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视域下的新农村建设

2014-05-30 20:32兰苑王卫红
学理论·上 2014年7期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民俗文化传承

兰苑 王卫红

摘 要: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精神能量。民俗文化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依附于人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正确认识民俗文化的优秀价值和重要作用,充分发掘民俗文化在农村文化中的精髓,继承与发展民俗文化,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的稳步进行。

关键词:传承;发展;民俗文化;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9-0140-02

一、民俗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1.民俗文化的内涵

著名的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认为“民俗文化是广大群众在长期社会生活中所创造、继承和发展而成的民族文化”。简要地说,民俗文化就是民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惯的总称,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文化。

民俗文化有着很深的内涵,其涵括的范围很广。根据钟敬文先生的观点得知,民俗文化大体上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

物质文化是由人类的衣食住行和工艺制作等物化形式,以及主题在物化过程中的文化传承活动所构成。例如,民居形式、服饰传统、农耕方式等,都是物质文化的内容。

社会组织是指人类社会集团中氏族、家族、宗族、村落、乡镇、市镇,以及各种民间组织的总称。当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某种特定的方式固定下来,作为维护民间人际关系的纽带时,便成为了民俗文化。

意识形态是在物质文化和社会组织的基础上形成的精神文化,涉及宗教、伦理、礼仪和艺术等。

口头语言是人际关系的媒介,是文化的载体,是一种特殊的符号民俗。

2.民俗文化的特征

民俗文化的特征是从民俗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民俗学的专家对于民俗文化的特征描述有所不同,但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几大特征:

地域性。地域性是指民俗文化的存在方式,是指民俗文化是某一个地域的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化,是一种具有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存在于区域之内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具有普遍意义和典型意义,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集体性。集体性是指民俗文化是集体或群体所共有,在共同的民俗文化圈中,人们所表现出共同的文化指向、愿望、意识和心理特征等。民俗文化的集体性还体现在它是由集体创造、集体享用、集体保存和传承的文化。

传统性。传统性是指民俗文化是经过很长时间的地域的融合而形成的,是被人们普遍接受和传承的,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轻易不会发生改变。民俗文化的特色正是通过这种稳定性与传统性表现出来的。

动态性。一般情况而言,在社会不太发达的时代,民俗文化确实具有很大的稳定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俗文化在时空中传承、扩大和演进时,也避免不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甚至消亡等现象。因此,民俗文化具有与其稳定性相联系的一种动态性。

二、民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民俗文化在丰富新农村文化建设、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维护新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1.推动农村文化建设

民俗文化产生于本土,反映了一个地区文化发展的历史,特别富有活力和渗透力。民俗文化还适合农民群众认知的方式和审美的习惯,会让农民群众在接触的过程中有一种亲切感。因此,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除去主流文化的重要影响之外,民俗文化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民俗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农村文化的主要形式。民俗文化是根植于农民群众的,是农村群体所创造的,因此,民俗文化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农村文化信息,真实地反映了农村群众的生产及生活的实践。民俗文化能够极大地丰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使得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断得到创新,并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民俗文化具有传统性及动态性的特点,因此,其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还起着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作用。民俗文化在无形中填补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空白。新农村文化建设正是以民俗文化为基础的创新建设,民俗文化充分发挥了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经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决定了文化的发展方向,而文化的发展也规范着经济发展的方向,促使着它的发展。民俗文化的发展需要经济基础,它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产生与发展的。同时,它又反作用于經济基础,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农村的民俗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保护、开发和利用好民俗文化资源,把本土的民俗文化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农村民俗文化产业,可以开创新农村建设新的经济增长点。

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有效开发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培育文化产业,并且把市场机制引入民俗文化产业,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把民俗文化建设与发展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民俗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从而转变为经济优势,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有利于农村社会稳定

民俗文化是一种社会整合力量,这种力量可以为社会转型提供认同的基础,从而可以减少、避免社会转型带来的风险、震荡以及不确定性。因此,民俗文化对群体乃至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社会发展与社会稳定起着整合与促进作用。

民俗文化具有维系功能,即其作为一种传承的文化,被后代不断地继承与发展,由此而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从而维系了社会生活的相对稳定。

民俗文化还具有规范族群行为模式的能力,可以使一些行为方式成为一种群体的模式,使生活在同一农村风俗文化区域的人们的社会生活保持和平稳定和正常有序,从而使整个社会生活有规则地进行。因此,民俗文化对整个农村社会群体的稳定、农村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有着很大的约束和规范作用。

民俗文化能为进一步深化農村各项体制改革,促进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为新农村建设营造和谐、团结的社会氛围。

三、传承与发展农村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足

一些农村的基层领导干部文化意识比较薄弱,在思想上认识不到民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对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有着积极的影响。除此之外,一些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内涵没有准确的把握,往往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一味地只是强抓经济的发展,进而忽视了民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2.政府政策、资金投入不够

在发展农村民俗文化上,有利于民俗文化发展的相关政策不配套、不完善,甚至有的不明确。而且,无论是民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是提供经营管理人才方面,政府投入的资金都远远不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俗文化的发展。

3.民俗文化人才的缺失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文化方式层出不穷,导致了人们对于民俗文化的冷落,人们不再重视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得民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乏力,而后继的民俗文化接班人不足,最终使得民俗文化的传承青黄不接,出现了断层现象。

四、采取积极的措施发展民俗文化,促进新农村建设

1.强化民俗文化意识

首先是基层领导干部要强化自身的民俗文化意识,深刻认识民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其次是培养农民群体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农民群体应该意识到,民俗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服务于农民群众的,而农民又是民俗文化的主要承载者。因此,无论是基层领导干部还是农民群众都必须强化自身的民俗文化意识,认识到民俗文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2.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在当前发展的形势下,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成为了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一项惠及后代的历史工程。如果保护民俗文化方面的立法不足、体制不健全、机制不顺畅,必然会影响民俗文化健康、持续发展。因此,要保证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持久规范。这就需要加快健全民俗文化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一系列民俗文化保护政策。

政府还要大力加强并且完善对于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资金扶持政策。尽量完善在税收、土地、政府补贴、社会融资及建立多元投入机制等方面的配套政策。

3.重视民俗文化人才的培养与发掘

农民既是民俗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民俗文化的继承者,更是民俗文化发展的主角。因此,培养与发掘更多的本土民俗文化人才,带动广大农民群众重新认识与喜好当地的民俗文化,从而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4.发展民俗文化产业

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利用民俗文化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以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可以在农村中发展民俗旅游,在促进农村的文化建设的同时还促进新农村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可以开发一些品质高的民俗文化产品,树立品牌的形象,以产品来引领市场。因此,把民俗文化融合到市场经济中去,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创造经济利益,从而有效地促进新农村的发展。

5.转变观念,创新民俗文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的民俗文化已经与现今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冲突,所以,传统的民俗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需要我们转变观念,要不断地挖掘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不断地赋予这种传统文化新的时代价值,把新的观念融入到民俗文化中去,在创新中传承与发展民俗文化。只有这样,民俗文化才能长盛不衰,被广泛传播。

由上分析可知,民俗文化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只有传承、发展与保护民俗文化,才能真正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钟敬文.钟敬文谈中国民俗[M].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

[3]王海音.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J].百家论坛:戏文,2007(4).

[4]曾维亮.新农村建设与民俗文化保护关系探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9(6).

[5]赵秀忠.弘扬民俗文化促进新农村建设[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1).

[6]周美玲.民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及其运用[J].新农村,2011(9).

猜你喜欢
新农村建设民俗文化传承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关于对徐州市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