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陶
【摘 要】 目的 观察治疗益髓活血方治疗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 将30例西医诊断为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辨证为肾阴虚血瘀证型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均予泼尼松1mg/kg/日,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自拟中药益髓活血方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60%,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侯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5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拟益髓活血方联合激素治疗慢性ITP的疗效优于单用激素治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 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益髓活血方;肾阴虚血瘀
【中图分类号】 R554+.6 【文献标识码】 A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获得性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总数的1/3,以自身抗体介导的外周血小板破坏及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为特征。由于ITP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治疗难度较大。目前ITP诊疗指南推荐地塞米松和泼尼松方案作为治疗的一线治疗方案,其有效率可达到60%-80%,但激素相关副作用较大,且部分病人呈现激素依赖甚至激素抵抗现象,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对激素联合自拟益髓活血方治疗ITP的临床疗效观察,总结本方的治疗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病例共30例,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部,其中住院门诊18例,住院患者12例,诊断均符合ITP的诊断标准,治疗组男7例(46.7%),女8例(53.3%);对照组男6例(40%),女9例(60%)。治疗组平均年龄32.5±10.7岁,对照组平均年龄34.6±9.6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符合ITP西医诊断标准[1];(2)符合中医肾阴虚血瘀证诊断标准;(3)年龄在18-65周岁之间,依从性好;(4)血小板计数在10×109/L-40×109/L之间。
1.3 排除标准 (1)不符和病例纳入标准者;(2)孕妇或哺乳期妇女;(3)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精神病患者;(4)治疗期间出现严重不可控制的出血。
1.4 疗效判定标准 ITP疗效标准参考张之南主编《血液病诊断与疗效标准》第2版[2],分显效、良效、进步、无效。中医证侯疗效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分为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
1.5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泼尼松1mg/kg/日,每日一次服用,见效后逐渐减量至维持量。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益髓活血方加味煎剂,100ml,口服,每日三次,方药组成:生地黄15g、山茱萸10g、淮山药20g、玄参15g、三七粉5g(冲服)、丹参15g、茜草15g、生甘草6g。疗程:4周。
1.6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②中医证侯疗效。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经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0.0%,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中医证侯疗效比较 治疗组中医证侯疗效总有效率为93.3%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归属于中医学“紫斑”“葡萄疫”等范畴,清代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治疗血证的四大原则,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中医认为激素为助阳伤阴之品,经过临床观察,长期应用激素的患者易出现咽干口燥、颜面潮红、心烦多梦等阴虚火旺之证,《内经》记载“少火生气,壮火食气”,在阴虚火旺的前提下易出現气阴两虚,随着激素的撤停,外来助阳之品减少,阴损及阳,最终导致阴阳两虚。因此,激素对脏腑的影响多责之于肾,尤其是肾阴不足。血液的生成与肾的关系密切,《素问·生气通天论》:“骨髓坚固,气血皆从”,紫斑患者在病程中多伴有皮肤粘膜或者脏器的出血,正如唐容川所谓“离经之血,虽清血、鲜血,亦是瘀血”。笔者在临证中观察到大多数ITP患者存在肾阴虚和瘀血阻滞两种病理因素,认为肾虚血瘀是多数紫癜患者的关键病机。针对该病机,采用滋阴活血方治疗,方中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长于滋肾阴;山茱萸补肝肾,涩精气,长于补肝阴;淮山药健脾补肾,此三味肝、脾、肾同补,重在补肾阴。玄参清热凉血,泻火解毒,协同生地黄同用具有滋阴之效,丹参、三七粉、茜草化瘀止血。本方具有滋阴补肾,化瘀止血的功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运用于ITP患者经过激素治疗或未经激素治疗,肾阴亏耗,阴虚火旺,血分有瘀热而致出血的患者,疗效较满意。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2012年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2,33(11):975-977.
[2] 张之南.血液病诊断与疗效标准[S].第2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