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全
摘要 基于宿州市粮食生产现状,剖析了宿州市粮食增产制约因素,具体包括:小农经济;农业科研、农技推广财力人力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灾害能力差;农民收入低,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十分有限;“农民工”队伍的壮大,使农业生产出现粗放经营的新问题;龙头企业的发展缺乏资金支撑等。提出了宿州市粮食增产的几点建议: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提升高产稳产田的比例;以提高秋粮单产为重点,加快实现粮食均衡增产;以技术创新和应用为重点,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水平;以推进区域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种植为重点,加快推进规模化经营;以粮食产业化体系建设为重点,提高产业比较效益。
关键词 宿州市;粮食增产;潜力;制约因素;建议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08-02498-02
宿州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地处黄淮海粮食主产区,总面积9 787 km2,总人口637万,耕地总面积56.73万hm2,2013年人均GDP达17 038元[1]。确保粮食稳产增产是该市一项主要工作。随着农业的发展,改革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影响现代农业发展,影响粮食增产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笔者基于宿州市粮食生产现状,分析了其粮食增产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1 宿州市粮食生产现状
2012年粮食总产376.97万t,常年调出市外粮食175万t以上。2006~2012年宿州市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见图1[2]。如图1所示,宿州市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09年达到379.99万t的峰值,随后虽有所下降,但2010~2013年粮食总产量都维持在350万t以上;宿州市粮食增产速度波动较大,2008年增长速度高达11.6%,而2010年降幅达到6.6%,2011、2012年粮食产量增长率分别为1.4%和4.7%,有加快增长的趋势。
2013年宿州市的夏粮生产虽然遭受了晚播、春霜冻害和旱灾,由于各地加强了田管,广泛开展春季追肥,实施“一喷三防”,加快了苗情转化升级,减轻了灾害的影响,经各地农业部门调查,夏粮总产持平略增,实现了10连丰。夏粮种植面积42.67万hm2,比2012年的42.13万hm2扩大0.54万hm2,总产可达269万t,比2012年夏粮总产267万t增产0.7%。虽然宿州市粮食总产的基数已经很高,但由于制定了一整套发展粮食生产的规划,各项措施扎实推进,到2020年计划实现增产175万t,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注:2010、2011年粮食产量已调整。
图1 2006~2012年宿州市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2 粮食增产的制约因素
2.1 小农经济 宿州市农业生产方式仍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生产规模小,一般家庭承包地面积仅0.40~0.67 hm2,农民来自于农业生产的收入仅占40%,使农业生产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大幅度下降。农业生产规模小,制约了大型农机具的使用,阻碍现代经营管理方式的运行,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资料采购价格高,质量没有保障,农产品出售缺少价格决定权,市场竞争力较弱,因规模效益小而缺少新技术应用的积极性。
2.2 农业科研、农技推广财力人力不足 农业科研与其他领域的科研不同,受地域的限制很强,基层农业科研单位位于本生态区域,所取得的成果有更多的推广价值。目前我国国家级、省(市)级等科研机构的经费比较充足,而市、县级的科研经费就相当匮乏。宿州市农科院在小麦和玉米育种方面处于安徽省领先位置,如皖麦19系列等小麦品种,累计推广面积667万hm2以上,玉米品种也推广40万hm2以上,为宿州市和安徽省的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某些单项成果上已经超过了省级农科院的推广效果。但是,因为市级财政的困难,至今也只能拨付80%的人员工资,科研经费更是完全依赖创收。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科研单位的创新能力,县级农科所甚至连基本的运转都十分困难。
宿州市农技推广队伍受3次机构改革的冲击较大。第一次是1991年,人、财、物“三权”由县农业局下放到乡镇,此后不久收回;第二次是1996年,人、财、物“三权”又下放,此后不久又收回;第三次是2002年,“三权”再次下放到乡镇。3次改革使有多年历史的农技推广体系受到很大冲击。虽然最近这次机构改革收回了乡镇农技推廣机构的管理权,但仍存在几个问题:①农技推广队伍减少。根据不完全统计,宿州市的县、乡两级农技人员从1998年的1 848人下降到2009年的1 097人,共减少了751人,下降幅度高达40.6%。②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运行艰难。因为市、县2级的财政非常困难,所以用于农技推广的经费非常少,活动经费往往只能依赖农技部门的创收,许多乡镇农技站的工作条件较差,技术手段也很落后,致使整个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运转不灵。③农技推广人员知识陈旧。据调查,2008年宿州市的市、县两级农技推广人员中,有本科学历的仅仅占了13.7%,而中级以上职称的仅有30%。目前,只有大约10%的农技人员参与了相关培训,部分乡镇农技站仍聘用了非专业技术人员。多数基层农技人员的知识陈旧,很少更新,完全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因为农技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导致宿州市的农业常规技术得不到较好的推广应用,这就影响了该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发展。
2.3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难以抵御灾害 由于国家长期以来对农业的投入不足[3-4],而农民自身又无力进行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导致宿州市的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具体表现在:排涝系统的抗灾能力较低;设施的蓄水能力较差,水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灌溉系统落后,存在不完善和不配套现象,可灌面积27.3万hm2,仅占总耕地面积的55%。此外,基本的农田沟渠道路等设施较差,还严重缺乏大型综合农机具。由于宿州市的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导致在农业生产中粮食产量出现较大的波动,在遇到灾害时易导致粮食严重减产,如2003年的洪涝灾害就使宿州市的粮食总产降低了30%。
2.4 农民收入有限,难以扩大再生产 2013年上半年,居民收入倍增规划实施工作各项考核指标完成较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 378元,增长19.9%;但仍比安徽省平均水平4 620元低26.9%,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相比更是差了3~4倍。农民的人均收入如此有限,使其难以筹集足够的资金来进行农田基本建设、购置各种农机具和开办农业企业等。
2.5 “农民工”队伍的壮大,使农业生产出现粗放经营的新问题 宿州市约有120万的农民工队伍,并且人数还有进一步增加的可能,这固然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但也对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造成了负面影响。制约农业劳动力对于粮食的持续供给的主要因素不是数量,而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以及农民素质的下降。随着劳动力的持续外流,农村的留守人员多为年龄偏大的老人和劳动力不强的人员,加之对土地的零散经营,使其在农业生产中只能采取粗放种植,不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和精耕细作,带来了科技应用少、劳动力投入不足、生产后劲不足等诸多问题,使农业生产难以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转型,严重阻碍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5]。
2.6 龙头企业的发展缺乏资金支撑 据宿州市人民银行初步统计,2009年,宿州市金融部门累计向90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放过贷款,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融资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从全市16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来看,还有70家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并没有获得贷款支持,更不用说全市近2 000家没有列入省市级龙头企业名单的中小涉农企业了。全市农业专业合作社也仅有5%左右的能够获得银行贷款支持,大部分都是使用民间高息资金,增加了农业发展成本。
3 进一步提高宿州市粮食生产能力的建议
3.1 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提升高产稳产田的比例 中低产田改造的重点任务有2个: 一是要加大对土壤的改良和培肥地力。对低洼、盐碱、沙土地和耕层薄的耕地进行改良,减少水肥流失的问题。要加大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面积,大力发展农牧相结合的循环农业。要全方位开展测土施肥,在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同时保持营养的合理结构,为实现农业高产提供地力保障。二是要完善農业基础设施。要在加大土地平整的基础上,以建设高标准农田的要求,完善水、电、林、路设施建设,配备相应的农田生产设备,提升防灾抗灾能力。
3.2 以提高秋粮单产为重点,加快实现粮食均衡增产 粮食生产要坚持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巩固夏粮、主攻秋粮,优化结构、增加效益的原则,重点狠抓秋粮作物单产的提高。要重视秋粮的生产,将其与夏粮生产同等对待。要引导农民改变“重夏轻秋”的思想,在此基础上落实秋粮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和技术指导,要增加对秋粮生产的投入。要大力研发和推广秋粮生产的综合配套技术,努力提高防灾减灾技术水平,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把秋粮生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3.3 以技术创新和应用为重点,提高粮食生产科技水平 农业科技是粮食生产根本而持续的动力,制约农业增产的关键因素在于农民没有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宿州市各县区调研结果表明,许多先进的农业适用技术覆盖面较小,技术应用增产的潜力很大。一方面,要鼓励农业科技创新,增加粮食生产的技术储备与保障;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发不同区域的技术配套集成和标准化,将其快速地推广应用,努力实现良种良法良田良制的优化组合,挖掘粮食增产潜力。
3.4 以推进区域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种植为重点,加快推进规模化经营 小规模的分散经营也制约了粮食技术的应用和产量的提高。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民不断向城镇转移,这种转移的高潮正在逐渐来临。粮食发展要与农民的流动形成呼应,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和推进规模化经营的模式。不但要防止粮食主产区的土地向非粮经营转移,而且要避免土地转移所形成得贫富差距问题。可以考虑建立粮食生产合作组织,让农民广泛参与到土地流转中,并对合作农户低价提供物质、信息、技术、销售等方面的综合服务。这类组织可以引导农民科学化种植,对推进粮食生产的区域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有利。政府对经济合作组织给予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技术支持,以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推动土地合理流转并保障农民利益。
3.5 以粮食产业化体系建设为重点,提高产业比较效益 粮食生产必须摆脱现在“大而同”的状况,逐步发展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具有较高附加值的粮食产业,形成从种植到加工销售一体化高品质粮食和食品的产业体系,形成优质粮食发展特色明显的区域格局。为此,粮食和食品加工业应率先和加快发展,尽快占领国内外粮食产品和食品的高端市场,并能够引领高端需求。这就需要大力提升粮食加工企业上规模和档次,提升食品加工能力,以加工业带动粮食种植业,走特色高效差异化发展道路,提升产业效益,从而极大地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2] 宿州市统计局. 宿州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3-04-15)http://www.ah.gov.cn/UserData/DocHtml/1/2013/6/9/20130609115922299.html.
[3] 顾莉丽. 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波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58-12461.
[4] 孙顺强, 朱桂英, 张桃梅. 我国粮食生产直接补贴体系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861-6863.
[5] 徐秀景,宋斌,刘洪亮.宿州市农民创业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449-14450,14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