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与指导策略

2014-05-30 13:11:36王荣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书籍课外阅读读书

王荣

一、前言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并且规定了小学阶段课外阅读的数量标准,1—2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课外阅读的总量40萬字,5—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我校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创设了良好的条件,在几年前就针对学生专门开设了相应的“阅读与表达”课。但我想这也是远远不够的。正如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曾经说过:“学习过程中,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大概是三七比例吧!”课外阅读的教育优势在于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能够促使学生在充满个性、创造性的阅读中进行深层的精神体验。“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就是这个道理。

二、调查情况分析

小学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为广泛的课外阅读提供了可能。因此,就课外阅读情况,笔者对肥西县新仓学校小学部五年级全体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了整理、归纳,现将有关调查结果情况分析归纳如下:

1、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与阅读时间

虽然有82%学生对课外阅读很有兴趣,也认识到课外阅读能够提高语文水平、增加知识、陶冶情操等,但在现实中只有10%的学生每天阅读课外书籍时间“至少一小时”,大部分学生阅读时间不固定,想起来就读,想不起来就不读,无目标,无计划。

2、学生课外阅读书来源与阅读类型

82%学生阅读的课外书来源是购买,16%学生从学校“图书馆借的”,12%学生是“跟别人借的”,据调查表反映家庭为之购买的书中教辅书所占比例为46%,接近一半。从阅读类型的调查看,喜欢看通俗读物(漫画、小说、报纸杂志等)的人数超过文学名著的人数。而“文学著作”大部分是由教师和家长要求阅读。课外阅读内容追求新奇、刺激,猎奇性较强。

3、课外阅读方式与课外阅读阻碍

调查学生课外阅读方式时发现学生普遍认为课外阅读就是大概浏览。影响课外阅读的最主要因素是作业太多。

三、指导策略

1、家长与教师都应真正转变教育观念。

时下,我们常谈转变教育观念,可真正转变教育观念的又有几人?多数家长给孩子买的课外书里作文书、学习辅导书占的比重最大,家里的名著、经典藏书寥寥无几。多数教师都曾试图布置每天阅读课外书的任务,但由于缺少有力的督促机制,课外阅读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读书的时间无法保证等问题,而不得不慢慢放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苏霍姆林斯基发现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在脑力劳动上所花费的时间,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用于阅读教科书,其余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用在阅读非必修的书籍上,也就是课外阅读上;而那些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读的学生连教科书也读不好。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不会阅读的学生他是不会做数学的应用题的。课外阅读如此的重要,家长与教师都应该重视起来,克服困难,为孩子创造条件来进行课外阅读。

2、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多读书。

鲁迅曾说,(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而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在课堂上笔者常也常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来激发孩子的兴趣。除此之外,我们还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手抄报展、读书杂志展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大力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和热情。

3、指导学生挑选阅读内容,读好书。

如今部分学生热衷于“脑筋急转弯”以及形形色色的漫画书籍,而对一些经典名著不感兴趣,休闲娱乐性阅读占据了他们课外阅读的很多时间,他们缺少真正“有营养”的书籍。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好的书籍,能让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读好书能提高人的修养,净化人的心灵。应注意的是,在指导学生挑选课外读物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建立一种合作的关系,保持适度的沟通。

4、指导学生读书方法,好读书。

学生阅读书籍囫囵吞枣,粗粗浏览一遍即是阅读,走马观花式地看书,未能做到用心去感受、去理解、去领悟,没有留下多少“书香之气”。老师相应的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应加强。首先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根据不同内容、体裁的文章和不同喜欢程度的文章,根据阅读不同的读物,指导学生灵活掌握:精读、略读和浏览。俗话说的好,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如圈点勾画、作批注、写读书笔记、在课外阅读中勤动脑、多思考、多探究。

课外阅读是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长时间潜移默化的熏陶,它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这需要教师、学生、家长三者都必须有耐心,有恒心。

猜你喜欢
书籍课外阅读读书
鲁迅与“书籍代购”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意林(2020年12期)2020-07-03 02:48:46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28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新产经(2018年6期)2018-07-04 00:39:24
我们一起读书吧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