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民族关系和谐的因素

2014-05-30 05:48李京桦
东方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民族政策民族关系政策

李京桦

【摘要】我国的民族关系总体趋势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但是目前还存在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主要有民族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共同价值观形成与国家认同的原因,还有就是地缘政治的原因。

【关键词】民族关系;民族政策;政策

建国之后,我国制定了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纲领,其基本内容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和国家的统一;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在这些基本纲领政策的的领导下,我国民族关系的总体趋势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但是,还存在着一些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主要是民族政策实际运行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其次还有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与国家认同方面的原因;最后因为地缘政治的原因,被种族主义者所利用,研究影响我国民族关系的因素,才能保证理论和政策的制定符合发展的实际状况,文章以同是华人作为主体民族的新加坡多元和谐的民族关系的建立为对比对象,从新加坡民族政策推行的效果和成绩中,学习新加坡对待民族关系的态度和方法,使平等、团结、互助、和谐落实到实处。

一、影响我国现阶段民族关系的因素

(一)民族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民族平等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政策、发展民族经济政策、发展少数民族科教等事业政策、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但是在政策的执行中到底落实的到位不到位,是否有具体的操作细节,是检验政策是否与现实脱节,政策贯彻的效果是需要体制保障的。邓恩认为:“政策行为所带来的后果永远无法完全预知,因此,在政策行为开始之后进行跟踪监测与督查至关重要。”[1]好的政策不能得到良好执行,或者在执行的过程中被歪曲,就会导致政策的效能降低,甚至产生严重的不良效果。因为,现在国家对民族政策执行的效绩和评估不都重视,导致了现实生活中“上有对策,下有政策”的现实情况。民族平等政策实施了很多年,到现在各民族还存在着事实的不平等,表现在:

1.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执行中面临的问题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三大基本制度之一,在执行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促进了民族的团结和繁荣。随着社会现实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发展中面临一些问题:如关于民族“自治市”的建立和相关制度问题;自治地方人才和资源配置不到位,导致自治地方和全国整体收入相比差距很大,并且有加大的趋势,比如“GDP差距由1995年的1219.14亿元扩大到2004年的348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差距由1995年的429.06亿元扩

大到2004年的249.66亿元。而与发达省市相比,差距更大,这种差距拉大的趋势更为明显。”[2]由于利益分配不均,导致了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和团体,利用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问题企图借口“高度自治”达到“独立”的目的。因此如何做好利益的再分配问题是保证民族平等和区域自治的关键。还有就是民族区域自治法条例规定不清晰,没有办法量化的问题,比如适当的照顾,合理配备、适当放宽等,没有规定具体的量化指标,这些原则在具体操作中随意性很强,没有一定的标准。然后就是法律的制定也是停留在一般原则上,可操作性不强,这些都影响到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发挥作用。

2.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可以提高少数民族参政的积极性,增强少数民族与其他民族交往交流的机会,在交往中可以带动少数民族学习的热情和机会,通过学习和政治地位的提高改变少数民族在社会中的地位。我国少数民族干部虽然在数量和比率上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还远远的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根据2008年6月实地调查的数据显示,“湖北省某市,有17个少数民族,设有一个回族乡,少数民族人口有5834人,但少数民族干部只有12人,民族干部为0.20%。”[3]因此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从操作中,有如下的问题需要解决。解决少数民族干部“纯自然”增长的状态;解决少数民族干部学历偏低的现状;据统计,在内蒙古少数民族干部中,研究生学历仅占总数的0.56%,大学也本科为17.03%,大专、中专学历的干部是主体,占到了队伍总数的66.11%。[4]少数民族人才结构不合理,懂得现代科学技术的少。公务员考试机制对少数民族人民来说可能很难突破,少数民族政策在配套和操作中的合理性差。

3.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就业和扶贫优惠政策执行中面临的问题

对于少数民族工作中的扶贫政策,执行的效果并不是很好,一方面很多少数民族还是比较贫穷,另一方面是资金并没有落实到实处,贫困资金扶助存在重物轻人的现象,比如重基础建设,还有“盖小洋楼”的现象,而不重视文化和教育,从提高素质方面来帮助少数民族发展,造成扶贫资金运用效率低下。教育是成功的关键,如果不能从精神上扶贫,就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穷的面貌。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情况也不容乐观,“据甘肃省2005年对“整村推进”扶贫验收标准之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5%以上,17周岁少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85%以上,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这几个指标进行调查,发现它们比一般汉族地区要低得多。众多研究也说明,教育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之道,教育不发展,民族地区的贫困永远难以根除,扶貧必须扶智、扶教育。[5]民族教育政策在实际中也存在着教育资金不足,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条件落后,师资数量不够和不稳定等情况,受过高等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也有很多不愿意再回到本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国家民族院校培养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后选择留在经济发达地区的比例1999年为78%,2000年为84%。以新疆为例,自1990年以来新疆每年考入内地的大学生有4500多人,但每年毕业回新疆工作的还不到一半。”[6]民族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民族地区落后、贫穷,因此要改变民族地区人才流动走市场化道路的措施,要有制定具体的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的需要,比如提供好的待遇条件,工作多少年之后可以提供条件流动等等,市场经济讲的是工资与付出的对等,不能单纯的讲牺牲和贡献,用可操作的政策,来鼓励毕业生去民族地区,去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提供自己的知识和服务。

“民族政策作为党和国家调节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的措施、规定的总和,它的贯彻落实,对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民族发展,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7]我国民族政策执行不力或者民族政策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是因为:民族政策制定只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具体操作起来有很大困难,民族地区缺乏人才,政府还有腐败现象导致政策执行出现歪曲等现象。出现这样的情况主是因为民族政策没有评估机制。“制定的政策究竟好不好、政策实施以后有没有达到预定的结果,必须通过严格的程序、周全的资料和科学的手段加以客观评估才能得出结论。”[8]认真分析我国民族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完善民族政策监督机制,做到政策和实际相符合,增强民族地区多国家政策的信心,使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真正变成现实。

(二)国家共同认同价值观的培养----凝聚各民族的向心力

国家统一,民族才能有效的团结起来。“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们几代领导人共同强调的主题。国家在事实上统一之后,能凝聚各民族团结到一起的,就是一个能被各民族都接受和认同的价值观。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是个人行为的心理基础。价值观的内容必须是符合各民族的共同信仰和各民族都能接受的价值。共同价值观和各民族令人振奋的历史,对多民族国家的团结无疑是有帮助的。

强调共同价值,是因为在中国确实存在着社会问题,比如:犯罪率高;家庭观、婚姻观、生育观有很大的变化;缺少见义勇为精神;有些中国人越来越丑陋;人们对规则的遵守越来越具随意性。中国一直是一个汉族人占主体的民族,儒家思想一直贯穿着我国封建社会的始终,因此,把儒家思想和各民族的宗教信仰想结合,找到其中共同的对人的精神信仰有利的内容,来作为共同价值,应该更容易被各民族接受。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有1个多亿,在制定价值观时不能不考虑少数民族的接受性。“如果不同民族群体的人们将更大的政治体制看做是扶持而不是降低他们的民族认同的环境时,他们才会共同效忠更大的政治体制。”[9]只有真正的尊重各个民族的差异和多样化现实,各民族才能发自内心的归属和认同一个国家,单纯的靠民族团结从而形成国家的认同,这种认同度不会太高。“如果公民面对其他民族和民族群体有着相当强烈的认同意识,他们就会发现保持深度多样化是令人振奋和向往的。但是,仅凭含糊地信奉文化多样化的价值,这还不会产生对现有国家的强烈认同意识,不会产生对共同居住在这个国家中的具体群体强烈的认同意识。”[10]

当前提出的“中国梦”,可以深度挖掘,提炼儒家文化和各民族信仰中向上的、积极地内容,传统的东西也不能照搬,还必须加入现代文化的内容,使价值观更符合现代工业生产的需要。培养中国人任人唯贤、肩负重任,把中国建设成美好家园的价值共识。当然,共同价值观制定出来之后,政策的执行和绩效評估等细节工作,还要认真考量和科学的研究。

(三)地缘政治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中国的地缘危机由来已久,近代中国一直处于地缘危机之中,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本对中国侵略,中国处于亚洲大陆的东部,在陆地上相邻的国家有多个。中国大国有俄罗斯、印度、日本和美国。印度是将中国视为主要威胁和头号敌人的国家,中国和印度现在还存在的边界争端,到现在中印表现为边界问题和西藏独立问题,达赖就居住在印度。日本钓鱼岛问题,美国和日本对中国的军事遏制,美国借人权问题向中国发难,支持藏族独立。东南亚结成联盟,共同防御中国,持续的宗教团体和极端民族主义的兴起,导致中亚的动荡。中国新疆近邻的中亚五国中,除了塔吉克斯坦人以外,其余国家的主体民族均为突厥语。近几年新疆爆发多起恐怖袭击事件。恐怖主义、民族主义、宗教主义,在中、南亚的这“三股势力”总是错综复杂地缠在一起。新疆民族分裂组织与本?拉登的“基地”组织、塔利班、车臣、克什米尔民族分立主义以及中亚的宗教极端组织和相勾结,造就了危害地区稳定的一座座火药桶,其中阿富汗、克什米尔、费尔干纳就在与新疆毗邻地区,与中亚西北缘的车臣恐怖分子遥相呼应,新疆恐怖主义势力盛行,这是新疆地缘政治的原因。

我们反对种族主义,是因为反动的危险的力量会虚伪地利用种族主义来分裂人民团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是利用了中国的地缘政治的危机,来支持和挑起西藏和新疆问题,从现在的形势看,中国的地缘政治海讯在很大的威胁:“鉴于美国在日本、韩国、印度洋以及中亚国家(包括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空军基地都有驻军,事实上,中国的整个领土现在变得极易受到美国飞机的攻击……现在,只有中国的北部,即俄罗斯,没有美国驻军。中国的西北部与哈萨克斯坦接壤,当地大量报刊对允许英、美使用哈萨克斯坦东部城市塞米巴拉金斯克和南部城市塔尔迪库尔干的机场的可能性展开讨论,这引起了中国的特别关注。”[11]事实上,哈萨克斯坦已原则上允许美国使用其基地用于“反恐”。毫无疑问,美军进驻中亚已成事实,新疆的地缘政治走势,复杂多变,确不容乐观。地缘政治对中国的民族关系的影响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美]威廉.N.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谢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P369。

[2]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中国民族自治地方发展评估报告[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P83.

[3][7]雷振杨.中国特色民族政策的完善与创新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P60、P71.

[4]孙懿.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现状调查[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5)

[5]陈全功,程蹊.长期贫困为什么难以消除?----来自扶贫重点县教育发展的证据[M].西北人口.2006(3)

[6]何宏珉.民族地区大学生外流的原因和对策[N].中国民族报.2003-7-29.

[8]胡宁生.现代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的整体透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P233.

[9][10]威尔.金里卡著.多元文化的公民身份----一种自由主义的少数群体权利理论[M].马莉、张昌耀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11]哈萨克快报[N].2002-4-11.

猜你喜欢
民族政策民族关系政策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红军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在云南地区的实践效应
斯大林的民族理论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研究
关于宁夏回汉通婚现象的调查研究——同心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