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满庄稼的地里不长草

2014-05-30 01:28黄世涛
中国西部·教育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花桥王鹏农庄

黄世涛

从成都市区出发,沿着318国道向南20余公里就到了成都市新津县花桥镇。这里已经没有了城市的繁华和喧嚣,大片大片的农田,和着空气中弥散着的泥土与庄稼的清香,透出了成都平原农耕文明的底色。

最近大半年以来,这里的家长们发现孩子有些异常——每天早早地就去了学校,下午放学也不见准点回家,周末有事没事还爱往学校里钻。这让见惯了孩子一回家就守在电脑、电视机面前拉都拉不走的家长们感到不太习惯。“好事”的家长悄悄尾随孩子去探个究竟。孩子径直走进学校里一个写着“朵朵农庄”的园子。园子里,一大群孩子正热火朝天地翻地、种菜,给地里的蔬菜浇水、施肥、捉虫子,全然不顾满头大汗、满身泥土……这场面让家长更加疑惑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娃娃,怎么都突然爱上种地了?

这所学校就是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花桥小学,而“朵朵农庄”是花桥小学实施“生活教育”的若干项目之一。该校通过校内农庄、“加油站”、网络社区、学生自主管理中心等平台,实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一年多以来,人们欣喜地发现,学生的精神面貌竟焕然一新。

每个班级都有“产业”

去年4月份,辜俊所在的三年级二班接到一项特别的任务。

学校将校内少年宫闲置的一片土地进行改造,建设 “朵朵农庄”,三到五年级每个班都分到了一块“责任地”。地里种什么、怎么种,由学生全权决定;种植所需的肥料、种子或秧苗等由学校出资购置;收获的瓜果蔬菜等农产品由学校食堂依照市场价格进行收购或自己带回家享用。

辜俊和同学们第一次走进自己的“责任地”就兴奋不已,黑黝黝的泥土并不像以往感觉的那么“脏”。学校地处农村,加之当地是成都的蔬菜基地,孩子们对农作物并不陌生,很快就商量好了第一批种茄子、海椒和丝瓜这几样家常作物。

尽管都是家常作物,尽管各个环节孩子们都小心翼翼,可还是遭遇了失败——因为经验不足,肥料撒太多,小秧苗全部被“烧”死了。

辜俊的奶奶是附近的蔬菜种植户,种蔬菜很有一手。辜俊每天回家就缠着奶奶求教,然后把学到的种植技术带到学校教班上的同学,班上的同学又去教别的班上的同学。

记者走进花桥小学的“农庄”,时值六月中旬。海椒、茄子、丝瓜还有西红柿已挂枝头。在一片油绿色间,格外抢眼的是一个浅黄色的稻草人,这个稻草人扎得显然有些“业余”,唯有头上那顶帽子,昭告着它的作用。或许是怕记者觉得这些辣椒、茄子太小,卖相太差,一位学生特别过来强调:“这是没有打过农药的‘绿色蔬菜。”

在菜地一角靠墙的地方,摞了几个大铁笼子,里面几只兔子嚼着青草机警地盯着我们这群不速之客。“这些兔子是‘承包给四年级的孩子养殖的。”陪同参观的学校德育处主任钟宏燕一边说着一边拿出手机,让记者看昨天放学后,老师在班级微信群里的通告:“孩儿们,八只兔子需要不少的草哦!”

孩子们每天下午放学便相约到田边地角给兔子割草,等第二天草晾干,再用塑料袋装好带到学校。兔子不能吃带露水的草,有些草不能喂兔子——这些都是学生“教” 老师的。

“农庄的劳动打破了老师和学生单向的教与学的关系,更多的时候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去尝试,或学生来教老师。” 钟宏燕说。

农庄的西南角还有一个不大的池塘,池塘里种了莲藕,还养了不少小鱼。学校将它们“承包”给一、二年级,每个班轮流喂食。

种菜、养兔、喂鱼,花桥小学几乎每个年级、每个班都有自己的“产业”。五年级的学生还“承包”了学校的“朵朵加油站”,这是一个经营学习用品的小卖部。与农庄相似,“加油站”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学生与学校也有着相应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这些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到了成就感。”花桥小学校长王鹏告诉记者, “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培养了孩子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珍惜粮食的品质,他们也更理解了父母的艰辛。来自实践的教育比一般课堂上讲一千次、一万次还要有效果。”

校园网站也是“商贸”市场

尽管地处农村,花桥小学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却有着深厚的积淀。上世纪80年代初期,学校就是全省仅有的几所农村“电化教育示范校”之一,目前又是四川省唯一一所农村省级现代教育示范校和省级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信息技术的优势在教育教学,尤其是学生能力素质培养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近年来,花桥小学推进学生兴趣爱好培养。学校一改过去“唯分数论”的学生评价导向,把具备艺术、体育兴趣和特长作为“优秀学生”的必需条件;学校经常举行文艺比赛和展览演出;积极推荐艺体特长学生参加县市比赛。与此同时,学校通过数字化校园建设,在网络课程板块引进大量艺体类网络课程,以弥补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艺体类师资的不足。学校引导学生将“线上观摩”与“线下自主学习”相结合进行自主学习,对善于自主学习的同学进行特别奖励,授予“小老师”勋章,让他们去教别的同学。一系列举措激发了孩子们学习书法、绘画、剪纸、刺绣、篮球、乒乓球、声乐、器乐、舞蹈等拓展课程的热情,学校的素质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

王鹏告诉记者,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平台,在教育领域已有了广泛应用。但花桥小学将其优势发挥得更为极致,“我们将信息技术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相結合,把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生活教育的支撑。”

据了解,花桥小学将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中创作的绘画、剪纸等作品上传到校园网站,统一进行估价、标价后,允许学生对作品进行现金交易。而对于声乐、器乐、舞蹈等无法进行“实物交易”的艺术作品,学校也开创了体现其价值的方式,那就是将表演的视频录像上传到网上,学校根据其点击量换算成相应的金额予以兑现,由“学校购买服务”。

“这就不像过去那样,活动搞完就完了。现在不仅可以随时上网看到这些作品,还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劳动产生了价值。”王鹏说道,“就像做生意,今天赔本、明天赔本,渐渐地就没有兴趣了;今天赚钱、明天赚钱,就能从中看到价值,就更加有信心。”

将信息技术引入生活教育,其目的显然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王鹏认为:“正如陶行知先生提出‘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花桥小学互联网自主学习、成长展示、“网络贸易”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的生活实践和‘生活教育,它促使了这些农村孩子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以更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未来的生活。”

学生自主管理“试验田”

采访中,花桥小学的师生们时不时地提到一个组织——学生自主管理中心。 “这是为锻炼学生自我管理而建立的一个学生团体。”面对记者的疑惑,王鹏校长进一步解释道,“学生在这个团体中自己制定管理制度,自己策划活动,督促自我学习。”

“学生自治”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陶行知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一文中对“学生自治”下了这样的定义:“就是让(学生)结起团体,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手续。从学校方面说,就是为学生预备种种机会,使学生能够组织起来,养成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陶行知认为,今日学生,即将来公民;国家所需的公民,是要他们有共同自治的能力。因而,学校一定要培养学生形成共同自治的能力。

在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启发下,花桥小学建立了学生自主管理中心。“学生自主管理中心的职能类似于一个社区居委会,里面设置了主任、副主任、记分员、报账员等职务,中心工作人员都会定期进行换届选举。”副校长李燕谈到,学生们已通过自主管理中心策划组织了很多全校性的活动。如端午节包粽子比赛、清明节策划手抄报展示、 “六一”儿童节文艺演出及工艺品展览等。

“学校每年划拨多少活动经费给学生自主管理中心?”

记者随口问起的这个问题却把大家“逗”笑了:“几乎不用拨活动经费。”钟宏燕说,“我们的自主管理中心旗下有‘几大支柱产业。这些‘产业不仅能够支持中心开展活动,还能结余一部分作为活动的奖励。”

所谓的“支柱产业”,就是学校的朵朵农庄、“加油站”、校园网络平台。

原来,农庄收获的农产品卖给学校食堂后,学生自主管理中心将在盈利中收取20%的管理费;学生们在网络商务平台上交易后,也将向中心缴纳一定的管理费。另外,“加油站”的盈利也是中心的一大收入来源,一学期利润就有两、三千元。

那么,学生乐意将自己的部分劳动所得交給自主管理中心吗?记者了解到,由学生“当家”的自主管理中心并不是“只收费,不作为”,而是要为同学们提供大量的公共服务,如协助农庄采购、销售,为同学们的艺术作品拍照、录像、估价、上传网络等。另一方面,自主管理中心“行政”和“监察”相互独立,中心每月会公示收支账目,让学生们知道这笔费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在学生自主管理中心这个具有试验性质的小社会中,渐渐建立了学生的公民素养、纳税意识、理财意识、经商能力等。”王鹏表示,这个过程中他能够感受到孩子的快速成长,学校正准备将“学生自主管理”申报为市级课题,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田里没有庄稼一定会长草”

“生活教育”的实施是王鹏2013年初任花桥小学校长后开始的。为什么他对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如此推崇,这还得从他经历的一件小事谈起。

王鹏过去担任校长的某小学因为学生人数少,“六一”儿童节几乎不组织活动。那一年,期末考试作文题目就是让学生写“我的‘六一儿童节”。别的学校因为儿童节搞了活动,学生都能写“参加了什么活动,喜欢什么节目”,该校学生看到试卷全傻眼了,没有一个学生写成一篇像样的作文。

“这不是考不考试的问题。这个教训让我明白,实践太重要了。你没有那样的生活,就不会有相应的感悟和认知。”王鹏从那个时候起,就思考如何在教育中融入更多实践。

来到花桥小学后,王鹏发现孩子们虽然从小生活在农村,但是对农村并没有多少感情。生活教育必须立足于自身真实的生活。在农村从事教育,首先应让学生认识农村、农业。在这个思路下,他在花小实施了如今的现代生活教育。

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核心是“过什么样的生活,即受什么样的教育。” 王鹏说道,学生空余时间很多,在文化氛围淡薄、留守儿童比重大、家庭教育匮乏的农村,如果学校放任自流,孩子势必被消极、负面的生活包围,也就在时刻接受着消极、负面的教育。“正如有句话说的,田里种了庄稼就不会长草,田里没有庄稼就一定会长草” ,作为教育的耕耘者,我们要在每一块土地上悉心种下优质的庄稼,让杂草无处可长。那么,我们就给予了学生最好的教育。

猜你喜欢
花桥王鹏农庄
王鹏:初心不改 笃行致远
Fractional Noether theorem and fractional Lagrange equation of multi-scale mechano-electrophysiological coupling model of neuron membrane
美美的花桥港
花桥邂逅
清代雷州半岛糖贸易及其规范化——以新发现的雷州花桥碑刻为例
“魔幻农庄”崩盘 卷走玩家2亿元
农庄
休闲农庄的“2.0 时代”
花桥 古树流水
农庄里的羊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