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2014-05-30 00:13陈颖徐星
学理论·上 2014年7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思想大学生

陈颖 徐星

摘 要:理想信念是关乎国家、政党、个人发展的方向性和根本性问题。当今时代,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影响日益加深,“90后”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特点。加强“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既是大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的精神支撑,更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之源,需以新的时代境遇为基础,以“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为依据,从中探寻理想信念教育的创新方法和有效对策。

关键词:“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时代境遇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標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9-0169-03

理想信念是关乎国家、政党、个人发展的方向性和根本性问题。习近平同志在与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1]坚定的理想信念,既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支撑,更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之源。当今时代,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影响日益加深,“90后”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特点。加强“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需以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时代境遇为基础,以“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为依据,从中探寻理想信念教育的创新方法和有效对策。

一、“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境遇

理想信念指向未来,但其形成和确立离不开当下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当今中国,既置身于全球化和信息化席卷世界的浪潮之中,又经历着改革步入攻坚阶段、经济社会转型加速、社会矛盾集中凸显的特殊阶段。在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大舞台上,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思想观念多元多样多变,构成了“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新的时代境遇。

(一)全球化:意识形态竞争加剧

随着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逐步跻身于世界舞台的中央,我们在收获巨大红利的同时,也日益感受着并深刻认识到随之而来的严峻挑战。经济上,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明显升温,我国作为后发国家在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比较中将在较长时期处于相对弱势,经济发展的国际压力加大,说明和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难度也在加大。政治上,一些西方国家仍然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老框框内,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我国发展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际安全环境。文化上,西方国家凭借经济文化的比较优势,对我进行着“静悄悄的思想文化输出”,西方的文化理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正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攻城略地。西方国家从未因冷战结束而刀枪入库,对我施压促变的一贯立场没有根本改变,“意识形态终结”只是某些人一厢情愿的天真。借全球化之手,西方敌对势力正在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对我进行侵蚀渗透,企图在意识形态领域混淆视听,抢占地盘。“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将长期面临意识形态争夺加剧的斗争态势。

(二)市场化:功利主义影响加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市场力量在中国社会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市场经济以其特定的运行机制,在展现配置资源和释放活力等独特优势的同时,也在对人们的精神世界施加着解构和建构并存的复杂作用。与计划经济不同,市场活动的目的在于追求利益最大化,遵循等价交换、市场竞争、效率至上等原则,最大限度地强化了人们对物质利益、个人利益、短期利益的功利主义诉求。这种功利主义诉求不仅影响着经济领域,更是随着看不见的市场之手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经济活动逐渐成为社会活动的中心,利益逐渐成为统领人们思想的核心要素,金钱和财富、物质和享乐逐渐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目标,甚至出现“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的怪论,出现崇高被嘲弄、美德被调侃的怪相。在“放逐精神、削平价值、远离崇高”的功利主义氛围中,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必然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三)信息化:网络传播挑战增多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网络传播已经成为大众尤其是青年群体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和交往途径。网络传播具有即时性、海量性、互动性、隐蔽性等突出特点,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激活了人们的参与热情,也促使有关公共话题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发生着深刻变化。与此同时,网络传播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尤其是网络信息选择的多样性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在相当程度上冲击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力和控制力,弱化了大众尤其是青年群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而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的扁平化、虚拟化、娱乐化则不断挤压着严肃、深刻、崇高话题的生存空间,有意无意地解构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体系。更为严峻的是,由于网络强大的影响和渗透功能,为各种势力的意识形态传播提供了新的技术条件,通过网络进行渗透破坏已经成为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攻击颠覆的最隐蔽、最有效、最廉价的方式。而目前我们对这些渗透破坏的甄别和防御能力还相当有限,信息化条件下理想信念教育的难度不容低估。

二、新时代境遇中“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每一代人都是被所处时代塑造的,虽然任何简单的代际标签都难以精准描述一代人的形态,但特定的时代和特殊的历史环境还是会赋予一代人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精神风貌。“90后”大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成长于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对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时代氛围有着直接而现实的感受,他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都打上了当今时代的深刻烙印,凸显出具有矛盾性的思想特点。基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时代境遇,全面准确地把握“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是增强理想信念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基本依据。

(一)积极进步,健康向上,但思想认识偏差大量存在

从整体上看,“90后”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积极进步、健康向上的。他们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十分关心,认识到个人进步与国家发展是紧密联系的。作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知识群体,绝大多数学生初步形成了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的价值观,普遍具备了一定的是非判断和正误取舍能力,在涉及国家和民族利益等大是大非问题上能够做出比较正确的判断。某项针对“90后”大学生的调查显示,67.9%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信仰”,80.8%的人认为“报效国家是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75%的人认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57.2%的人认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比个人的生命还重要”[2]。“90后”大学生在民族大义、国家利益、社会公益等方面的积极共识和自觉行动,应该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但“90后”大学生毕竟年纪轻,阅历浅,经验少,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面对一些现实问题时容易出现摇摆和偏差,思想信仰的稳定性不够,对一些社会思潮辨别不清,对一些不良信息的危害认识不足,缺乏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思想认识偏差大量存在,影响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和纯洁性。

(二)奋发进取,渴望成功,但务实甚至功利趋向突出

“90后”大学生普遍具有奋发进取的人生理想和事业追求,展现出朝气蓬勃、富有梦想的精神气质,表现出充实历练自我、追求成才成功的强烈愿望,渴望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成就不凡事业,实现人生价值。但“90后”大学生成长于崇尚科技理性、崇尚效益效率、崇尚真金白银的时代,置身于巨大的学业和职业竞争压力之下,理想追求和价值取向呈现出比较务实甚至功利主义的思想特征。比如在学习态度上,对考试分数和资格证书的追求往往超过了学习本身;在学业取向上,更加重视自我技能发展,比较忽视基础理论学习;在交往观念上,重视功利性交往,轻视道义性交往;在职业评价上,重视职业待遇,忽视职业的人生价值体现;在物质和精神的追求上,更加注重物质利益的获取;在对待奉献和索取的态度上,比较倾向对等待遇的奉献;在处理社会和个人的关系上,讲求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并重;在权利与义务的权衡上,重视权利的享有而忽视义务的履行等等。

(三)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但理性思辨能力普遍欠缺

相对于祖辈、父辈的视野局限、信息凝固和对现代网络技术的生疏,“90后”大学生成长于开放的国际化教育环境之中,自由穿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在信息获取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时代优势,视野的开放程度和思维的活跃程度前所未有。他们十分注重借助多学科、宽领域的知识涉猎和信息获取来提升综合素质,开始摆脱僵化和单一的思维模式,善于从多视角、多层面、多领域去认识和思考问题。针对各种热点难点问题,他们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大胆发表自己的主张。但与此同时,理性思辨能力的普遍欠缺,则成为影响“90后”大学生思想成长的瓶颈。有的大学生在网络信息的高度图像化面前越来越习惯于形象思维,不知不觉地忽视甚至放弃了追问本质的抽象逻辑思维,对各种信息来不及理性思考和选择就予以吸收和接受,影响了思维向深度发展。有的大学生由于轻视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不能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不能理性思辨地看待各种社会思潮和文化观念,以致“观点博而不真、思想杂而不纯、思维活而不辨”。有的大学生在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习惯于跟着感觉走,往往“一根筋”,容易“钻牛角尖”。还有的大学生喜欢以家庭和个人利益得失来评说社会现象,不能冷静客观地看待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容易陷入误区,走了不少弯路。

(四)崇尚自主,追求平等,但合作意识、奋斗精神不足

市场经济基于平等主体之间的自主平等交换,也因此深刻塑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成长的“90后”大学生自主平等的精神气质。不同于祖辈、父辈在训导和说教下按部就班成长的人生经历,“90后”大学生基于在信息获取上的优势而实现了个性化和跨越式发展,在精神上迅速与祖辈、父辈平起平坐,甚至备感优越,表现出不迷信权威、崇尚自我、充满自信、彰显个性、追求平等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对人对事的看法不再千篇一律,表达自我观点的欲望空前强烈,更愿意相信通过自己观察和思考所得出的结论,对与己有关的公共事务有强烈的平等参与愿望,對说教与约束容易产生冷漠、抵制和逆反情绪。然而,“90后”大学生在自主平等意识增强的同时,往往由于过分关注自我而导致合作意识和奋斗精神明显不足。有的大学生过于关心个人利益,不懂谦让,不能隐忍,不会互相欣赏,缺乏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基本能力,一旦自己的某些诉求得不到认可和满足,就会感到个人利益受到威胁,容易走极端。有的大学生缺少坚韧意志和奋斗精神,缺少靠自己创造未来的勇气,渴望“现世安稳”,幻想不经过奋斗就享受好生活,面对挫折的承受力、面对困苦的耐受力、面对目标的执着力、面对选择的决断力等等,都明显欠缺。

三、“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四个结合”

近年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变迁和技术进步,新问题、新挑战不断涌现,理想信念教育往往表现出“学生已经过河,我们还在河边摸石子”的滞后性。因此,以新的时代境遇为基础,以“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为依据,从教育理念、方式方法、技术手段等方面积极回应挑战,就成为加强“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迫切要求。

(一)坚持理论武装与方法引导相结合

搞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首要工作就是用科学理论武装学生头脑。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从来就不是教义,而是方法;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得到“90后”大学生的认同,其根本在于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解释和解决中国改革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为学生的思想和实践提供科学理论的方法指导。实事求是地说,西方意识形态的干扰和冲击,中国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客观上加大了理论说服和掌握学生的难度,加大了理论武装和方法引导的难度,而这恰恰为教育者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履行职责、施展才能创造了实践空间。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就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切实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提升和改善教育技巧和艺术,打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知识讲授、例证说明、政策诠释的传统模式,积极采用案例式、研讨式、辩论式、开放式等教学方法,正面回答学生普遍关心和疑惑的问题,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实现理论武装与方法引导的有效结合。

(二)坚持价值引领与自主建构相结合

理想信念人皆有之,但有正确与错误、清晰与模糊、坚定与犹疑之分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正确的,消除错误的,澄清模糊的,升华感性的,夯实薄弱的,坚定犹疑的,从而引导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清晰、坚定的理想信念。达成这一目标,在实践中要经历一个复杂、曲折、长期的过程,既需要教育者坚持不懈地进行价值引领,也需要大学生积极自觉地进行自主建构,是两者相辅相成的有机结合。对置身于多元社会环境、经验阅历尚不丰富、三观尚在形成之中的大学生而言,及时明确的价值引领至关重要,尤其是困惑迷茫之际的点拨和启迪更为关键。但理想信念要最终内化为个体精神结构和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外在的灌输和引领还必须经过个体的自主选择和建构才可能达成。对自我意识鲜明的“90后”大学生而言,尊重其主体性,给予其充分的价值选择和自主建构空间,对其理想信念的最终确立尤为重要。因此,我们的理想信念教育,既要在多元中坚持价值引领,又要在宽容中尊重自主建构,通过培养审慎的价值选择和理性的判断能力来坚定理想信念。

(三)坚持理念原则与具体标准相结合

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须把抽象的理念原则转化为立身做人的具体标准,使理想信念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指南。过去我们理想信念教育中有一种懒惰的做法,就是大理大讲,大话大说,从书本上搬下来,从文章中套下来。那些多年不变的大话套话让学生可望而不可即,理念原则完全正确,就是不知从何做起。久而久之,在一些学生中形成一种错误认识,似乎坚定理想信念是某种高不可攀的人生境界,對普通人而言,作为理念原则讲讲可以,作为具体标准离得远更做不到,甚至对理想信念教育产生厌烦和抵触。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去除强加在理想信念头上的伪饰和光环,把理想信念化解为与每个学生成长进步息息相关的基本道理,转变成教育学生如何求学、如何做人、如何立身、如何生活的具体标准,变成学生乐于接受并自觉践行的人生追求。

(四)坚持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

“90后”大学生与网络有着不可割舍的天然联系,“知识都在网络上,思想都在博客上,朋友都在QQ上,情感都在短信上”成为“网络一代”的典型生活写照。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与网络的迅猛发展态势相比,目前很多高校在思维方式、管理模式和教育形式等方面表现比较滞后,应对比较被动,网络思想阵地空虚薄弱,网络信息舆情引导力严重不足。因此,深入研究网络传播特点和“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将传统教育内容与现代网络手段科学有效地结合,就成为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新的生长点。在教育理念上,要正视网络教育的先进性和便捷性,变堵为疏,增强介入网络时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育内容上,要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多学科教育资源,组织教师形成合力,积极开展师生网上思想交流;在教育形式上,要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新兴的网络手段,开启理想信念教育“键对键”、“点对点”、“心对心”的网络平台,如构筑基于博客的网络虚拟教室,组成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QQ群组,通过微博建立师生“双向关注”沟通模式,利用校园手机报与学生进行即时、多维、便捷的思想互动等等,增强现实生活与虚拟空间的结合,掌握网络思想阵地的主导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J].人民日报,2013-05-05(2).

[2]梅萍.“90后”大学生人生信仰的总体态势与因素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0).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