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秋芬?李灿军
摘要: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在Delphi程序语言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为例,采用案例教学法,带领学生在四周实践内开发出完整的小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地掌握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和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的知识,展示案例教学在计算机教学的成功应用。
关键词:案例教学;Delphi;数据库
作者简介:杨秋芬(1973-),女,湖南永州人,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理工教学部,副教授;李灿军(1976-),女,湖南益阳人,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理工教学部,副教授。(湖南 长沙 410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十二五规划项目(项目编号:XJK013BXX00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155-02
Delphi作为一种面向对象的程序开发工具,不仅对象封装、继承、类型和重载的概念清晰明确,而且异常处理的能力强大。Delphi在数据库领域的活跃,来自于其自身的可视化构件技术,它以数据库引擎BDE构件为基础,能支持本地数据源、远地数据源,也能支持ODBC接口。对于本地数据库系统,Delphi通过BDE不仅能访问四种标准数据库如Access、Paradox、Dbase、Text,根据需要也能访问Informix、Oracle、Sybase、SQL Server、InterBase等其他类型的数据库。对于远地数据库系统,Delphi能通过BDE借助ODBC Drivers、SQL Link进行读取。[1]
在图1的Delphi开发数据库应用的体系结构图中,Delphi通过ODBC接口访问远地数据库。ODBC是Microsoft公司提供的标准数据库互连接口,基于C/S模式,通过标准的SQL语言能够在不同DBMS中存取数据。这样大大提供了Delphi程序开发语言的互操作性,使得Delphi应用程序与DBMS逻辑上分离开来,大大增强了Delphi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独立性和可维护性。
另外,Delphi7.0以上版本还可以通过Microsoft公司的ActiveX Data Objects(ADO)接口访问数据库系统。
一、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案例教学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能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型教学方法,它符合当前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要求。
案例教学在医学、法学领域使用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长,在教学领域的应用相对来说起步晚一些,在计算机教学中越来越多的人应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案例的定义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说法。比较得到认可的是劳伦斯的定义:案例是对一个复杂情景的记录。一个好的案例是一种把部分真实生活引入课堂从而可使教师和全部学生对之进行分析和学习的工具。笔者从师范教育教学的角度定义的“案例”——某些原理及关键性问题的实际例子。也就是说案例教学法就是一种运用典型的例子进行教学,更具体一点就是将教学原理、内容、规律具体化、典型化,使学生通过个案的学习、研究,推出具有普遍性规律的结论。案例教学把过去的结论式教学改为过程教学,把“填鸭式”教学改为主动性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知识、掌握知识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高职高专学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高新技术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特别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能沿用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教会学生循序渐进地编写数据库系统,进而更深地掌握和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
二、基于案例教学法的Delphi教学过程
Delphi是一种可视化开发工具,支持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由于它提供数据库引擎BDE、丰富的数据库访问和操作控件以及数据库报表工具,因此能够大大提高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的效率。Delphi通过 MIDAS(Multi-tier Distributed Application Services Suit)来支持三层客户/服务器应用程序开发。这种三层客户/服务器应用程序结构可用图2表示。
Delphi提供了一个数据库引擎BDE,使它可以透明地访问几乎所有类型的数据库,所以在Delphi中建立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的关系十分容易。笔者以SQL Server数据库服务器来加以说明:首先建立一个BDE别名,设置它的Server Name、Host Name(这两者一般情形下一致)、Databae Name、User Name、Query Mode等,然后在应用服务器的Remote Data Module中的数据访问控件中指定Database Name属性为相应的BDE别名就可以建立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的关系。
应用服务器和客户程序的关系可以在客户程序的Data Module中建立:先设置数据访问控件Remote Server属性指定一个连接元件,再由连接元件的Server Name指定相应的应用服务器,最后设置数据访问控件的Provider Name属性以建立与应用服务器的數据“掮客”Provider的联系。这样之后客户程序就可以透明地利用应用服务器的事件处理规划程序了。
Delphi程序设计的课程内容的讲解重点就在于对图2的掌握。笔者将自己编写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展示给学生,将功能模块一一分解,对数据库的详细设计进行充分展示,尤其在数据库的连接上让学生和图2进行一一对比,对基础数据的存储和基础数据的操作进行详细演示。
在分解时重点在于该系统中如何体现三层结构的,三部分之间如何进行联系的,学生自己开发系统时要从哪里入手以及开发的步骤。特别强调图2就是Delphi将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学生学习的并不是单独的程序,而是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学生把图2分解出来的内容,和目录章节“对号入座”,使学生对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的开发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案例”教学作为一条主线贯彻Delphi程序设计语言的整个课堂教学,实例“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贯彻每一节课的教学之中。每一堂课,笔者把新课的教学内容以实例展示给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然后再有的放矢地针对相关内容进行有目的的教学,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Delphi程序设计语言一共64学时,在学完全部内容之后信息一、二班的学生在四周的时间,90%的学生都开发了一个功能比较完善的小管理系统,比较系统全面地掌握了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和开发知识,尤其在开发过程中学生们互相帮组,互相协作,你追我赶,充分体现了“团队”精神,这和学生的职业教育相一致,也和高职高专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目标相一致。
教学改革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考试模式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案例教学法在Delphi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中一种好的教学方法的改革,理由如下:
第一,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案例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了Delphi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原理、规律等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更培养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培养学生内化知识的能力。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实例使学生由“个”到“类”发掘Dehphi程序设计的一般规律,理解现象与成因之间的内在联系,把书本知识通过理解和掌握,变成内化知识。学生学到的不仅是扎实有效的知识,在案例教学法的训练过程中学会了学习,学习方法的掌握让学生受用终生。
第三,培养教师自我学习的动力。案例教学的问题没有固定模式,没有既定答案,教师需要随时回答学生在分析、讨论时可能出现的结论或问题,而且是五花八门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才能更好地掌控课堂局面,不至于易于陷入尴尬的境地。因此,案例教学不仅为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同时也为教师的自我发展和提高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周志德,张燕.Delphi程序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童爱红,张琦.Delphi7应用程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3]朱敏.现代教学方法发展的趋势性特征[J].外国教育研究,
2001,(8).
[4]邵光华.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研究及其启示[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9).
[5]李文生,叶宁.采用Delphi实现三层客户/服务器数据库应用程序[J].计算机工程,2000,(7).
[6]贾凤梅.案例教学在气象学与气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绥化师专学报,2002,(3).
[7]常萍英.基于OPC的机器人焊接生产线监控系统的数据集成及软件开发[D].南京:东南大学,2004.
[8]余江.河北省運动队运动训练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5.
[9]吴明.VFP教学中的改革初探[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4).
[10]杨秋芬.三层C/S模式和Delphi数据库的概念及实现技术[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
(责任编辑:王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