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将张先诗中与词中之“影”综合观照,能让我们对“张三影”有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的了解。但不管是从他的诗还是从他的词,我们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张先以“影”名闻天下,确是“老妙”之极!
关键词:张先“诗笔老妙”“影”
在宋词发展史上,张先是推动词由小令向慢词发展的一位不可忽视的词人。他的词善于以工巧之笔表现朦胧的意境之美,现在我们提起张先都知道他有个雅号叫张三影,有意思的是,这个雅号是他自己“争”来的。《古今诗话》载:“有客谓子野曰:‘人皆谓公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子野曰:‘何不目之为张三影?客不晓。公曰:‘“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此余生平所得意也。”由此可见,张先对自己词中善于用“影”是相当自赏的。虽然“子野年八十五,以歌词闻于天下”(苏轼《书游垂虹亭》),但正如苏轼在《东坡题跋·题张子野诗集后》所言:“子野诗笔老健,歌词乃其余波耳。”{1}可见在苏軾看来张先的诗作水平并不亚于他的词。张先的诗《宋史·艺文志》著录20卷,惜多不存,今《全宋诗》{2}仅得25首。本文即以此25首存诗展开,从“诗笔老妙”的角度来对张三影之“影”做一探讨。
苏轼评张先诗曰:“诗笔老妙。”这是一个相当高的评价。“老”是对其诗歌在整体境界上的评价,意指其诗已经达到浑融之境,诗风已然成熟,绝无青涩之感。“妙”则更多的是对其诗歌的具体创作手法,如遣词造句、结构篇章等的评价。“老妙”合而言之则说明张先之诗已然自成一家。张先视其词中三“影”为“生平所得意”,如“花弄影”、“卷花影”、“飞无影”在意境上与全词可谓融合无间,拟人的修辞手法更是被他用得炉火纯青。但正如苏轼所言,张先“苦藏难没是诗名”(《和致仕张郎中春昼》) ,其诗歌中的“影”与其词中之“影”,可谓相媲美而毫不逊色。
在张先仅存的这25首诗作中,写到“影”的有6首:“山影与天都在水,风光为月不留云”(《九月望日同君谟侍郎泛西湖夜饮》)、“园里花枝灯树合,月中人影鉴奁开”(《李少卿宅除夜催妆》)、“弦声应手裂竹响,旗影翻风戏鸟飞”(《射》)、“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棹声”(《题西溪无相院》)、“桥南水涨虹垂影,清夜澄光照太湖”(《吴江》)、“铜漏春声换,银潢晓影斜”(《吴兴元夕》)。从题材上看,这6首诗集中在赠友、宴饮、题咏、记游等方面,表现出与士大夫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具有很大程度的现实性。建立在现实性基础上进行的景物描写,不管是纯写景,还是融情于景,这其中所描写的“影”都与其词中为表现香腻浓艳、婉约幽美而写到的“影”有了明显不同。如《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写伤春情怀,以“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出之,可谓情思幽约、用语细腻,然《题西溪无相院》“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棹声”之句,既实写黄昏眼前所见之实景,又融入自己闲适、安宁之心境,“山影”非在水中,而在“浮萍破处”所见,一开一现之间,可谓妙绝!从诗歌的整体意境上来看,这些诗作风格成熟,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诗歌大多写实,在这些“影”中我们总能或隐或显地看到其真情与理性的凝结。如《九月望日同君谟侍郎泛西湖夜饮》中“山影与天都在水,风光为月不留云”之句,描写与朋友泛舟夜饮所见之景,面对着西湖胜景,诗人将自己融入这美景之中,显得非常从容、自在、安宁。面对此情此景,写月、写湖、写夜、写水都是人之常情,但在这流动的水面之上,在这漂行的舟船之中,格外在意那一片水中山影的怕是少之又少,作者以理性的写实手法融情于景,绝少应承客套之语,纯出自一片真性真情,写来意味隽永、浑然天成,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对“影”的青睐。而“弦声应手裂竹响,旗影翻风戏鸟飞”(《射》)、“铜漏春声换,银潢晓影斜”(《吴兴元夕》)之句,均是写所见之“影”景,但绝无做作、重复抑或突兀之感,都与全诗意境相融合,是为诗而写影,不是为影而写影,将如此寻常之景描写的诗味盎然,让人不得不佩服诗人诗笔的老道。
从诗句的构思、结构上来说,这其中最大的特色就是“妙”了。“影”本身是一种虚物,作诗者稍有不慎就会流于平淡或是意象化,而在张先笔下,不管是诗还是词,对于“影”,均能“妙”用之。如“山影与天都在水,风光为月不留云”(《九月望日同君谟侍郎泛西湖夜饮》)之句,首先,诗句从“影”的角度展开去写景,已是不落俗套,自出新意;其次,在水中固有“山影”,然则,亦有花影、树影乃至舟影、人影,为了与天、月相配,作者选取“山影”,可谓纵观全局,构思绵密。再如“园里花枝灯树合,月中人影鉴奁开”(《李少卿宅除夜催妆》),全诗写“除夜”这一天(除夕之夜或冬至日前一天之夜)李府催妆的喜庆热闹之景,所谓催妆指的是女方出嫁前,男方须多次催促的习俗。前句写夜晚李宅中的一片荣华之景,花枝灯树璀璨如许,漫步园中的诗人抬头仰望,皓月当空,也是光华非常,那月中的素娥此时也应打开了镜匣,就着明亮的月光,在照看自己的妆容吧?诗的后句妙就妙在从明亮月色中的阴影展开联想,诗人没有把那月中的阴影想象成月桂树或是广寒宫,而是想象成人影,从而自然而然写到“鉴奁开”,同时又暗合了“除夜催妆”的主题,可谓妙极!至于“桥南水涨虹垂影,清夜澄光照太湖”(《吴江》)亦是妙用“影”的佳句。《吴江》是诗人记游写景之作,此句在全诗结构上的妙处全在“虹垂影”三字,何者?此句前一句言:“落日未昏闻市散,青天都净见山孤。”“落日未昏”乃是黄昏,“清夜澄光照太湖”乃是夜晚之景,其间时间跨度稍大,“虹垂影”三字既表明此时已是落日将尽,晚霞灿烂之时,起到了过渡时间的作用,同时此三字与“桥南水涨”相映成趣,与前后句共同勾勒出:黄昏市散、水映虹影、月照太湖这三幅美景,在时间的流转中,三幅美景相继呈现,字面是静景,句间却成动景,已不是一个“妙”字所能概括,直是妙极!
下面就以张先被苏轼赞为“可追配古人”的佳作《题西溪无相院》为例来做一具体鉴赏,看看“张三影”在诗中是如何用“老妙之笔”来写“影”的。《题西溪无相院》全诗云: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从字面看,首联写水中及水边之景,积水空明倒映着天空,不管是空中还是水中,都是如此清明,更兼水边的人家门庭清静,一切都显得如此安宁,本句虽未有“影”字,却在字里行间包含了“影”。颔联“浮萍破处见山影”被苏轼赞为“可追配古人”之句,妙就妙在作者以动写静而妙趣横生:山影显现,原是浮萍破开,小艇近岸在水面滑行本极难刻画,但一个“闻草声”偏将小艇滑向岸边的情景凸现出来。这两句诗意境优美,极富理趣,作者的“老妙”之笔可见一斑!颈联由景及人,写进城去的僧人寻路向尘世中去,过桥而行的人则像在镜子中行走。这一联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断句,应为: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这与一般诗句的断句有所差异。二是“过桥人似鉴中行”这句的理解。古桥多为圆拱桥,桥下水中倒映的桥身与真正的桥身远观就像是合成了一面圆圆的镜子一般,这就是所谓的“人似鉴中行”。尾联更是构思新颖,用语巧妙:刚刚下过的雨已经给周围的景物添了一份秋色,就不要让修长的芦苇阻挡月儿的出现吧!试想,芦苇在水中怎么会阻挡月亮呢?噢,原来这里诗人说的是月亮的倒影啊,构思已是令人称奇,更兼一个“碍”字,仿佛修长的芦苇知道月儿的出现会抢了自己的风头,是故意的了,真是意奇笔巧啊。
综观全诗,联联有“影”。首句“涵虚上下清”即是写天空倒映水中与周围景色相映成趣,与下句周围人家的安宁相互映衬,突出的是环境的“清”与“静”。颔联明说“山影”却是以动写静,让人为诗人观察之细致、下笔之纤巧而折服。颈联更是将作者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发挥到极致,寻常写景也能有如此情思,不得不让人佩服诗人的“巧”而“妙”之笔了。如果说颈联纯以构思取胜,将诗中人写“活”,那么尾联则是构思、情韵俱佳,将诗中景写“活”。如果说诗的前两联还是纯粹写景,表现的是诗人内心的闲适、宁静之情,那么后两联则是在写景中融入自己的情思,让人在这写景的诗句中感受到作者那活泼、跳跃的性灵。苏轼在《东坡题跋》中说张先“善戏谑,有风味”,信然。
陈廷焯先生在《白雨斋词话》中说张先在前人“体段虽具,声色未开”,而后人“发扬蹈厉,气局一新,而古意渐失”之际,“独开妙境”{3},自是点出张先在词史发展中的地位,亦突出了他创作的一个重大特色“妙”,苏轼亦云其“诗笔老妙”,说明张先的诗、词在创作风格上是有一致性的。但他“以歌词闻于天下”导致后人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他在诗歌方面的成就,这与他的诗集散佚也有一定联系。张先以其词中三“影”闻于天下,宋祁尤其为其《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中“云破月来花弄影”之句折服,称其为“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但是“诗笔老妙”的张先不仅在词中,也在诗中,以其深厚的诗力将“影”字用得浑然天成。将其诗中与词中之“影”综合观照,能让我们对“张三影”有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的了解。但不管是从他的诗还是从他的词,我们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张先以“影”名闻天下,确是“老妙”之极!■
■
{1}苏轼:《东坡题跋》,见《丛书集成初编》第1591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8页。
{2}北大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第3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934页。
{3}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73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21页。
■
作 者:朱贤晖,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编 辑:张晴Email:zqmz06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