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象虹
摘要:针对高职经管类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系统分析,重点从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角度,引入美国全面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全面质量管理循环(PDCA闭环系统)这一先进理念,探讨如何构建顶岗实习的质量保障体系。
关键词:高职;顶岗实习;PDCA;质量保障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中要求高职院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顶岗实习实践教学的模式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提高职业技能和专业实操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高职院校的经管类专业涉及的范围广、就读的学生数量多,专业通常包括会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大部分属于现代服务行业。由于其专业学习的过程性和学习结果的隐含性,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更加需要采用顶岗实习这种全面技能训练的方法。目前,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采用的顶岗实习模式主要有集中式与分散式两种。除少数专业中的少数学生能进行集中型顶岗实习之外,大部分专业的学生只能进行分散型顶岗实习。根据对我院2010届、2011届、2012届经管类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90%的学生采用的是分散型的顶岗实习,即学生按照所学专业的要求和职业岗位群的情况,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可以是单个一对一的联系,也可以是两到三个人联系前往同一个实习企业。本文主要分析分散型顶岗实习的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一、分散型顶岗实习的优势
1.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提升了自主择业、就业的能力
面对目前宏观经济走势低靡,就业形势严峻的现状,鼓励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从最初的挑选实习企业、主动与实习企业接洽、投递实习简历、面试等每个环节的真实演练,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和认识企业,更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积累有效的就业技巧。
2.企业接收实习生压力较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保证实习效果
近年来,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和社会整体就业率较低的影响,许多企业的效益大不如前,实习单位的接纳能力有限,对于接纳大规模的集体实习生颇感压力巨大。即使企业接纳了集中实习的大量毕业生,往往也只是从事一些简单、重复的流水线工作,本专业要求学生提高的職业技能难以得到良好的锻炼。而分散型顶岗实习刚好能缓解企业接纳大量实习生的压力,学生在进入企业以后,企业有能力安排学生到一些专业相对比较对口的岗位上进行实习,也能指派一些有经验的师傅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从而保证了实习效果,确保了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
3.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角色的转变
目前,大部分学生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在家依靠父母,在学校依靠老师和同学,很多学生表现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缺乏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组织协调的能力也比较欠缺。而分散型顶岗实习少了校内指导老师的全程陪同,少了同学的陪伴帮助,使得学生必须独立地面对实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迫使他们只有不断学习和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处事能力,才有可能顺利地完成顶岗实习,进而达到通过实习提升职业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分散型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然而,也不得不正视分散型顶岗实习过程中暴露出的许多问题,根据对学院经管类毕业生的调查了解,这些问题削弱了实习的效果,是构建分散型实习质量保证体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
1.分散型顶岗实习的专业对口性存在一定问题
顶岗实习是全面检验学生对所学专业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对于顶岗实习的专业对口性是有一定要求的。但部分学生在自主选择顶岗实习单位时,没有把专业是否对口摆在首要位置,而更多考虑的是实习的地点、工作的环境和工资待遇等,因此,对于全面考查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带来一定的阻碍。
2.学生实习的心态问题
学生要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实现由学生到企业准员工的转变,常常会面临心理不适应、人际关系不适应、身体不适应、实习态度不端正等问题。有些学生把顶岗实习与就业挂钩,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对实习单位条件要求过高,急功近利,稍有挫折,就会找各种理由离开实习单位。部分学生对角色的转换缺乏基本的应变能力,工作中出现些许波折,就频繁要求换岗调岗,拒绝正常的工作任务甚至要求中断实习,给用人单位造成了不良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院与企业的合作关系。
3.企业导师指导能力有限,实习质量难以保障
由于学生自主选择的实习企业良莠不齐,在一些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管理水平不高、生产能力有限的企业,实习的企业导师,自身能力有限,在实际的指导过程中难免有各种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实习的质量。
4.实习地点相对分散,导致学校的监管难以到位
根据我们此前的调查了解,学生实习的单位分散在泛珠三角的长沙、湘潭、广州、深圳、惠州等地。校内指导老师无法长期派驻在企业,因此,更多采用的是不定期前往实习地点检查以及远程指导,如果指导老师工作责任心不强、远程指导不及时,那么校内指导就将形同虚设,无法起到真正的监督指导作用。
5.学生实习的考核体系不健全,难以达到良好的考核监督作用
目前对于分散实习的考核基本采取的是所在实习单位给出实习考核鉴定、学院指派的指导老师给出考核评价鉴定,综合两者成绩最终得到学生综合评价成绩。由于实习企业的分散性,学院和企业的联系有限,难以保证企业评价的有效性;而校内指导老师不可能长期跟随学生,考核评价也难以确保中肯和全面。因此,这种考核评价方式也难以达到良好的评价监督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经管类专业的顶岗实习具有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管理主体多元化等特点,普遍存在着指导与监管难以到位、顶岗实习达不到预期效果等突出问题。因此,严格控制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实习质量保证保障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三、基于PDCA的分散型顶岗实习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笔者提出的基于PDCA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是引入了美国全面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全面质量管理循环这一先进理念,即通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改进(ACTION)四个阶段,将实习管理各阶段的工作具体化、过程化、标准化、原则化,为提高实习质量创造有利的管理条件。
顶岗实习是由学校、企业、学生、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要素构成的合作系统。在顶岗实习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通过系统管理和过程控制的方法,引入PDCA循环系统来保证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结合整个顶岗实习的工作过程,形成完善PDCA循环系统的顶岗实习质量保障体系流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制定周详的顶岗实习计划,全面做好各项实习前的准备(Plan)
制定周详的顶岗实习计划,确定目标,做好各项准备,是PDCA循环的启动阶段。
(1)制度层面的准备:为了保证顶岗实习各个环节的工作开展都能够有据可循,首先必须制定出一套完备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必须涵盖实习的每一个环节,其中包括顶岗实习管理办法、顶岗实习指导书、顶岗实习考核评价办法、顶岗实习指导老师工作手册。通过这些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学系部、校内指导老师和企业导师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
(2)组织层面的准备:作为组织开展学生顶岗实习的系部,在学生开展顶岗实习之前,必须做好相应的组织准备的工作,包括成立系部顶岗实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实习动员大会、统一安排校内指导老师、发放顶岗实习相关材料,并由校内指导老师就实习的目的和任务、实习的纪律要求以及实习的注意事项进行认真、细致地讲解安排,确保每一位学生对顶岗实习的具体环节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为保证实习的质量,每位指导老师指导的学生数量以15人左右为宜。
(3)实习计划层面的准备:各个专业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针对各个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制定出与行业对接、与企业对接的切实可行的顶岗实习计划。因此,在制定实习计划之前,各教研室还要开展一些面向用人单位的调研,把用人单位的要求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顶岗实习。
(4)协议准备:由于经管类专业的实习生采用分散型顶岗实习的方式较多,因此,首先指導老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企业以及岗位开展顶岗实习,必要时帮助学生对实习单位的选择进行把关。实习单位联系好之后,要求学生提交相关的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的申请表和实习协议后,方可离开学校。
(5)心理层面的准备:顶岗实习是学生迈出校门与社会零距离对接的初次尝试,因此,要想达到预期的实习目的,除了要让学生全面了解顶岗实习各个环节需要做的工作,需要达到的要求,更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好心理层面的准备工作。例如,如何正确认识企业、如何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面对困难时如何正确地应对等等。这些心理疏导方面的工作主要依靠校内指导老师来专门辅导,当然也可以邀请校内的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学生在实习前开展专业的就业心理咨询讲座。
2.严格实施顶岗实习计划,全程介入过程监控和管理(Do)
按照预先制定的实习计划,在实施的基础上,努力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是PDCA循环的实施阶段。
(1)搭建网络管理交流平台。目前我们身处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交流互通的方式多种多样,校内指导老师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络搭建起与实习学生实时交流指导的平台,充分利用QQ群、微信、电子邮件、世界大学城空间、电话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专业、生活、处事等各方面的问题,掌握学生实习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
(2)确保常规巡查不走过场。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仅仅依靠网络交流实现全面的监控和指导是不太现实的,因此,确保每位指导老师做好每月一次的现场巡查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现场巡查,指导老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实习工作开展的情况;通过与实习企业领导和导师的交流,可以了解我们在实习管理过程中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工作质量提供依据。
3.构建“计分卡”式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检查与反馈(Check)
引入组织实施战略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的概念,全面构建双元评价主体,校企共同评价的一套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是确保整个顶岗实习的质量和效果得到真实实现的重要手段,更是不断改进提高实习管理、实习质量的重要依据。
(1)指标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高职院校指标。实习准备:包括参与学校组织的实习动员与学习活动,了解实习目的、要求、注意事项等,引导学生做好实习前的各项准备。实习岗位:主要是考虑岗位与专业所学的契合度,意在鼓励学生对口实习,保证顶岗实习的初衷与效果。实习答辩:由于分散顶岗实习中老师指导弱化,且企业间的差别大,实习答辩可以分享学生的实习经验,也可以讨论解答学生在实习中碰到的问题与疑惑,还利于学校了解学生顶岗实习情况,改进以后的实习管理和教学工作,意在引导学生勤于思考、记录、分析与总结。
校企共同指标。职业素养: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实习管理工作视频会议上指出:“要丰富学生实习内容,把提高学生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等人文素养融入实习全过程”,而且许多用人单位也十分看重职业素养,因此,考核学生的实习情况,不单单是考核他们的职业技能,还要考核他们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提升职业技能是顶岗实习的最直接目的,由于实习岗位不同,岗位要求高低不同,因此,我们将考虑岗位胜任能力、工作质量与学习提升能力三项,意在引导学生挑战一些熟悉的相关岗位。实习报告:主要包括实习日志与实习总结两个项目。由于这是对学生实习过程的全面记录与总结,是学校要了解的,也是企业指导老师才能监督的,因此,将其设计为共同目标,意在引导学生勤于学习与思考,真实、客观地反映实习情况。
基于此,高职院校的考核指标有6大项、14小项,而企业的考核指标为3大项、10小项。
(2)计分卡的构建。 根据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分工与侧重不同,将两个考核主体的计分卡设计如下:
表1 顶岗实习企业评价表
表2 顶岗实习学校评价表
为了保证实习考核评价的严谨性,还需要对实习考核评价过程进行严谨的设计,加强学校指导老师与企业的联系和对学生的指导等,方可保证考核落到实处。
4.加强考核结果的分析处理,提高顶岗实习管理工作质量,带动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在基于PDCA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中,加强对顶岗实习考核结果的分析处理,持续提升实习质量,进而促使各项人才培养工作的不断改进,是此循环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体现量变到质变的重要阶段。为此,我们建立了对考核结果的分析制度,通过具体细致地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据此对顶岗实习的相应环节进行优化重组,并应用到下一届的顶岗实习管理过程中,不断提高实习管理的质量,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表3 考核结果分析表
通过循环分析总结实习考核的结果,能够及时查找实习管理过程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使教学、实习的各个环节的工作都满足科学性和适用性的要求,促使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引入基于PDCA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实习管理模式有了良性循环,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也逐步提高,2013年本校经济贸易系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参加湖南省的职业技能比赛,成績位居全省同类专业第六名。
基于PDCA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将实习过程的计划、执行、检查和行动有机地循环联系起来,使管理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模式,使实习管理的过程实现了阶梯式的提高。此模式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提升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渠道,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龚江南.高职分散型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J].
职教通训,2012,(3):49-51.
[2] 阮海.基于PDCA的高职高专实训教学探讨[J].企业科技
与发展,2012,(15):145-147.
[3] 成志湘.2+1学制下基于PDCA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研究
——以贵州商专旅游系为例[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
校学报,2012,(6):54-55.
[4] 龚江南.分散型顶岗实习质量监控体系研究[J].当代职
业教育,2012,(2):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