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肌病的心电图ST—T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4-05-30 16:36程峻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年6期

程峻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电图ST-T改变在缺血性心肌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在我院经临床确诊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30例,对其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患者的心电图显示均有持续性的ST-T改变。结论 心电图ST-T改变对于临床诊断缺血性心肌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心电图检查具有简单、经济、无创性等优势,能够作为临床初步诊断缺血性心肌病的首选方法广泛应用。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心电图ST-T改变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195-02

缺血性心肌病(ICM)属于冠心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或晚期阶段,是指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变性、坏死、弥漫性纤维化,产生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类似的临床综合征[1]。近年来,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缺血性心肌病对人类健康所造成的危害也日渐严重,早期作出准确的诊断是临床治疗的基础。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最早最广泛的方法,心电图在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中有着重要的地位[2]。现将我院经临床确诊的3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在我院经临床确诊的3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均排除先心病、心室肥厚、心包炎、预激综合征、电解质紊乱、洋地黄药物作用等。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42-71岁,平均5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闷、胸痛、心悸,伴有高血压者18例、糖尿病者7例。

1.2 检查方法 采用国产3导联动态数字自动分析心电记录仪进行心电图检查,所有患者均取平卧位,保持平静呼吸状态,由专业人员给予佩戴记录盒,监测24小时,嘱患者详细记录24小时的活动情况及不适症状发生的时间,结果由机器自动测量并加以人工诊断,测量及判断以黄宛主编[3]《临床心电图学》为标准。

2 结 果

30例患者的心电图显示均有持续性的ST-T改变,符合常规及动态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判断标准,即常规心电图示:J点后80ms处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0.5mm,或ST段上斜型压低≥0.75mm,持续0.08s,或ST段平直延长≥0.12s;T波倒置呈冠状T波或T波低平、双相、浅倒为缺血性T波异常。动态心电图示:ST段呈水平或下垂型压低≥1.0mv,持续时间≥1.0min,两次ST段压低发作间隔时间≥1.0min。持续性缺血性ST-T改变指: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中缺血性ST-T改变持续达16小时以上,在常规心电图中缺血性ST-T改变持续达数天或数月[4]。

3 讨 论

3.1 心电图出现ST-T改变的临床意义 据临床研究发现,ST-T改变既可以是病理性改变,又可以是功能性改变:①青年人的心电图显示有明显的ST段下降,T波低平或倒置等时,多考虑为心肌炎、心肌病、甲亢等病理情况。②中老年人的心电图显示有明显的ST段下降T波低平或倒置等,并呈现出较明显的动态变化时,应首先考虑为冠心病心肌缺血。③青中年女性的心電图显示以下壁为主的ST-T改变,并伴有心悸、胸闷、心动过速、心前区不适或疼痛等症状时,首先考虑为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关的功能性改变,一般在服用普萘洛尔(心得安)后症状会有明显改善[5]。

3.2 缺血性ST-T段检测的注意事项[6] ①据有关临床研究发现,缺血性ST-T改变在有一定运动负荷量时的发生几率最高,因此,要掌握运动心电图实时特征的准确提取及ST-T段特征的准确定位。②引起ST段改变的原因较多,必须对心肌缺血与心率或体位变化、轴或电极偏移等引起的ST段改变进行明确区分。③在进行心电图检测时必须要考虑到信号预处理过程对ST段的影响。④采用心电图对心肌缺血进行检测时,一定要结合心率、脉搏、血压等临床表现,作出综合判断[7]。

3.3 缺血性心肌病的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意义 据临临研究发现,心室壁内膜、外膜及室壁全层缺血的程度不同会导致心肌缺血时的心电图显示为ST段压低、水平延长、抬高以及T波高尖倒置等不同表现。T段压低的程度与缺血的严重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T段严重压低提示患者出现了多支严重狭窄病变或者出现了重度的左主干病变;如果伴随出现对称性T波深倒置则提示患者出现了广泛且严重的心肌缺血;心绞痛时出现ST段水平或ST段上抬则说明患者的冠状动脉接近闭塞并有透壁性心肌损伤。虽然,心电图ST-T改变对于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不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但是能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心电图ST-T改变对于临床诊断缺血性心肌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心电图具有简单、经济、无创性等优势,能够作为临床初步诊断缺血性心肌病的首选方法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常银焦,汤舒琴.缺血性心肌病的心电图ST-T改变的特点[J].中外健康文摘,2012.07,9(28):276.

[2] 罗涯中.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ST-T变化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03,10(8):133.

[3] 黄宛.临床心电图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19.

[4] 钱玲萍.心电图ST-T改变临床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06):33.

[5] 汤迎春.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意义[J].临床合理用药,2012.12,5(12B):124.

[6] 宋晋忠,严洪,姚宇华,张琳.基于心电图ST-T段的心肌缺血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1.04,24(2):147-150.

[7] Chang KM,Lin ZZ,Liu SH,et al.Myocardial ischemia detection by pulse signal features and fuzzy clustering [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cs,Sanya,Hainan,2008,2:473-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