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阶段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

2014-05-30 01:36:10姜英国
青年文学家 2014年8期
关键词:法制建设法律意识公民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國的法制建设日趋规范。现阶段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的高低决定着我国法治建设的进展程度,增强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对于推进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现状,并提出了健全和完善现阶段公民的法律意识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公民;法律意识;法制建设

作者简介:姜英国(1982-),男,汉族,籍贯:河南濮阳,助讲;研究方向:法律;工作单位: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D9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8--01

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体系,是人们对于法(特别是现行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它包括人们的法律知识、法律思维方式、法律感情、法律意志、法律态度、法律信仰,还包括法律心理、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因素和内容。

“依法治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人民的选择,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法律制度的建设方面已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完善的法制需要人们的积极遵守。因此,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对于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至关重要。然而,法律制度的日趋完善与目前公民法律意识不高的现状矛盾尖锐,严重阻碍了我国依法治国的步伐。

一、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状

由于法律意识复杂性、多样性等特点,以及公民受教育程度差别较大,只能对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总体特征作一些大致的分析。

(1)公民法律意识的自觉性明显提升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一步步深入,公民逐渐感受到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并开始自觉的通过各种途径来学习、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比如:各类媒体中的法制栏目受到人们的关注,法律咨询、法制宣传等方式也被人们所接收和欢迎,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开始主动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其合法权益。我国的法律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因此人们在从事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的时候更多的是主动的守法,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的规定。

(2)公民个体法律意识的差异性大

现阶段,我国公民因地域差异造成的法律意识觉醒程度差异很大。经济较发达、与外界接触多、开放程度高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与之前相比得到了大大的加强。而内陆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与外界接触少,加之信息相对闭塞,

人们的思想观念相对保守,法律意识较淡薄。其次,公民文化水平的高低也成为造成法律意识差异的一个主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受过较高程度教育的公民其法律意识较高,很少受过教育的公民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公民的文化水平越高,对各种法律、法律的理解也就越深刻,相应地也就会产生很强的法律意识。由于我国公民教育普及度、教育程度的制约,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差异较大。

(3)公民的法律意识层次有待提高

我国公民中许多人的法律意识带有片面性,他们法律意识的形成和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往往是通过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亲身感受得到的,大多停留在感性认识、直观表面印象的水平上,并没有经过正规的学习和指导,因此他们对法律的认识能力也难免带有感情色彩。并且许多人在处理涉及自身的问题时,法律意识差,方式方法手不合理。

我国法律中赋予了公民各种权利,也规定了一系列相应的义务。法律中规定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不存在无义务的权利。而目前我国一部分公民只片面地强调行使权利,却忘记了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二、强化公民法律意识的措施

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在许多环节上还存在着缺陷。再加上我国现阶段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公民的法律意识在某些程度上参差不齐,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逐步强化公民的法律意识,才能更好地推进法治建设事业的发展。

(1)做好法制宣传工作,增强普法力度。

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途径之一就是向公民普及法律的知识。之前,国家通过多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已经为强化公民的法律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广大公民的法律意识已明显增强,依法治国方针政策已深入人心。为进一步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要继续坚持法制宣传工作,增强普法力度,在普法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走过场现象的发生。此外,还要针对目前法律意识相对较弱的地区和人群,以及青少年,重点开展普法工作。

(2)严格执法,树立法律的权威地位。

我国的司法机关和执法部门必须严格履行法律职责,严格依法办事,对于任何违法的行为都要追究其责任,这样才能显示我国依法治国的决心,展示社会主义法治的权威,体现法律的严肃性和强制性,从而树立法律的权威地位,使人们在心理上形成对法律的敬畏和信任。久而久之,经过长期不断地重复,就会让公民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有利的促进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其次,要加强对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执法、司法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增强他们的法律观念,建设一支业务精通、执法公正的司法队伍。做好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工作,不断推进执法水平的提高,确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法律的严格实施。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善人们物质生活条件。

我国现阶段的商品经济很不发达,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有待提高,这种经济条件成为影响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市场经济的发展才能使公民的法律意识随之增强,可以说市场经济是法治的经济基础和决定性因素,是孕育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经济沃土。

(4)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公民普法教育工作的开展。不仅如此,还应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避免因为过于强调法律而出现社会主义道德滑坡的现象,保证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健康有序的发展。

总之

现阶段,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与“依法治国”的标准还有差距,待提高。国家和公民自身都应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广大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公民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自觉性,积极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安定,才能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母文华.当前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状及成因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8.

[2] 周平.现阶段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探析[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12.

[3] 韩永乐.对当前农民法律意识的调查及建议[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

[4] 张莉.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及培养[D].南京师范大学.2006,5.

[5] 庄菁,陈莉.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分析及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7,8.

猜你喜欢
法制建设法律意识公民
论公民美育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与法律意识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构建的法治保障研究
中国名城(2016年12期)2016-12-07 17:51:26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问题研究
浅析生态城市法制建设的思路
揭开人情交往的面纱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
卷宗(2016年1期)2016-03-21 14:52:21
十二公民
电影(2015年4期)2015-11-29 07:32:17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