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娟
摘要:创业型人才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可以把未来的求职者变为职业岗位的创造者。本文分析了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应当从课程体系,学生实训计划制定和考评制度的综合改革入手,培养新型农业创业人才。
关键词:高职创业设施农业技术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其中最根本的职能是人才培养。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核心,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仅是国家构建创新体系对高职院校的根本要求,也是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学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1]。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意见》中指出切实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和扩大内需、保增长的重要措施来抓实抓好。因此,设施农业专业人才有巨大的需求,目前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的教育体系着重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复合型技能人才,设施农业技术专业自主创业有很大优势,因此将技能人才培养转变理念为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人才培养已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形成具有特色的创业课程体系
就创业课程设置来讲,形式比较简单,在原有的课程体系中增加了少部分创业教育内容,零散的选修课、讲座、就业指导活动等,没有形成与立体化的创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相对应的“培养创业意识、了解创业知识、体验创业过程”的课程体系, 更无法实现将创业教育渗透于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的整个过程之中, 学生很难从这些零散的讲座与单纯的创业课程中获得他们创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二)教学创业训练计划过于单一
设施农业技术学生的实践形式以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为主,形式和岗位都比较单一,有的学生组培室里半年,有的在温室中管理蝴蝶兰,有的在果业公司销售水果,没有实现隔一定时间轮岗,学习的知识比较单一,也达不到对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对学生的考评有很大缺陷[2]
对学生考评主要是通过考试来考察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主要体现在:重成绩,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以教师评价为主,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
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教育教学、学科科研、师资队伍、学生工作、后勤保障等多方面协同作战的一项综合性工作。它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突出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知识、素质、能力结构的根本性要求。
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构建与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形成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学生的考评体系。具体内容包括:
(一)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模型,由三个维度组成:维度一为创业素质,从“创业者”自身素质角度思考,细分为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和团队协作四个部分;维度二为创业过程,从“创业活动”规律角度思考创办一个企业必须经历的基本流程,细分为创业意愿形成、机会识别与评价、创业策划、创业启动、企业成长五个阶段;维度三为课程类型,从“教学模式”角度思考“如何培養创业特质,如何传授创业知识,如何提升创业技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细分为创业基础知识传授、创业技能训练、创业经营实战三项。三个维度从不同角度考量,既完全独立,又紧密相连。从这三个维度对创业必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内容,进行整合和提炼,开发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专业特色和职业特色,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3]。
(二)构建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以学分的形式将其纳入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将学生课外活动、学科竞赛、人文素养和思想素质教育、品牌讲座、社团活动、文艺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职业技能培训等第二课堂活动整合形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该计划应包含创业训练计划、技能竞赛计划、人文素养提高计划和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四方面内容(四个子计划)每个子计划包含若干项目类,每个项目类由若干具体活动项目组成。
①创业训练计划主要是组织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②技能竞赛计划主要是组织参加学科竞赛、挑战杯竞赛和其它专业(技能)比赛。③人文素质提高计划主要是组织开展社团活动、理论与人文类竞赛活动、群众性(非专业)文艺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④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主要是鼓励学生参与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各类职业资格、专业技能的培训和考证活动。
将上述四个计划方面的内容以学分形式纳入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中,作为学生毕业学分。
(三)建立设施农业技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学生考评体系
将学生创业实践作为考评体系的重要依据,学生创业业绩作为考评体系的关键指标。创业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更多时间在进行创业实践。他们对创业课程掌握情况可以体现在他们创业实践的业绩上,将创业业绩作为考评体系的关键指标。具体的做法可以将学生创业业绩来替代课程学习成绩。可以对创业的学生实行动态化的考评机制。如给一、二、三年级每个阶段分别制定不同创业实践目标,要求学生履行承诺制,对学生实行动态化的考评机制[4]。
总之,通过上述手段来完善人才创新创业知识体系,学生的就业前景会变得更加宽广,也会对院校、社会产生良好的政治效应和经济效应。
参考文献:
[1]刘芳.浅谈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
[2]廖海生.对高职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的探讨[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4(2):12-13.
[3]李昆益.基于创业过程的高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1):31-32.
[4]王小强.高职创业人才培养中的学生考评体系初探[J].职业规划,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