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014-05-30 16:09:32林蓉
东方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新型主体意识鼓励

林蓉

【摘要】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课堂上我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三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语文课堂效率。

【關键词】新型;主体意识;鼓励;调动;独立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遵循这一理论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互动的信息交流活动。研究表明,信息交流的有效度和情绪呈正比,在良好的气氛、情绪和心境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高,感受性就灵敏,思维就活跃,从而对知识的理解就快。可见,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做民主的教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的前提条件。为此,在教学中必须:

1、把微笑带进课堂。为学生能力培养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小学生年龄小,情绪易受暗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师生的情感交流,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所以,教师要发自内心的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感染学生,为他们学习能力培养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2、对学生一视同仁。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尖子”生。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的应付考试。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如对差生加强双基训练,补缺补漏,对好学生根据能力加深练习的深度和广度。

二、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形式,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是客体,师生是授受关系,这是被广泛认同的地位。80年代以来,随着教改的深入,这一观点这被怀疑,提出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观点。单从学习的角度看,学生无疑是认识的主体:从教学活动看,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起来看,教学法的目的是使学生由学会逐步做到会学,学生仍然是主体,但已不是一般的主体,是教师主导下的主体。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要牢记以下两点:

1、强化教学主体意识。

确保学生主体的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显然,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学生自觉的学习实践,就不可能学会学习。教师应做的工作是为学生的学服务,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设有利于自主学习的氛围,通过启发、引导、点拨、小结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给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总之,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致立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兴趣,使之愿学;教给方法,使之能学;培养能力,使之会学,这是教学观念的变革,是语文教改的中心问题,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和关键。以往教学中学生成了配角,学生围着教师转,有方法问题但更多的是认识问题,教学思想问题——把主客体的位置搞颠倒了,有意无意的认为我是老师,我是教你们的,我不教你们就不懂、不会。明确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就确认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摆正了教与学的关系。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还要看到这个主体有巨大的学习积极因素和学习潜力。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儿童从三四岁开始,对遇到的事都想试一试,总想摆脱对父母的依赖。随着年龄的增长、身心发育的成熟、认识能力的提高,独立意识越来越强。可以不断获得动力,增强成功的欲望。此外,在每个学生身上,特别是学生集体中蕴藏着巨大的学习潜力。往往不是学生不能做,不是学生做不好,是我们不给他们时间和机会。你让他读,他才能越读越好;你让他思、议,他的分析概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才能越来越强;你让他经常练笔,他才能越写越好。那么,如何把语文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呢?

(1)要相信学生,给他们训练的机会;(2)要了解学生,他们能够自得、自会的,尽可能让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和同学间的讨论、交流加以解决。在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我们如果不去开发,那它永远是一种潜在的力量。应试教育、旧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性。我们要通过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学习潜能和创造力发挥出来。

三、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树立教师“教”是为了学生“学”服务的观念,在承认教师主导地位的同时,更应确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指导学生主动参于各项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具体说,在教学中应做到:

a)加强实践操作活动,

语文课堂教学的传统习惯是“师讲生听”、“师写生抄”,在这种教师唱独角戏院课堂上,这生一般都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学习兴趣受到压制,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要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老师就应充当“导演”,从教材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多组织指导学生开展一些实际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唱主角,在实际活动中培养能力。比如,爱玩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在教学法中不妨把“找朋友”、“送信”、“夺红旗”等游戏引进课堂,寓知识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之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此外,也可以让学生亲自拼一拼、连一连、画一画、比一比、找一找、读一读,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b)开展开放式讨论,

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只会回答“是”或“不是”,或模仿教师和课本的叙述回答问题,没有机会也不敢说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或自己思考方式。因此,要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老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条件,开展开放式讨论活动,让学生有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大胆发表与教师、课本不同的看法,培养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猜你喜欢
新型主体意识鼓励
农民发展致富途径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7:22:02
沙画活动中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1:52:44
从《沧浪诗话》看严羽文论中主体意识自觉性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7:45:34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6:45
新型防冰雹车衣设计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4:03:00
“鼓励”浪费
生育文化对生育率的影响
企业导报(2016年14期)2016-07-18 20: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