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宜新
【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48例输液患儿,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74例)和参考组(74例)。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参考组实施常规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4.6%,参考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78.4%,组间对比(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参考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2%;组间对比(P<0.05)。结论: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患儿静脉留置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干预;新生儿;静脉留置针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213-02
静脉留置针是儿科常见的输液方法,通过静脉留置针,可保持静脉通畅,避免患儿静脉注滴时发生液体外渗,减少穿刺次数。在给新生儿实施静脉留置针时,患儿处于易动易哭时期,合作能力差,在留置静脉针时,具有较高并发症,危及了新生儿生命安全。并且新生儿浅表静脉细小,分布少,易损伤等,导致在实施静脉留置针时,具有较为复杂和困难的操作方法[1],为了保证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笔者以148例输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48例输液患儿,男89例,女59例;日龄1-30d,平均(18.2±1.3)d;患儿法定监护人均知情此次研究,并签署研究同意书;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74例)和参考组(74例);两组患儿年龄、日龄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可参与研究对比(P>0.05)。
1.2 方法
参考组实施常规护理。明确患儿静脉留置针位置,护理人员积极完成留置针,密切观察留置针部位,若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
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1)穿刺前护理工作。①合理选择留置针。护理人员根据新生儿实际情况,明确静脉位置、大小,明确留置针位置,设置合理的输液速度。在留置静脉穿刺时,可选择较小型号的留置针。患儿输液时,药物含有较强刺激性,如甘露醇等,可选择型号为中号的穿刺针。确保穿刺针质量过关,确保无质量问题。②构建良好的穿刺环境。静脉穿刺时,减少人流走动,室内宽敞明亮,避免其他人员干扰穿刺工作,保持注射台有适合高度[2-4]。③明确血管。在患儿手或脚留置静脉针时,若正处于哭闹时期患儿,或肤色较深难以辨别血管的患儿,可采用指压法对局部皮肤进行按压,确定血管走向,穿刺时缓慢进入。④完善穿刺固定物品。新生儿静脉穿刺期间,会出现哭闹、挣扎等动作,在穿刺成功后,固定好针管。用两张透明敷贴,使用小棉球垫枕头。因此,在穿刺时,护理人员要准备好各种小物品,并放在穿刺者顺手地方。(2)穿刺期间的护理工作。①穿刺者在穿刺时,需查看穿刺针是否完好,输液管是否破损;各种物品如消毒剂、胶布、固定夹板、棉签等是否齐全。同时要根据患儿实际病情,查看配药的准确性,药品时间、剂量,确定给药途径、方法,保证穿刺的安全性[5]。③充分暴露穿刺静脉。穿刺期间,需要在最大程度上充分暴露穿刺静脉,护理人员积极协助操作者,扶住患儿头部和四肢,避免在穿刺期间患儿用力挣扎影响穿刺。在采取头皮静脉穿刺时,患儿取平卧位或侧卧位,头部尽量向床沿靠近,护理人员双手抱住患儿头部,使其更好的在枕头上固定。同时另一护理人员要按住患儿四肢,减轻挣扎。若采取四肢穿刺时,护理人员在距离穿刺点最近处,选择某个关节握紧,并相应固定其余肢体,减轻患儿挣扎力度,避免出现针头偏离等现象。④穿刺方法。穿刺前,排出输液管空气,连接留置针与输液接头及附件,护理人员固定好患儿,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握紧留置针回血室两侧,缓慢进针。见回血后,可沿着静脉走向,推进留置针,推进距离在0.5-1cm,将针芯进行固定,支撑针芯,并及时将外套管送入静脉中。拔除针芯,打开调节器,固定点采取无菌透明敷贴进行固定,输液管使用胶布固定,根据患儿病情,对输液速度进行调节和固定。(3)穿刺后护理。患儿穿刺成功后,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儿穿刺后情况,尤其是好动小儿需要密切关注,而在蓝光箱中未穿衣服的新生儿,可用手套或医用弹力绷带(小儿专用)包裹小儿手部,裹成拳头,略微固定,避免在哭闹期间留置针被抓落。若小儿有较多油汗,可加长胶布予以固定,并沿着留置针外环,对头部进行包裹,避免出现脱落现象[6]。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穿刺后并发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文中研究数据,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当P<0.05时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对比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4.6%,参考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78.4%,组间对比(P<0.01),详细数据如表1。
2.2 两组患儿穿刺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出现1例皮下血肿,占1.4%;参考组出现4例皮下血肿,3例导管阻塞,5例液体渗漏,占16.2%;组间对比(P<0.05)。
表1: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对比(例)
组别 例数 一次穿刺成功 失敗 成功率
观察组 74 70 4 94.6%
参考组 74 58 16 78.4%
X2 7.84
P <0.01
3 讨论
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中的护理工作,对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中的护理工作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必须要强化穿刺前、穿刺中及穿刺后的护理工作。在穿刺时,需安抚患儿家属,讲解穿刺期间的配合要点,减轻家属危机感和紧张感,并能够配合操作者进行穿刺。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参考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4.6%,参考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78.4%,组间对比(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参考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2%;组间对比(P<0.05)。由此可见,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患儿静脉留置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朱俊霞.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干预[J].临床合理用药,2013,06(02):55-56.
[2]章慧,廖冬梅.使用静脉留置针患儿预防局部压疮发生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16):469-470.
[3]张茜茜.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04):948-949.
[4]叶伟英.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1,32(12):2448-2449.
[5]莫春燕.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护理应用的研究[J].中外医疗,2013,27(11):31-32.
[6]宋克华,臧丽芹.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3,08(26):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