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富根
【摘要】教师在对待物理实验教学方面,还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应试”做法。应转变观念,注重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教学 实验 观念 探究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72-01
一、引言
当前,作为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加上社会各界对教师的评价是以高考成绩来论,“题海战术”仍然是教师的法宝,实施素质教育在一些教师看来只是一个“方向”,高中教育的现状确实是“素质教育轰轰烈烈,而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素质教育”似乎与“高考”是“死对头”,这其实不然,“高考”虽然有其弊端,但与“素质教育”并不是水火不相容,有相通之处,因为“素质教育”不是流于形式,追求高考升学率并不排斥“素质教育”。那么如何做到既顾及高考又不偏离“素质教育”,谈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观念的转变和一些尝试。
二、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重视探究精神的培养
高中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的学生分組实验中,大多数都是“测量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并不多。学生在做验证性实验时,还没有到手做就知道实验的结论,只要按照实验册上的实验步骤或教师在动手前所讲的实验方法做就行了,甚至出现一些同学凑数据以应付老师检查的现象,究其原因,是这种实验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来。如果把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究性实验,学生就会有新奇感,就会认真对待测量的每一个数据。例如,在讲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之后,不急于把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成遵守什么法则抛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动手探究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成是不是简单的代数运算,就把“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改成探究性实验了。又如,在讲到“机械能守恒”时,不急于给学生给论,而是让学生先动手探索,重物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与动能的增加量是何关系,学生就会发现在不考虑阻力的情况下,二者相等。再引导学生为什么只是近似相等,这样即可以得出机械能守恒的结论又可以得出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这又把“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改成探究式实验了。只要教师转变观念,打破墨守成规,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是能够找到既不偏离“高考”,又顾及学生的能力的培养的方式方法的。
三、创造条件把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动手实验,积累感性经验培养动手能力
学生进入高中后,物理的学习成了许多女生前进的“拦路虎”,而多数男生比女生对物理的学习更适应。我不认为是智力上的因素,女生比男生差,除心理上的因素外,主要是感性经验的因素。男生少儿时天生顽皮、好动,玩玩具、到野外玩等活动,都比相对文静的女生多,这就给男生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素材,而这些素材恰恰是物理思维的基础。这就是男生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悟性”普遍比女生强的原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条件,有意识地让学生积累感性材料,“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把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动手的分组实验,无疑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一种很好的途径。
当然,使学生积累感性素材的途径不能只限于课堂。如讲到“变压器”、“电能的输送”时,可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变电站”,让学生实地考察远距离输电是如何实现的,同时给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一举两得。
四、重视物理实验设计,改变“包办性”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多数教师对学生的实验都不“放心”,实验前花大量的时间讲实验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然后自己再演示一遍,有的教师甚至觉得实验的演示可视性不够强,就做成多媒体课件,在大屏幕上把实验过程重复演示给学生看,这样学生只需要依葫芦画瓢,即可顺利完成任务。这是纯“应试”的做法,“包办性”太强,不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应大胆放手给学生,不要占用学生宝贵的实验时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最大限度挖崛学生的潜力。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对于一个实验不要限制太死,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实验方案。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各组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测量之后再组织学生讨论那种方案测量比较准确又比较简便。这样,既培养学生的能力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五、重视课外实验,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
学生的现实生活是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融合的“大课堂”,在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小实验(“做一做”),虽然很不起眼,都是学生身边容易找到器材的实验,比较切合实际,有的教师把这些当作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如果布置学生去做,并把学生做好的器材拿到教室给予展示和演示,学生就会受到很大的鼓舞。身边的瓶瓶罐罐都是很好的器材,比如,在讲到“反冲运动”时,可跟学生一道做一个“会旋转的易拉罐”,在讲到“圆周运动的实例”时,要求学生用矿泉水瓶做一个“水流星”。用易拉罐制当作“法拉第圆筒”、用易拉罐扎几个孔加水后让其自由下落观察失重现象等。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把物理与现实生活拉近了距离,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六、重视物理学史中物理学家实验介绍,渗透物理实验的设计思想
物理学博大精深,这凝聚着许多物理学家的辛勤的汗水和科学的智慧。巧妙的实验设计使物理学家攻破了许多难题。因此,在教学中涉及到有关实验时,不能只是轻描淡写,而要根据物理学史,寻找详尽的资料给予补充,使学生明确前因后果,特别要突出物理学家们是如何巧妙构思,渗透给学生科学的实验设计思想,这样对学生实验方法和技巧深刻领悟实验、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都有很大益处。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如果离开了实验,物理学将失去它的“生命线”。因此,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应本着高度负责任的态度,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来正确对待物理实验教学,转变纯粹为了“应试”的观念,充分挖崛实验“潜能”,多渠道、多角度地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使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与实验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高中物理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
[2]郭奕玲、沈慧君,《物理学史》:清华大学出版社
[3]方强,《中学物理实验改革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