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彬
截至7月22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网站“军民融合”板块中表明7月份共计有17条新闻动态。除了军工集团与民口资源对接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之外,其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近日于河南、湖北调研时的发言被摆在了首页流动新闻的显著位置。
近年来,随着军工对民资准入门槛的逐渐降低,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马凯也强调,民参军渠道不畅,军转民动力不足,军民资源共享程度不高、机制不活等问题依然存在。他认为在大力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前提下,应该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十年破冰
国防大学发布的《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报告2013》指出,目前我国拥有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的单位总数超过1800家,其中非公企业500余家,超过总数的1/4。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我国应该形成较为健全的军民融合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军工与民口资源的互动共享基本实现,先进军用技术在民用领域的转化和应用比例大幅提高,社会资本进入军工领域取得新进展,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提升。
从“军转民”到军工逐渐向民口开放,经历了漫长的十年里程。
2004年,我国开放向民间采购军品,国防科工委相关领导表明有意向推动民企民资参与军品科研生产领域。
2005年,“非公36条”落地,明确规定“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军民两用高科技开发及其产业化”。同年,以TCL为代表的民营企业率先与军工集团签订了“军民合作发展意向书”。有消息称,TCL集团已于去年在惠州成立了专门的系统工程事业部,专门承接军工项目的生产和研发工作。
2008年,“神州八号”飞船升空,采用了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提供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包括德力西集团,天安集团、飞策防爆、正泰集团等。
2010年,“新非公36条”第20条注明,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投资建设领域。同年,国务院及中央军委联合下发《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37号),指出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军工发展动力和活力”、“利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基本完成,军工科研院所改革取得积极进步”的明确要求。
2013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并将其作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大任务之一,纳入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布局。同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将从“政策引导,加快军民科技成果转化”“破除壁垒,加强军民资源共享”“需求导向,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三个方面着手实现军民融合发展目标。
2014年,军工向民资开放进入了实质阶段。新华网外文消息披露解放军总装备部的最新政策包括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简化许可认证手续、完善军用装备的定价机制和税收政策。
与此同时,国家安全委员会下达的多项指示利好于军工企业,并进一步推动清除军品总装资产装入上市公司障碍,深入讨论改制军工研究所的具体办法。
产业和融资的融合
军企正在大步前进寻找新市场。但由于体系的孤立与独立性,使其封闭的生产配套难以在短时间内打破壁垒。
以中国军工企业产业证券化的比率来看,就与国际水平存在巨大差距。数据表明,全球排名前100的军工企业中有80%为上市公司,而中国军工集团整体资产证券化率仅为30%左右,且绝大多数不涉及核心业务。其中,军工研究所资产占比较高的航天和电子系军工集团的资产证券化水平只有20%左右,远低于占比相对较低的航空和船舶系军工集团。
随着各大军工集团的企业资产不断完成股份制改革,并注入上市公司,军工产业和融资融合的进程将逐渐加快。
目前,我国A股主要由四个派系军工企业构成。其中规模最庞大的,是由十大军工集团下属的70余家上市公司组成的“中央军”。除此之外,则是由其他央企下属的涉軍上市公司组成的“央协军”,由地方国企涉军企业组成的“地方军”,以及由民企参军的“民军”,规模均在10家上下。
但是,这些数字正在不断发生改变。
已经有消息表明,A股上市的中国重工和成飞集团均相继取得巨额的军工资产注入,而民营资本的逐渐渗透,也将进一步扩大上市公司中“民军”的整体数量。
在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布局中,市场终将缓慢并有力地叩开军工生产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