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辄“勒令退学”有悖教书育人精神

2014-05-30 10:48张玉胜
中国西部·教育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偃师校规男女生

张玉胜

8月23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高中门口的电子显示屏幕上滚动播放着校方新学期制定的“八条禁令”。偃师高中新学期规定:严禁学生谈恋爱,男女学生拉手一次警告,留校察看,第二次拉手开除;严禁在学校举行生日聚会,违规者将被开除……学生们称,这是偃师高中最严厉的“八条禁令”。

但凡“最严厉”校规,无外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管得过细,二是处罚太狠。纵观偃师高中的“八条禁令”,处罚范围从“携带手机”到“谈情说爱”,从“打架斗殴”到“抽烟喝酒”,内容可谓无所不包;处罚力度一律“严禁”,而且全部以顶格的“勒令退学”论处,最多给予其“回家反思一周”的缓冲处理。校方对违规行为“零容忍”“没商量”,从严治校的态度可见一斑。

不过,学校毕竟是孩子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摇篮,是教书育人、传播文明的圣洁之所。动辄以“勒令退学”论处的“八条禁令”,人们除了感受到“格杀勿论”的飕飕寒意,丝毫嗅不到充滿温馨爱意的人性化味道,更难以与教书育人的办校宗旨联系起来。

诚然,校规校纪应当体现出制度的威严与刚性,但对于未成年孩子的管理约束,未必一定要摆出“冷冰冰”的铁面孔,尤其不能以罔顾孩子们人格尊严,剥夺学生正常权利为代价。从严治校的前提应当是文明管理、依法治校,并非要以校方的公权力越界干涉孩子们正常的私生活。比如“携带手机”,国家并没有法律禁止在校学生使用手机,在手机已成大众化通讯工具的当下,“严禁携带手机”的规定,显然是于法无据、于理不通、于情不合的无厘头干涉自由行为。

还有,男女学生“拉拉手”就是谈情说爱吗?男女生之间的来往接触,除了谈婚论嫁的婚恋情结,就不能有互帮互助的正常友谊了吗?退一步讲,即便是男女生之间互有好感,只要把握交往“分寸”,没有妨碍正常学习,老师和校方给予当事学生以善意提醒和正确引导即可,没有必要如临大敌,甚至将其赶出校门。再说,对男女生“拉拉手”的行为如何监控、谁来实施?可以想见,如果真有学生两情相悦,不能明着“拉手”以后亲密只好移为“地下”,恐其负面效应更令人担忧。

对孩子们进行管理与纠错,不乏制度约束,但更多的应该是正面教育与合理引导,动辄对违规学生施以“勒令退学”处罚,除了彰显权力霸道之外,更不无“以开代管”的懒教之嫌。尽管“勒令退学”不乏“杀一儆百”的震慑作用,但却不是真正的“爱护”和“挽救”,而是逃避育人责任,把学生推向社会的放纵、失德、失责之举。

也许,动辄以“勒令退学”论处的高中校规,其“严厉”底气,不乏对其非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地位”超脱及面临高考压力的教学任务繁重等双重考量。但请不要忘记,教书育人是所有学校的宗旨和原则,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爱护”永远胜于“惩罚”,正所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猜你喜欢
偃师校规男女生
偃师区关工委召开2023年工作谋划会议
偃师区开展青少年普法活动
校有校规
校规之战:“严”与“爱”何以平衡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Love across Planets
彝族说唱 男女生三重唱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