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有效教学之我见

2014-05-30 14:52邹会全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6期
关键词:品德创设教材

邹会全

摘 要: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的综合型课程,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标,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可见,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提高小学品德教学质量是当前迫在眉睫的事。以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有效教学为主题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把握教材;了解学生;学生参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小学品德课是对小学生进行道德人生观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品德教学在很多时候仍然扮演着纸上谈兵的角色,课堂呈现出一幅“假、大、空”的教学现状。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实施有效教学呢?下面浅谈几点策略。

一、认真解读,整体把握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效率低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对教材内容理解不够深,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不够准。基于此问题,教师必须要精心研究教材,从教材的编排结构、知识链接、编写思路、教材的个案分析等等方面入手,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在解读教材中要注意几点问题:第一,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设计了哪些内容,编者编写的意图是什么?第二,教材中所讲内容与我校当地的实际是否相符,若不符应进行重组。这样可以让教师更深层次地挖掘教材,提高教学质量。

二、全面了解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让教学落到实处。备课中教师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从教学内容出发,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教学;第二,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融合,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活动。

三、创设情境交流,激起学生参与兴趣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由此可见,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知识,还要与生活联系起来。因此,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德育的存在,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如:学习“我的好习惯”时,我为学生创设了若干个现实模拟情境:让一组学生表演饭前洗手与不洗手;找两个学生表演打电话情节,一个以礼貌的方式打电话,一个打错了电话却直接挂断。通过这样的活动,一些习惯的问题就会在学生面前一一得以呈现,更能惊醒学生,更能让学生发现问题,并促使学生在情景模拟中获得深层次的认识。

总之,提高小学品德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接受学习,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张娟.小学品德课堂有效教学初探[J].黑河教育,2013(2).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北区马鞍完全小学校)

?誗編辑 杨兆东

猜你喜欢
品德创设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