总值更是超过1600亿元,是名副其实的“千亿大镇”,而顺德土地面积最大的杏坛镇,去年仅实现地区GDP 138.79亿元,尚不及北滘的一半。两地的发展差距有很大。[7] 为此,顺德区长黄喜忠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反复强调“统筹协调”的重要性,表示要完善统筹片区发展的工作机制,打破镇街分割,形成协同效应。
第五,时间和技术成本高。绿色发展已是世界发展潮流,绿色技术也成为各国抢占未来制高点的有力武器。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走生态立市之路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顺德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资源、环境、生态已成为顺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再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扩张型增长方式转变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资源节约型增长方式,不断提高科技含量,提高劳动者素质,创新管理水平,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对许多企业来说,生产方式脱胎于传统工业化的路子,以往很多主要是靠拼资源、拼环境容量消耗得来的。想要在短时间内从传统发展模式中解脱出来,减少资源能源消耗,以最集约的方式达到最大的发展成效,这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比如家具产业属于能耗较高、污染较大、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特别在木材喷漆生产环节上,大量的苯、甲醛等物质会排放到大气中。至于开料生产工序上,也会造成厂房粉尘纷飞。家具产业这些污染问题早已经是根深蒂固,一时半刻间难以解决。据相关数据显示,整个顺德家具制造企业大约有3000多家,只有少部分家具企业在实施环保生产。
新环保法的到来会倒逼顺德家具企业实行防治污染,这对家具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促进的作用,但产业治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付出时间和技术成本。而且目前家具产业有些污染源暂时还没有可行的方针可以解决。[8]
第六,发展规划缺乏顶层设计。马云说:我不懂互联网,我只是在思考顶层设计。今天企业间的竞争,不再是产品层级的竞争,而是更高形态顶层设计模式的竞争。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资源与禀赋、结合外部环境,选择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并且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不断加以创新,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与核心竞争力。同样,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必须根据自身的资源与禀赋,并结合国际、国内环境,选择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并且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不断加以创新,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与核心竞争力。顺德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和实践就是其最好的注解。如今站在新的拐点上,顺德能否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道路,这将直接关系着顺德未来的命运。当前,在经济转型升级以及如何转型升级方面已达成共识,但对于转向何方,目前的思路还比较模糊。正如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孙雄直言,“我看顺德对将来要打造怎样的顺德,现在没有很清晰的发展思路。”
3结论
总之,30多年来顺德经济的发展走的是一条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发展道路。在当前生态文明的语境下,旧有的发展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只有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把握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顺德经济的发展才能迎来新契机。
参考文献:
[1]优化发展理念 转变政府职能 构建区域长远发展核心优势.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经验交流材料[EB/OL].2013-05-17.http://www.he.lss.gov.cn/dtlzl/xxjl/118325317.shtml.
[2]经济转型发展面临新机遇.[EB/OL].2012/10/29.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2/1029/c107503-19414915.html.
[3]面对经济环境变化如何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经济网.[EB/OL].2012/10/11.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2_10/11/18166936_0.shtml?_from_ralated.
[4]高调北上引才政策福利留才.南方都市报.[EB/OL].2013/11/8.http://epaper.oeeee.com/S/html/2013-11/08/content_1967107.htm.
[5]佛山市顺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2013年佛山市顺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报.[EB/OL].2014/4/28.http://sg.shunde.gov.cn/page.php?Sid=26.
[6]顺德自我加压第三产业增幅要高于GDP.顺德城市网[EB/OL].2014/5/6.http://www.shundecity.com/a/szsd/2014/0506/128699.html.
[7]直视“双面”顺德.广州日报.[EB/OL].2013/1/23.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3-01/23/content_2129611.htm.
[8]新环保法强势来袭顺德家具产业治污换挡提速.珠江商报.[EB/OL].2014/5/13.http://epaper.sc168.com.cn/disnews.asp?Fid=79850&FlayoutId=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