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乾
近几个月来,50多岁的刘女士总感觉左脚脚后跟隐隐作痛,局部不红不肿,早上起床后或行走时间过长就特别疼。她来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跟痛症。
据了解,跟痛症是足跟部跖面疼痛,起病缓慢,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晨起、步行或站立时加重。大多数患者局部不红不肿,少数有轻度肿胀。部分患者足部可见如平底足等,在跟骨跖面内侧检查可发现足跟处有一局限性压痛点,x线片常显示伴有跟骨骨刺。
有些患者认为是因为骨刺接触地面而引起疼痛。其实,骨刺并不一定是引起跟痛的原因,该病患者之所以疼痛的根本原因是足底跖腱膜牵拉引起,跟骨结节处的慢性炎症。从解剖上看,跖腱膜起自跟骨跖面结节,向前伸展至跖骨头附近。它分五段,先附着于每个足趾的近侧趾节的脂肪垫上,然后附着于滑膜上,而跖腱膜深面有趾短屈肌附着其上。跖腱膜有维持足底纵弓、缓冲震荡的作用。正常步态时,跨步向前,跖趾关节先背屈,后跖屈,跖腱膜受到三重牵拉,即跖趾关节的背屈、趾短屈肌的收缩、体重的下压,牵涉拉力增大,集中于跟骨跖面结节上。如果跖腱膜受到长期、持续、过大的牵拉,可在跟骨结节的附着处发生慢性损伤,造成骨膜炎或纤维组织炎症。此外,如果有骨性关节炎或风湿类风湿等疾病以及有足内在肌力衰弱、体重骤增、长途行走或长时间站立以及穿鞋不合适等,也可引起跟痛病。
跟痛症主要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患者可穿平底软鞋,垫海绵跟垫;进行轻度足底按摩,以缓解跖腱膜的张力;同时,还可局部外敷药物,早晚用药物泡脚,促进炎症的吸收。针对病史较长的患者,最好局部封闭治疗,药物要注射在腱膜或骨组织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