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奕
摘 要:南京老城南的保护更新,是每个建筑专业者都应该去关注的。通常,在城市的改造中,我们更关注承载物质形态的老街巷、院子、门廊等物质实体,而我们往往忽视的是语境不同,新的建筑与老的肌理的关系也将不同。在老城南,在街-巷-院-宅之间有一系列丰富的空间渗透,我更关注的正是内和外的空间层次,在于从公共到半公共、半私密到私密的过渡空间转换。而这种过渡空间的转换渗透,是与人的行为、空间的尺度,界面的营造等相关的。本文希望通过研究由公共的街道到私密的家庭内部的空间层次转换方式,目的就在于关注微观层面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发掘传统空间网络与社会网络的本质与优点,使之成为有助于扭转我们都市孤岛化现状的力量。
关键词:公共性;传统民居;过渡空间;单元;组合
1 历史背景
南京老城南南捕厅环境风貌区位于南京古城南部,形成于明末清初,是一个与缉捕工作有关的地方。据史书记载,清代南京城内有南捕通判衙署(简称南捕厅)和北捕通判衙署(简称北捕厅)两个专门从事缉捕工作的衙署。东起府西街(今为中山南路)西接绫庄巷的南捕厅负责辖区内陆上的缉捕工作,位于府北土街口的(今中山东路、洪武路口的旧称)北捕厅则负责水上缉捕工作。经历了多次战火,浮浮沉沉的南捕厅旧址房屋已经荡然无存,但以此命名的老街巷却保存了下来。时至今日,南捕厅一带仍然保留着大量老城南民居,街巷密布,风貌传统,南京老城南南捕厅街区当时是热闹非凡的商业区和居民区,有各地商贩及回民等多种民族在此云集,因此街巷中遍布茶楼、酒肆、作坊以及清真寺、道观,寺庙等建筑;清代时,这里成为“文人官僚的园野显第相望之处”,如甘熙故居;到清末民初时,南捕厅街区已成为当时大户人家居住地,皮革、绸缎等作坊生意兴隆,因此独门独户的多进宅院成为这一时期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到近现代时,这里又出现了厂房、洋房、里弄式住宅等新的建筑类型。
2 基本民居单元类型
通过整合分析上述大量建筑民居的格局,發现老城南民居可以继续解构,其最基本的构成是一个“间”,一间的平均面阔为3~4m,进深为6~7m,如图1所示。几乎所有老城南传统民居都脱离不了这个原型,基本合院单元均为一层,由它构成民居,又组合成聚落。原型平面带有方向性,四个方向都可以开门,其中对外开门位置靠近院子,原型单元中左右两侧开门的等级较次,图中上方开口,一般作为连接另外一个原型单元,基本上不做对外开设的门。
3 民居单元组合模式
研究单元的组合是研究建筑单元逐渐扩大成组团,甚至组合成整个街区的关键。从平面分析中发现,老城南民居中的单元组合是存在一种简单的拼接关系的。最基本的模式有“串联”、“并联”、“转折”、“交错”这四种,如图2中所示。
其中,串联的方式在城南民居中最为常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进”,城南民居中从一进院落到五进院落都有出现,通过串联的方式,给予了建筑以方向性与空间的层次性,现如今虽有多户居住,却仍然井然有序。而并联、转折、与交错的组合方式多是由于道路的影响与地少人多的区域限制造成。然而,由于诸多历史时期的更迭,众多违章加建的见缝插针,使得每个组团的组合非常复杂,经常是这四种基本模式的叠加。
4 空间公共性层级分析
正是由于串联单元的基本空间关系,形成了老城南传统空间中最具特色的连续进深。建筑内部的尺度相等,但是由院子到房间、由房间到院子的明暗变化形成了强烈的空间韵律与强烈的空间导向,空间的公共性也产生了明确的界定,其中过渡空间是民居中公共性最强的区域,通道的公共性强于院落,如图3所示。
接下来将研究范围扩大到一个建筑组团,研究在不同的组合模式下一个建筑组团内部的公共性层级。
走马巷这条街上曾经聚集了不少小商铺,以卖布匹、蜡烛和染坊为主,前面是做店铺后面则是居家之用。不过,后来随着发展,每一处房屋都入住了不少住户,因此房屋里的搭建建筑也日渐增多。
走马巷3号的房主过去是开煤炭店的,原来是两进院落,去年秋天被拆,夷为平地。属于最基本的串联模式。但比较特别的是入口的部分仅为1m宽的狭长通道,一直通至最后一进院落。从depthmap的运算结果可以发现,如图4,这个组团中最公共的部分为通道。次公共的部分为第二进院落与正厅的入口方位。第一进院落因为只有两间房间共享而显得较为私密。因此,两进院落的公共性是不一样的,较为幽深的后一进院落反而更加具有公共性,因为其被更多的房间所环绕,而得以成为家中的生活中心。
走马巷6号这个属于晚清时代的三进建筑曾经是一座庙宇。走进去之后视线豁然开朗,一房接一房向后延伸。不过目前已经十分破旧,院落里也搭建了一些简易棚子。从depthmap的运算结果可以发现,如图5,通道作为家庭内部的连接,依然具有最强的公共性。这个组团中次公共的部分为第一进院落弧形墙转弯的部位,同样的,被更多房间包围的院落成为了整个家庭的生活中心。
综上所述,过渡空间在传统民居中具有最强的公共性。其中作为家庭内部连接的通道公共性强度比院落更强,而被更多房间围绕的院落的公共性比其他进的院落公共性更强,因而成为整个家庭生活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