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帆 范立燕
摘要:当代“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及其自身的特点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学生工作的难度也进一步加大,独立学院辅导员在管理与发展上没有完善的制度保障,管理学生的工作方法有待提炼,这些因素和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失去职业热情。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及问卷调查的方法,希望能够为独立院校辅导员成长、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独立学院辅导员职业情感
辅导员职业情感是指辅导员对其本身职业是否满足个人需要而形成的一种态度体验。由于认知的不同,辅导员所形成的职业情感存在明显的主观差异性。强烈与浓厚的职业情感有助于营造热爱学生的施教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帮助辅导员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提升工作动力。但是,独立院校辅导员工作的结构和现状不利于培养辅导员积极职业情感,相反,它使独立院校辅导员的职业情感面临很大问题,表现为职业情感缺失的现状。
一、独立学院辅导员职业情感缺失的主要原因
1.角色冲突严重
辅导员的各种角色之间是严重冲突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与学生融洽相处,以便积极引导学生;而催缴学费、过多的介入学生生活和学习,增加了两者的矛盾,这阻碍了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因此独立学院辅导员的角色冲突非常严重。
2.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繁琐
独立院校多部门认为: 凡是涉及学生的事情都应该由辅导员去做,大家一有事就找辅导员。有些工作占据了辅导员的大部分时间,有些活动需要辅导员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很多独立学院的辅导员都是五点半起,监督学生早操早自习,上午和下午去学生课堂查课、听课,晚上找学生谈话和参加学生活动,深夜执勤,查晚归学生。这种高强度的工作让很多辅导员感觉到身心疲倦,“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就是他们的工作状态。
另外,大部分独立学院规定辅导员一周住校天数,年轻的辅导员大多处于恋爱或刚刚结婚生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他们的家庭生活,也影响了他们对学生工作的热情。很多学院要求辅导员的手机处于24小时开机状态,保证在第一时间赶赴学生事情发生现场,否则视为渎职,这都提高了辅导员的工作强度。
3.辅导员工作压力较大
独立学院的辅导员压力比公办学院的辅导员要大的多,因为公办学院的辅导员有体制的保障,各方面的制度完善。独立学院辅导员的工作压力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所带的学生数量众多,绝大部分独立院校的辅导员所带学生的数量都维持在240人以上,超过了教育部的规定,。
第二,很多独立学院将辅导员作为公司的行政人员,期望你解决大部分的工作,凡是在工作中没有部门具体负责或者解决不了面向学生的事情,都会要求辅导员去解决。
第三,高校辅导员面临着晋升的压力,大部分独立学院都没有明确规定辅导员的晋升规定,绝大部分的辅导员对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感到迷茫。[1]
4.工作的要求高,但收入低
因独立院校和学生特点的独特性,对辅导员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独立院校辅导员要储备大量的知识,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具备的是非常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巨大的责任心。另外,还应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管理能力、号召力、组织能力、抗压能力以及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
某独立院校辅导员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住得了学校,顶得住繁忙;开得了大会,写得了文章;防得了骗子,斗得过流氓;修得了水管,打得了蟑螂……”,辅导员要十项全能。但是独立学院是民办的,是企业化运营的模式,对员工的工资及福利均远远低于公办学院。
5.各个群体对辅导员的认可度较低
在独立学院,辅导员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由于其分工并不明确,过于多杂,导致了很多人对辅导员的工作并不太认可。有些来自企业的领导认为辅导员不是老师,只是做一些行政事务的员工,甚至在与学生座谈时,对学生们说辅导员就是你们的服务员。有部分学生认为辅导员在专业方面没有专业老师精深,很多学生认为辅导员是独立学院投资方的“帮凶”,一部分学生认为辅导员就是给学生服务的,不应该具有教育者的地位,这些学生在学生群体中的比重较大,这直接影响了辅导员的工作。有部分家长认为辅导员相当于高校后勤人员,只是给学生学习提供保障,所以对辅导员岗位的认可度不高。
6.辅导员个人的发展前景不乐观
在对某学院67名辅导员的调查问卷中,有一半的人认为个人空间发展较小,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獨立学院的人事制度是实行的企业人事制度,按人设岗,一般情况下,一个员工可能承担公办学校两三个人的工作量,很少的辅导员能够转到其他的行政岗位或者外事岗位。
其次,独立学院的辅导员由于长期担任着保姆的角色,整天面对着学生,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有很多辅导员担心离职之后找到其他工作并做好工作的可能性会很低。
最后,在很多独立学院,中高层的干部群体通常有企业方及合办的大学成员组成,对于从社会上招聘的辅导员,其晋升道路很坎坷;中层干部的收入偏低,无法与其承担的工作成正比,加上中层干部的稳定性较差,因此其对辅导员的吸引程度也不太高。
二、独立学院辅导员职业情感缺失的对策
1.提升辅导员在学校里的地位
“高校要积极听取辅导员的意见,让他们参与有关学生管理工作的决策,真正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真正的主人”,从而让他们对学校有家的感觉,一旦他们对学校有了家的感觉,试问谁还会不认真做事,整天想着离家出走吗?
2.为辅导员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
一个宽松、包容、团结、民主的工作氛围可以缓解辅导员工作压力、提高辅导员职业情感。首先,要营造出一种社会和学校对辅导员广泛人文关怀和重视的氛围。其次,要形成学院重视辅导员工作的氛围。第三,辅导员之间要形成分工协作、相互补位、融洽工作氛围。
3.完善辅导员的管理制度
规范工作体系、建立保障制度、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巩固辅导员职业情感的重要手段,是形成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工作格局的重要保证。国家层面已有了相关的文件制度,从学校层面来说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并落到实处。首先,健全领导与管理制度。其次,健全职称和行政晋升制度。第三,建立培养与交流制度。第四,建立评优制度。
4.为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构建平台
有的人指出,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按照科学化设计,职业化培养,多样化发展的思路,采取专职为主,专兼相结合的模式。辅导员的职业情感是在辅导员的职业实践中实现的,辅导员职业情感的培养过程也即是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过程。学校建立和提供的平台至关重要。
5.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
教育部 2006 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职业情感缺失的很大一分部原因来自于职位职责不明确,学校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将会很大程度上促进辅导员建立正面的职业情感,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
6.辅导员的自我调整
除了获得外界支持外,辅导员的自我调节也相当重要。心理学研究证明,“自我接受能力强的人将会积极地避免因现实与理想人格之间的差异而造成的内部冲突,并对外部世界持同等接受的态度。”辅导员需要清楚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所在,接纳自己的缺点,利用自己的长处获得工作上的成就感、满足感。
参考文献:
[1]张炳武.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分析[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