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春峰
【摘要】现阶段职业教育对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是为了顺应时代发展,另一方面是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研究通过理实一体化的职业课程,针对一堂课设计出来的包含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教学过程设计研究。
【关键词】信息化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基金项目】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项目资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242-02 职业学校的信息化教学环境越来越引人注目,由此,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如何设计自己的信息化课堂,成了重要的事情,本人用自己的案例阐述了如何让自己的课堂具有信息化教学的特点,以及在设计过程中产生的几点思考。
一、为什么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技术?
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在人们的思想中似乎根深蒂固,但是“存在的不一定合理”,“以不变应万变”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对。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基本上都采用PPT作为多媒体教学课件,里面多放点图片和视频,就算是交代过去了,而且所使用的图片和视频多数是从互联网上搜索出来的,或许这种方式能收到一定效果。但不是每个课堂的教学内容都能从网络搜集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资源。而且搜集来的资源也不是完全针对职业教育设计的,使用起来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所以,很多教育方面的领导、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开始转变思想引领大家开始学习信息化教学。我也在这个先进的潮流中不断地学习、思考、摸索、前行。
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技术?
教学信息化运用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真正做到课堂教学信息化,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设计和制作软件,也不是短时期内能够完成的。也不是每个学校的每门课程都能满足需要的。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可以达到这样的目标。在现在的这样一个过渡阶段,作为一名任课老师,我们应该如何才能跟上时代,解决信息化教学中的简单问题呢?其实,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软件,比如Flash、Auhorware等软件来制作课堂中使用的小课件,而且是完全针对自己的课程和课堂教学需要而作,具有极大的实用性,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哪些环节可以应用信息化技术?
在没有完整的信息化教学软件来支撑我们的课堂情况下,我们一线教师应该如何进行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呢?我以自己的课堂设计为例提出一些简单的做法。
1.课前准备信息化
课前准备不只包含教师的准备工作,还可以把学生的准备工作纳入进来。在前一堂课结束时,利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向学生布置后一堂课需要准备的内容。如果课堂上没有多余的时间布置这类任务,教师可以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等方式来进行任务布置。我讲授的课程是《自动扶梯运行管理与维保》,在讲述课程中的“梯级的拆装与维保”这一任务之前,给学生布置课余任务,让他们每人从网上搜集一个与梯级相关的事故案例,可以是文档、视频或其它格式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将要学习的任务有多么的重要。让他们对教学内容产生责任意识和认真的态度。自动扶梯属于特种设备,在进行相关工作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问题。让学生搜集案例的另一目的是让学生提前意识到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对于教师来说,课前应该准备哪些信息化媒体呢?我是这么做的。首先在互联网上搜集到一些和梯级相关的图片和事故的视频,但是搜集不到拆装梯级过程的视频,如果自己拍摄的视频,光线和位置都有限,拍摄不到清晰的视频。根据本门课程的特殊性,即自动扶梯和直梯一样,都属于特种设备。在拆装和维保任何结构部位时,均要特别注意安全事项和工作流程。如何让学生能够清楚地学习和牢固地掌握维保工作流程和基本知识呢?既然自动扶梯属于特种设备,有特定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在进行此次任务之前,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和梯级相关的国家标准规定和行业规范。如果单纯把国家标准的文本拿来让学生来参考,会因为很多原因导致学生对国标理解不到位,甚至找不到哪个数据所指的区域是什么。为了解决学生不能完整理解国标的问题,我把国标的条款和梯级的图片有机结合起来,用Authorware软件制作了一个图文结合的小课件,当学生把鼠标放在梯级图片的某个结构时,会相应地出现与这个结构相关的国标条款,这样学生就能真正理解国标的条款所规定的含义。为了验证每个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国标的相关要求,我還利用Authorware软件制作了一个测试题课件,可以自动得出成绩,立刻就知道学生的掌握情况。
鉴于自动扶梯的特殊性,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要让学生熟悉和掌握梯级的拆卸和安装过程。于是我利用Flash软件制作一个小型的FLASH课件,展示扶梯的拆卸和安装的过程,让学生看得清楚明白。为了验证哪些学生真正学会了拆装过程,我还利用Authorware软件针对本堂课制作了一个和拆装工序有关的选择题,可以通过每个学生的答案来判断哪些学生真正掌握了拆装的过程,掌握好了才能进行扶梯梯级的拆卸和安装,这首先是为了保证学生自身安全,其次是他人安全和设备安全。还利用Authorware软件制作了自我评价课件,每个学生做完以后,均可立即显示成绩,给学生及时地反馈。
2.课堂教学过程信息化
教师结合学生提供的案例和自己搜集的资料安排教学过程。我安排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案例→学习相关国标规定→学习拆装过程→测试拆装过程→分组拆装、观看→讨论工作流程和记录单→自我评价→教师总结”这几个环节。
首先让学生利用电脑或IPAD在投影幕上展示他们在课余时间搜集到的扶梯的案例视频或图片,大家一起讨论,研究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原因,进而产生学习的主动需求,在课堂上就能产生认真的学习态度,调动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
鉴于学习载体的特殊性,在学生真正拆装设备之前首先要掌握和梯级相关的国标规定,同样利用电脑里的教师自制的小课件,动动鼠标就能详细地观察到设备的结构部位及其对应的国标要求。
学生掌握了和梯级相关的国家标准的规定,就可以通过观察flash课件,学习梯级的拆卸和安装流程。
通过测试课件测试每个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梯级的拆卸和安装过程。
接下来就分组拆装、观看环节。因为只有一台教学扶梯设备,全班有40名学生,同时只能有2-6人操作设备,所以我把全班分成2组,从掌握流程测试中得分比较高的学生中间抽出一组6人的操作组,负责操作真实设备,组中每人均有自己的职责分工,他们每个人的角色分别为:2名维保工,1名安全员,1名记录员,1名拍摄员,1名指导员。其余同学为观察组,观察组负责在学习区的投影幕前观察操作组的实时传送录像。为了让操作组的实际情况实时地传送给观察组的学生,我利用IPAD设备和数据线,一边拍摄操作组的操作情况,同时通过数据线可以把拍摄到影像实时传送给屏幕显示出来,这样可以让观察组的学生观察真实的同步的学生操作。观察组的学生除了认真观看屏幕上的实时录像以外,还会填写维保工作记录单,判断操作组的学生在拆卸或安装梯级过程中有没有不符合规范的步骤和做法,如果有,就提出改进建议。
维保过程结束后,操作组同学回到屏幕前,与观察组的学生一起进行下一步工作。每个观察组的学生均写了维保流程记录单,选择几份有代表性的记录单,用IPAD拍成照片,接上数据线,直接投影到屏幕上。让这几个记录单的记录着把它们在屏幕上展示出来,解释为什么提出这样的建议,供大家讨论,这样可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从观察组中再抽取6人组成一个操作组,重复以上的步骤,保证每个同学都有动手操作和提出建议的机会。
当每个学生均得到了动手操作的机会后,可以进行自我评价环节。利用我制作的随机出题课件,给每个学生随机抽取10道题,让学生解答,等学生把抽到的10道题都完成后,课件将自动给出分数。
老师把每个学生的分数统计出来,投影到屏幕上,对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学生出错比较多的地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对本次任务的各个方面进行总结,提纲挈领。
面对生机蓬勃但尚不完善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我们一线教师能做的不只是等待,更应该主动学习一些简单的软件,制作一些课堂上需要的学习课件和评价课件,变被动为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