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维斌
摘 要:高效课堂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教师尽可能地组织多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问题尽量课内解决,减少学生课外学业负担,让学生“乐学”“好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还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不丢弃任何一个学生,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让班级综合成绩得到提升,让学校整体水平得到提升,一改过去只注重优生和片面强调升学率的现象。
关键词:评价体系;高效课堂;构建方式在这样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经济快速增长的时代,学校的教育管理和课堂教学方式却相对落后,怎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为此,笔者通过查阅大量资料,经过深入思考,提出以下农村中学如何构建高效课堂的思路及评价方向,与广大农村中学教师共勉。
一、农村中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方式
1.把推进“高效课堂”建设作为提升办学水平和培养教师能力的主要抓手
学校领导集体的指导思想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因此,学校领导一定要统一思想,不管困难有多大,不管阻力有多强,都要坚定不移地推行新课改,坚定不移地建设“高效课堂”,从头至尾监督并引导全体教师按照“高效课堂”的“五步三查”模式进行教学设计、课堂导学和课后辅导。
2.课前抓好“集体备课”和“导学案”的制定
農村中学学生人数不多,班级少,这恰恰有利于集体备课的开展。各年级班级不多,各学科教师也不多,方便统一,集体备课非常好操作。以一所1000人内,16个班级内农村初级中学的英语学科为例,英语教师总数也只有8人左右,分三个年级段,每个年级段只有2到3名教师,这3名教师就是一个备课组,3人相互协作,教学进度一致,每周需要设计的导学案不会超出5个,在上课之余,三人合力,每天创设一个比较科学的导学案是可行的,不会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导学案设计好后,各年级段可以互相审阅,指出不足之处。
3.课中抓好“分组与展示”
高效课堂的开展,课堂分组很关键。在分组问题上应该根据各学科学生的学习情况分组,不能由班主任统一分组,一成不变。分组是一个可变因素。分组的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即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性格因素、情感因素、成绩因素、性别因素等。要求各科老师必须对班上的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才可能合理分组。分组的另一种方式是随机分组,这样有新鲜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组织始终要以学生为中心,按照抛出问题—研究问题—展示解决方案—寻找最佳答案的过程进行。
4.课后抓好“总结与反思”
在实际教学中,无论准备得多么好的一个导学案,总会遇到不可预料的问题。一堂课结束后,教师的总结和反思非常重要。分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反思,二是集体总结。个人反思作为整个教学体系的最后一步,必须完成。无论是成功经验的总结,还是失败之处的总结或者某个细节处理的感悟,都应该在课后做一个总结,并且记录在“教学总结反思簿”上,可以是一段话,也可能只是一句话,只要能真实地表述都是可以的。
5.把抓好“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打造作为高效课堂的航标
学校可以选择基本功较强的老师,重点扶持,让他掌握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并能熟练驾驭课堂,把他们打造成“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怎样打造骨干教师呢?学校教科室、各教研组组织集体备课,设计一堂比较完美的课,再由某个老师去上课,课后再评课,这样多次反复,最后要求教师独立设计课程,再由学校集体组织人员进行评课分析。日积月累,加上老师自身的努力,一定能培养出具有代表性的学科带头人。如有县市级优质课比赛等项目,学校要主动参加,鼓励该教师积极备战,多参加不同级别的比赛,因为比赛是促进个人成长的有效途径。
二、农村初级中学高效课堂的评价体系
1.“集体备课”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集体备课作为新课改、高效课堂的一个必须走的过程却往往没有得到落实和坚持。如果不能坚持集体备课原则,新课改也好,高效课堂也好,那只能是一次单纯的表演,不能形成长效机制。首先,学校要将集体备课作为一项必须做的规定,让老师们养成习惯,用集体的智慧来指导教学。为了有效推行集体备课,学校层面必须创造有利于集体备课的条件。比如排课时尽量避免教师跨年级上课,以免教师分身无术。其次,学校要建设好教师办公室,给老师创造好的备课工作环境,尽量让同年级老师在一起,方便讨论和备课。学校每周提前调阅教师集体备课情况,查看“导学案”,监督教师保质保量地完成课前的准备工作。
2.课堂分组学习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高效课堂的核心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快乐起来,对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分组教学是高效课堂实现以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有效方式。课堂分组是否合理,决定了该课的成功与否。分组学习不是为了表演,而是要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让他们思维活跃,勤动手勤动脑,让课堂活起来,在活动中探寻奥秘,在活动中解决问题,达到学习目标。
3.学生学习的普及性和教师引导的智慧性
整个课堂的“合作、探究”过程需要老师的合理指导和控制,不论课前准备得如何充分,都有可能临时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情况。比如,学生提出的特别偏或特别奇的问题,往往出现在老师的预料之外,老师不能回避学生提的问题,那样会遏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堂教学组织活动中,考验的是教师的智慧。教师的课堂智慧不等同于智力。智力是一个相对天生的因素,但智慧往往是一种后天经验的积累。所以,教师需要按照高效课堂的“五步三查”模式,长期坚持,形成一种习惯,日积月累,积累丰富的课堂组织经验,这就是教师的智慧。
4.课堂组织的灵活性和课后反思的深度
高效课堂强调的是整体性,不单纯是课堂40分钟,将课堂向前后延伸,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段。前面谈到了课前看集体备课的真实性,看导学案的科学性,也谈到了课中分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除此之外,还要看课堂组织的灵活性和课后反思的深度,这些都是高校课堂不可缺少的部分。
课后反思作为高效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容易忽略的一个环节。课后反思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教学经验的总结,是点滴感悟的记录,是失败的镜子,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课堂导学艺术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对高效课堂的评价体系中,不能少了课后反思这个环节,课后反思的权重也至少占到10%的比例。学校在检查评价高效课堂的时候,要从高效课堂的“三段一体”出发,全盘考量。
总之,农村初中学校推行“高效课堂”是形式发展的必然,是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作为教育管理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高效课堂虽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国内很多地方也对其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我们需要在学习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基础之上,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开展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构建及评价无定法,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需要在掌握高效课堂的基本理论核心和整体框架的基础上,细化课堂结构和评价指标、简化程序,使之成为具有可操作性的课堂组织和学习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卓玉.走出知识传授性教育的困境.今日教育,2013(6).
[2]杨萍.搞好新课改要把握“四心”.教育科研,2012(11).
(作者单位 重庆市石柱县黄水中学校)
?誗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