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活动式”教学的激发与创新

2014-05-30 15:12林艳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4年6期
关键词:小说思维同学

林艳

摘要:对于初中语文课本中各种类型的名家作品,传统的课堂讲读法难以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不能较好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和创新思维。因此,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尝试了“活动式”教学,组织学生开展“读,说,写,评”活动,以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激活阅读思维,提升创新能力,满足学生语文学习自主性和主体性的诉求 。

关键词:活动式读说写评阅读创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堂内外,利用教材、教参等教学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学习的机会。”初中语文课本选用了各类名家作品,这些作品我们在平时教学实践的实施过程中基本按照传统讲读法进行教授,虽然我们尽力使自己的课堂做到细致深入,但学生似乎只能被动地接受,难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和知识层面,同时在讲读的课堂也很难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身份。因此仅靠课内教读,不足以提高学生主动阅读各类文学作品的兴趣,乃至于解读作品的能力。鉴于初中学生这样的认知特点,我明确了“立足教材,开展相应的课外阅读”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尝试“活动式”教学,以此实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的目标。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课題 “走进小说天地”, 这恰是可以作为“活动式”教学的一个蓝本,该课题是一次课外小说的读书报告会。九年级学生普遍熟悉、喜欢小说,加上七、八年级曾要求并落实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相关铺垫,因此进行本次“立足教材,开展相应的课外阅读”的活动较有基础。

本次活动突出读写两方面内容,学生通过这两方面的内同加深对小说的理解,提高读、写能力,为达到预期目的,采用读书作品展示(人物档案、人物卡片、读书报告)、读书辩论、开主题报告会等方式,将之落到实处。本次活动分四个阶段:对话小说文本、神游缤纷画廊、难忘小说世界、驱遣文学想象。依据课标将之主要细化为读,说,演,写四个活动环节。在具体的活动中,围绕三维教学目标,渐进式地呈现教学内容,突破难点,侧重读、写,借助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探究活动打造课堂;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激活阅读思维,提升创新能力,满足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需要。具体做法如下:

一 、读,自主探究,有的放矢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这一阶段,首先我根据名著导读的有关内容,推荐学生阅读一些文学名著,我要求学生自主阅读的同时,自己要注意规整对小说的阅读经历,如被什么样的故事情节吸引或被人物的命运打动的时候,注意总结自己所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和经历。我采用了多种活动形式,例如开展阅读指导课,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将之前阅读的小说故事,整理成人物档案和人物形象小卡片,接着在小组内讲自己所阅读的小说的故事,各小组评选出讲得最好的同学,然后参加全班的讲故事比赛,这些环节开始后收到了较好的活动效果,让学生自主阅读选定的课外小说兼以阅读方式的指导,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质量,使学生的小说阅读做到有阅读目标,有的放矢。而后开展说故事比赛。多管齐下拓宽了阅读视野,加深了阅读体验,提升了阅读能力。我预设第一阶段自主阅读的初衷也正在于此。

二、说,以表达为切入点,激活阅读思维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享受审美乐趣。”初中学生喜欢小说,很大原因是因为有曲折有趣的故事情节,但这种重在情节的片面阅读习惯还是不成熟的。因为阅读小说,除了赏读故事情节以外,还应该去品味它的语言特点、表现手法、主题思想等多维内涵。因此第二阶段,我力求通过以下自主活动,使学生对以上小说的多维阅读目标进行细心体味,仔细揣摩。例如要求学生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小说的主题思想是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揭示出来的,因此学生在进行自主阅读时必须理清小说的发展线索和情节。在此基础上来展开全班说故事比赛,要求在前一个阶段选拔出的同学分析情节讲故事,要把握故事发生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四个环节,赛后可展开争辩,对包括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的评价、人物的行动价值取向、谋篇布局、文章构思、语言组织等进行语言风暴,以上问题答案不求统一,但求在辩驳的过程中,明白是非曲直,认清事物本质。这些活动不仅能锻炼同学的思维能力,而且能提高他们辨识事物的能力;同时对小说文本本身又是一次更深入的解读。与此同时进行本阶段第二个步骤,要求同学做得更为细致,还须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小说作者通过对生活的细微观察和深度体验,借助超凡的想象力,用语言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小说描写人物形象,经常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这个步骤中我请同学将自己收集到的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的句子做成人物卡片进行展示。其他学生围绕同学提供的语句,可以竞猜人物、可以赏析人物、可以分析人物性格。活动开始后,同学们热情高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活动激趣,学生既激发了阅读热情,又能激活阅读思维。

三、写,对文本进行改写,提升创新能力

学生通过读、说对作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之后,要求学生对小说原有文本进行改编,我要求学生选择七至九年级所学的课内小说,全班同学分成五组,展开想象将作品编写成一篇课本剧,或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续写,要求学生写出情节的故事性。例如,以《我的叔叔于勒》一课为例,我先从情节发展的角度,投影展示课文《我的叔叔于勒》的情节安排,再投影展示从运用技巧的角度所安排的情节;让学生对该课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情节编排对比按照悬念——结局的情节编排艺术效果有何不同,引导学生思考并认识课文的情节跌宕曲折,在于作者运用倒叙,设置悬念等手法的运用,让学生明确借用恰当的表现手法表现中心、主题,巧妙安排情节的重要性。学生在对小说的改编续写过程中加深了对作品的认识,提高了写作能力。改编后表演,又能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满足自我表现的需要。

在改编小说时,主要截取其中一个发展段落,这段文本的时间、地点、情节需要比较集中,人物矛盾较突出,能够通过语言、动作刻画出人物的性格和形象,便于学生改编。学生改编成课本剧后,选出最佳的剧本,选拔学生排演进行舞台表演。活动开始后,同学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开展这些活动既充分体现了学生阅读学习的自主和主体身份,激发了阅读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锻炼创新能力。

四、评,评价收获,整理形成自己的观点

要求学生对本次阅读活动进行后续总结,要结合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阅读实践,提炼收获,探讨知识层面的、精神层面的皆可,并进行自我评价,后撰写一份读书报告文稿。我在阅读批阅后进行点评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再次利用班级的交流平台,鼓励学生互评,并展示最后一个阶段的报告佳作,以求加大本次活动的学习容量,延伸对学生阅读学习的后续影响。

这次“活动式”阅读教学的展开,测重读、写训练,它各环节相扣,整个过程实施具有时间上的持续性,覆盖面广,对于学生个体而言有着积极和重要作用。打破了语文课堂传统教读法的壁垒,改变了启发学生阅读思维的组织形式,不仅能加深对作品的认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重要的是扩展了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深度,并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意见,让他淋漓尽致地表现自我,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彰显了课标中的语文观。

猜你喜欢
小说思维同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