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汉谚语和俗语中动物名词的寓意及文化渊源

2014-05-30 18:40陈晨
青年文学家 2014年8期
关键词:寓意

摘 要:“谚语是一个民族天才、机智和精神的体现。”谚语和俗语作为一种语言文化形式在语言表达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不仅广为口传,言简意赅,而且表现力强,富含深意。在世界各国语言中,有很多以动物名称设喻的语言现象,法语和汉语也不例外。由于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存环境与文化习俗,因此赋予了动物名词不同的文化色彩。本文通过解读和比较这些动物名词的文化内涵以及蕴含的文化渊源,帮助法语学习者正确理解并使用这些习语。

关键词:法汉谚语俗语;动物名词;寓意

作者简介:陈晨(1987.9-),女,兰州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法语助教。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8--01

一、通过具体例子对比含有动物名词的法汉谚语

⑴ 关于“狗”的几个例子。

Chien qui aboie ne mord pas.“吠犬不咬人”。狗是忠诚形象的代表,同时也是反叛人物的象征。汉语中有句俗语——“好狗不拦路, 吠犬不咬人”,就是说狗虽然对陌生人很凶,但是也要分场合的,如果在不是自己的地盘上还对别人吠的狗就是不识趣了,这样的狗不是好狗。通常狂吠的狗是不咬人的,它不过是给自己壮胆量罢了,最可恶的沉默不语的狗,突然袭击咬一口,那是最可怕的;

法语中有大量关于狗的谚语,法国人对狗也有特殊的情结,比如Qui maime, aime mon chien.“爱吾及犬——爱我,就爱我的狗”,汉语中用“爱屋及乌”表达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中国人认为乌鸦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这句成语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

⑵ 关于“牛”的几个例子。

Mieux vaut en paix un ?uf, qu en guerre un b?uf. 直译过来是说“和平时一只蛋胜过战争时一只牛”。汉语中说“宁做太平犬,不为乱世人”,指最好的自然是太平时代的人,可是对普通百姓来说,即使太平犬的地位比太平人低,也未必差过朝不保夕的乱世人生活。

Le b?uf mange la paille, et la souris le blé. 这句话本义是指“牛吃稻草,鼠吃稻麦。”汉语中我们用到最熟悉的蔬菜表达同样的意思——“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个人都有自己钟爱的,每个人的审美和价值观都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⑶ 关于其他动物的几个例子。

Ne réveillez pas le chat qui dort. 字面意思是说“猫都睡着了,你不用叫醒它了。” 换言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别自找麻烦。法语中有大量与猫有关的谚语和俗语,猫可称得上是法国人最喜爱的宠物。然而中国人对猫是并不喜欢的,认为猫是一种怪异、谄媚、阴冷、奸馋的动物,所以常常是避而远之,比如俗语“夜猫子”“猫腻儿”,比如“猫哭老鼠”、“猫鼠同眠”、“争猫丢牛”、“照猫画虎”等成语,以及“猫狸换太子”之类的古代传奇。

Cest un vieux renard. “他狡猾得象只老狐狸。”中国古人关于狐狸的传说很多,虽然狐狸是狡猾的代表,但是某些文人依凭想像塑造出来的“狐狸精”使得中国人普遍有着狐狸精情结,在众多文学作品中、影视作品中,人狐相恋成为许多作品的原型和素材,甚至对其寄予了对真善美的渴望和浪漫爱情的憧憬。这一点上,法语中关于狐狸的描述更多地来源于童话故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寓意。

二、中西文化的主要差异

谚语和俗语最能反映市井民情和文化风貌,中法两国相隔遥远,在谚语、俗语的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的民族文化特点,却又在很多意象上表现出惊人的相似。

汉语中,出现动物名词的谚语不少,有的动物用于比喻人们的爱情关系,唐代诗人卢照邻《长安古意》诗中有“愿做鸳鸯不羡仙”一句,赞美了美好的爱情,如今人们用鸳鸯比喻恩爱夫妻,俗语中有“乱点鸳鸯谱”;有的动物用于比喻人的勤劳,如“牛”,鲁迅先生遗留给后人的座右铭“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指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甘愿做人民大众的牛。这些关于动物的谚语和俗语,是中国人在长期历史社会中逐渐形成的,是中国人通过对各种动物不同的观察体验,产生的不同好恶心理,从人们对这些动物的态度既可以看出其民族心理,也反映了其文化心理倾向。

由于不同民族受其民族个性的影响,对周围事物价值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就形成了不同的审美习惯与审美情绪。虽然法语谚语中,常常也借用动物来喻指各种不同类型的人,但不同国家的人民对一些动物的感情色彩和认识却不同,有的甚至截然相反。以“母牛”在法语俗语中为例:“Quelle vache!” 字面意思是感叹句“这是怎样的牛啊!”喻指凶狠的人;“La vache!”指“真糟糕!”(表示气恼、怨恨)或者“真棒,真好!”(表示赞赏、钦佩),在不同语境下会有两种相反的语气;“Cest vache, ce qui lui arrive.” 直译“这是牛,他遇到的。”意为“倒霉事发生在他身上”;“Manger de la vache enragée!”意思是“吃疯牛”,实际上指“过着一贫如洗的生活”。由此可见,法语谚语中的“牛”大都含有贬义,完全不同于中国人对“牛”的特殊情感,认为它身上承载了勤劳、本分的象征意义。

三、结束语

法汉语言中都拥有大量的谚语和俗语,这些语言反映了法、汉两个民族相应的文化差异。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不同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这些生动形象,寓意深刻的语言成份具有高度的代表性和艺术性,它们凝结了不同民族人民智慧的光芒。探讨与研究法汉谚语和俗语中动物名词的寓意,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把握不同文化所赋予法汉谚语和俗语的独特内涵,通过谚语和俗语对两个民族语言差异和语义有一定的认识与积累。

参考文献:

[1]《LAROUSSE》,Dictionnaire de fran?ais,1997

[2]《Reflets》,méthode de fran?ais,Guy Capelle, Fran?ais langue étrangère,Paris,1999

[3]《新世紀大学法语》(1)(2),李志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4]《法汉常用谚语对比研究》,段丽娅,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猜你喜欢
寓意
美好寓意品芝麻
盛放的寓意
《绿野仙踪》中隐含的颠覆性寓意
“丰硕壶”的工艺技巧和美好寓意
神的意味——也谈央珍长篇小说《无性别的神》的寓意与主题
模仿老鹰的乌鸦
中国雕刻图案寓意(连载)
《纪念》:俗套的故事与不俗的寓意
中国雕刻图案寓意
创意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