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财务管理在公路工程经济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14-05-30 05:46:45王巧英
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8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职业院校

【摘要】在职业教育的教学中,课程的设置是学生掌握职业技能、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关键、是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三对接”的关键,使职业院校的学生具备“一技之长,一专多技”的能力,这是职业教育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职业院校 不同专业课程衔接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250-02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形式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改变,实现制造业立国、产业立国的梦想,关键就是技能型人才。从社会需求来看,职业教育受到了用人单位的热捧。现在企业发展得相当快,很多单位出现技能型人才断层现象,有的企业直接与学校进行订单式培养。企业的“用工荒”加速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财务管理课程与公路工程经济课程是不同专业的学生获取不同职业资格证书的核心课程,两门课程的核心内容是相似的,可以交叉学习,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了其中一门课程,结合其他课程的学习,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通过职业资格考试就可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从而实现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推进了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一、财务管理课程与公路工程经济课程在职业技能中的定位

职业技能定位。财务管理属于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是获得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会计师等资格证书的必考科目。其内容为企业合理地组织资金运动,即筹资、投资、营运和分配等方面的活动,并处理好各方面的财务关系,以价值形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综合性的管理,侧重于成本、资金、财务分析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公路工程经济学属于工程管理类核心课程,是获得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造价工程师等资格证书的必考科目。

研究内容。财务管理由财务管理目标,财务活动和正确处理企业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等内容组成,包括时间价值与风险报酬;资本融通、资本购置、现金流量与资金分配管理。公路工程经济是由资金时间价值、公路工程经济要素、公路工程经济分析与评价、多方案的比较与选择、工程项目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以及其他类型项目的经济评价、不确定性经济分析、工程设计与施工中的经济分析、设备更新经济分析、工程项目后评价等内容构成。

研究目标。财务管理是企业进行资金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是研究企业利润最大化即利润和投入资本,时间和风险价值;资产保值增值,企业的潜在或预期获利能力。公路工程经济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为公路建设如何合理地配置资源;围绕多个提供资金的建议或筹资方案,选择最有利的资金方案;从经济的角度出发评价和完善公路建设中的各项技术政策、技术措施和技术方案;从整个国民经济角度出发,分析和鉴定一个公路建设项目对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影响。

通过财务管理与公路工程经济课程的对比分析来看,两者之间内容有相近点、融合点。在教学过程中将财务管理所讲授的财务活动过程、经济分析方法,具体应用在公路工程经济中工程项目的预算、成本、筹资、决策、评价等方面。

二、财务管理在公路工程经济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1.基本设计思路

满足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财务管理是一门实际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与应用性学科公路工程经济衔接,是实践教学的核心,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财务管理的实践教学中,应根据课程的讲授方法与公路工程经济学的案例分析结合起来进行实训,避免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相脱节,从而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目的。教学组织注重合理得当。财务管理是有理论深度的课程,公路工程经济是有实践广度的课程,教学方式突出灵活多样。财务管理与公路工程经济的实践教学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实践教学的内容,采用案例教学、模拟操作、社会调查和实习等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方法,使学生从多角度、多渠道地掌握课程的教学内容。

2.教学过程

本教学过程的设计是以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的课程改革为理念,注重实用学科和技能训练,强调职业准备和能力培养,重视传授工程技术和实用生活知识的结合。这就要求职业院校的学生对专业的知识结构、接受能力与未来工作岗位进行重新定位,加强应用和实践技能的学习,满足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三、对财务管理课程应用于公路工程经济课程教学后的思考

1.教师的重新定位

“从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型发展中,越往深处越艰难,改革最难的是课程体系,转变最痛苦的是教师”。职业院校的教师应转变思路、提升理念,跨专业学习并讲授与专业相关的课程,教师知识面的拓展与丰富,有利于在课程衔接教学中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度的剖析与理解。教师应更多的关注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而不只是灌输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态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教师应提升专业课程衔接教学中的艺术性,机智性,创新性,基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的教学理念。

2.柔性教育的新理念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加快、职业变换频繁,对课程衔接教学中提出了柔性教育的新理念,柔性教育的直接功效就是培养了学生的可转移技能。一是要教给学生必要的柔性技能,以提高其未来适应性;二是增加学校自身的柔性,以抵御知识更新和社会职业岗位变化对学校的冲击。注重能力和技能教学;强调以应用型为基础的经验性教育;采用个体化学习方式,让学生对自我发展负责;以实践能力为导向;以个人、社会及职业技术教育,构建新的学生评价标准;实行终身学习。

参考文献:

[1]江荣科.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的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育.2011,(06).

[2]李腾.浅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财务管理[J].中国外资.2012,(05).

[3]赵咏梅,郭文玲.新编财务管理[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11).

[4]白景富.公路工程经济与工程财务[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08).

[5]周传林等.公路工程经济[M].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12).

作者简介:

王巧英(1965年9月出生-),女,副教授/高级经济师/会计师,北京工商大学毕业,研究生学历,产业经济专业。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3:12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1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
河南科技(2014年5期)2014-02-27 14: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