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当今外语教学和学习中,联系文化来学习语言这一命题,已被人们普遍接受。英语教学绝不仅仅要求学生语言形式正确,还必须使他们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词汇是语言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在翻译过程中,原语和目的语的词汇所包含的信息有时不尽相同,其原因在于两者所反映的民族文化特点不同。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地域文化和风俗习惯都有所不同,正确理解和翻译带有特定文化信息的词语是英语翻译的关键。
关键词:文化;文化差异;词汇翻译
一.英汉词语翻译中思维方式的差异
语言不仅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也是社会文化的反应。世界上存在着众多的民族,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语言文字存在着许多相同之处,这表现出人类的共性。但是,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思维方式,而且思维方式的差异是构成不同文化类型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的民族对外界事物的观察点相差极大,思维方式的差异直接影响人们对同一事件做出的反应。中国思维重语言的整体性,象征性和暗示性;而西方则重视语言的分析性,逻辑性和形式结构化。对同一事物,往往因思维方式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如汉语中的“最新消息”则是英语的“the latest news”。而“you are the last person I want to see”或“I want to see the back of you”,翻译成汉语则是“我最不想见到你”或“我不要见你”。对于年龄,在汉英民族中人们所持的态度也有所不同。中国人很讲究尊老爱幼,尊敬老年人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而在英国或西方国家老年人几乎是“无用”的同义词,人人都不愿变老,害怕变老。就颜色词而言,green(绿色)在英语中有“嫉妒”之意(green-eyed),而在汉语中表示“嫉妒”的词却是“眼红”或“害了红眼病”。
二.英汉词语翻译中宗教信仰的差异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文化在各民族的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不同的宗教体现了不同的文化传统,特定的宗教信仰产生了词语的特定含义。中、西方的宗教信仰不同,因而影响着汉、英词语的翻译。我国传统宗教文化以佛教和道教为主, “老天爷”是人们心目中的天神,汉语从佛教和道教中借用了大量的词汇,丰富了汉语语言,如与佛教有关的词语“五体投地”、“借花献佛”、“大慈大悲”以及与道教有关的词语“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在西方,基督教文化统治欧洲近两千年,独特的欧洲文化对其语言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以基督教为主的宗教文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语言表达,他们的语言深深地打上了基督教色彩的烙印。英语中与基督教相关的语言很多,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欧美人信基督教的居多,认为上帝(god)可创造一切。中国人心目中只有“开天辟地”的盘古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heaven)。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須了解社会文化,因为人是社会的人,人使用的语言必然反映所处社会的特定文化。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必然存在文化差异,翻译是两种语言与文化间的桥梁。我们应该从文化角度去看待翻译,翻译不仅要做到语言意义上的等值,更要做到文化意义上的等值。正如奈达所说:“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来说,双文化能力甚至比双语能力更为重要。”[1]
三.英汉词语翻译中地域文化的差异
社会学家们认为:语言与语境、文化、社会是不可分割的。[2]不同的民族,因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物质环境与生活经历不同,必然存在各自独特的民族个性,使语言富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地域文化的差异对词语翻译具有很大的影响,英国是一个岛国,海洋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极大,因此英语中sea, boat, water等与海洋和航海有关的词语往往被赋予特殊的感情和寓意。如:to feel under the water(感觉不适),all at sea(茫然不知所措),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发图强),to trim your sails(见风使舵);汉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松、竹、梅等植物被赋予特殊的感情和寓意,用以抒情托志、喻事述理,如“松鹤延年”、“胸有成竹”等词语文化气息就很浓。不同的地域文化会对语言的表达方式产生很大影响,比如铺张浪费的表示法在汉语中是“挥金如土”,而在英语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 形容新生事物大量涌现在汉语中常用“雨后春笋”,而在英语中却是spring up like mushroom。文化差异影响着词语的翻译,因此,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必须了解不同民族社会文化体现在语篇中的文化内涵;正确理解词语所包含的文化语义,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在不违背原文表达的基础上再现原文词语的文化意蕴,真正实现不同文化的沟通与移植。
四、英汉词语翻译中风俗习惯的差异
习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不同民族的语言也随着风俗习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日常的打招呼、称谓、道谢、恭维、致歉、告别、打电话等方面处处渗透着这种差异。比如在英语中打招呼常用Hello.How are you? Good morning.或Fine day, isnt it? 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会说“你吃了吗?”“你要去哪儿?”“你要干什么?”在中国文化里这几句客套话并无多深的含义,只不过是礼节性的打招呼。西方人对这几句话却很敏感、很认真。“你要去哪儿?”,“你要干什么去?”在他们看来纯属自己的私事,不能随便打听,除非是亲密的朋友。如果被问到“你吃了吗?”他们则会感到不知所错,甚至以为对方会请他/她去吃饭。又如,得到别人的恭维时,西方人会说“Thank you!”以示接受对方真诚的恭维。这在中国人看来,似乎有点不谦虚、不客气,也显得没有教养,没有礼貌。遇到这种情况,中国人总要谦虚一阵,客气一番,这又会使西方人感到不可思议,如坠云里雾里。
英汉民族对同一动物的感情也是有差别的。例如,两族人民对狗的态度就大不一样。在西方养狗不仅是用来打猎、看家,而且常常是为了做伴,有的人无儿无女,便用狗来代替,人们普遍认为狗是最忠实的朋友。英美人士认为,别人若不善待他的狗,就是不把他当朋友,所以英语中有Love me, love my dog 的说法,相当于汉语的“爱屋及乌”、“爱人及物”。英语语言中还常以狗比人,且多含褒义,如lucky dog(幸运儿);to be top dog(身居要职的人);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都有得意时)。而中国人对狗少有上述情感,养狗的目的多是看家、狩猎,一般人认为狗是卑贱而令人厌恶的动物。因此,以狗喻人的词语几乎都含有贬义,如“狗腿子”、“狗东西”、“狗崽子”、“丧家犬”、“落水狗”、“癞皮狗”、“走狗”、“狗头军师”等等。在翻译中,若不注意这种习俗和情感上的差异,把“丧家犬”译成“a homeless dog”,或把“落水狗”译成“a dog in the water”,不但不能传达汉语的贬义,反而可能引起英美人士的同情和怜悯。所以在翻译这类形象词语时,不应直译,而应意译。
五、结论
英汉民族之间存在着方方面面的文化差别。深入探讨翻译中不同民族文化的异同,不仅能进一步演化翻译标准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而且可以通过对不同语言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促进两种语言的相互影响,相互丰富。
参考文献:
[1] 郭建忠. 文化与翻译[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2] 孙迎春. 外语学科研究[M]. 吉林: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7.
[3] 张梦井. 比较翻译概论[M].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7.
[4] 王秉钦. 文化翻译学[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7.
[5] 谢天振. 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析[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作者简介:孙海霞(1978.3-),女,汉族,硕士研究生,烟台南山学院人文学院外语系,助教,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