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有企业职工子女就业问题的思考

2014-05-30 20:02:56赵建华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就业问题国有企业

赵建华

摘 要:就业难是困扰当今社会的一大难题,作为国有企业无论是出于照顾企业职工子女的角度还是承担社会责任的角度,一直在按照国家“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的就业方针,努力解决好职工子女的就业问题,最近某油田企业职工子女就业问题闹得满城风雨,由此事件引发诸多思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职工子女;就业问题

一、国家就业政策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就业工作的基本方针为: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是指劳动者通过院校、网络、人才市场等场所,经参加招聘、双选或自荐等形式寻求职业,自主择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动力市场规律办事的具体体现,我国宪法明确赋予了劳动者个人就业的权利、择业的自由和市场就业的主体地位。市场调节就业是指以市场机制为平台,来发挥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调节手段,实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双向选择,主要目标是实现企业自主用人,劳动者自主就业,双向选择,合理流动。政府促进就业是指政府通过宏观经济与就业协调发展,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和就业服务,发展经济,采取措施拓展就业领域,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增加就业岗位,帮助劳动者实现就业,促进企业合理用人。

建国以来,国家就业政策经过了弹性就业政策、刚性就业政策、多元就业政策和市场就业政策四个阶段。实践证明,新形势下的就业方针使劳动者转变了依靠政府解决就业的传统就业观念,树立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自主择业的新观念,提高了劳动者自身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不仅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劳动力在竞争中实现最優化配置,减轻了政府包揽就业的压力,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

2010年4月国家六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2010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25号),指出在2010年工作中,要更加注重拓展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和自主创业的就业渠道;更加注重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就业服务;更加注重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转变就业观念;更加注重做好基础工作,逐步建立并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

二、国有企业用工特点

(一)用工形式多样化。一般国有企业用工均包括多种形式,大致有:企业员工、职工子女、职工家属、院校毕业生、返聘退休人员、聘用专业技术人员、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人员、外聘工等,呈现出用工形式的复杂性和多样化。

(二)用工需求专业性强。企业要发展,人才是保障,国有企业势必根据自身主营业务范围,选拔专业理论知识熟练的人才,因此国有企业在人才引进方面还表现出需求专业性强的特点。

(三)劳动用工管理更加严格。当前形势下,加强用工管理、减少用工数量、提高工作效率是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的工作,很多企业围绕组织机构精干高效、员工总量规模适度、人工成本管控到位、薪酬分配规范有序的目标,在控编制、减层级、压职数、降成本等方面做文章,严格了人才引进管理,劳动用工管理更加严格。

三、职工子女就业面临的环境

近几年,职工子女寻求回父母工作单位就业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经分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国有企业相对稳定的人才成长环境。不仅对外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与知名度,而且企业内部具有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二是外部就业激烈的竞争环境。受个人素质、所学专业、企业需求条件等因素影响,以及高校每年毕业人数的增加,社会就业竞争激烈,职工子女在外部就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三是传统就业思想的作用。受长期计划经济和企业就业政策的影响,部分企业职工依赖企业思想比较严重,对国家新的就业政策,外部新的多种形式的就业方式不够理解,就业观念比较滞后。

四、国有企业解决职工子女就业的途径

为了处理好企业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国有企业一般都会尽量解决职工子女就业问题,由于企业的核心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在保证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才有新的用工需求,才能为职工子女提供就业机会,所以国有企业也很难解决全部职工子女的就业问题。国有企业解决职工子女就业的方法主要包括:院校双选直接签约和组织招工考试两种形式。院校双选直接签约是指企业在院校招聘符合企业用工条件的毕业生时,本着“先子女、后社会”的工作思路,若有职工子女参加应聘,符合条件的,同等条件下优先签约。组织招工考试是根据用工需求,发布招聘信息,按照招聘岗位、人数及录用条件,经过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等程序,择优录取。

五、积极拓宽就业渠道

近年来,普通高等院校频频扩招,导致部分普通高校纷纷为毕业生就业率上不去而着急上火,但是,一些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却十分抢手,有些专业的毕业生须提前开展订单培养,甚至有报道称,面对职业院校越来越红火的就业景象,部分高校毕业生回炉上职业技术院校学习技能,之所以出现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是因为大学生培养的方向还没有完全适应社会的需要,特别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猜你喜欢
就业问题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推进“科改示范行动”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5:32
探析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学理论·下(2016年11期)2016-12-27 16:47:31
关于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
青春岁月(2016年22期)2016-12-23 09:17:46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亚太教育(2016年33期)2016-12-19 05:04:20
关于职业学院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东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07:50:15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