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和智慧呵护学生成才

2014-05-29 00:20叶丹荷
成才之路 2014年11期
关键词:自卑情绪家长

叶丹荷

自卑心理,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正常生活。父母、老师应当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行为,并对其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导致孩子缺乏自信的真正原因所在,对症下药找到适合孩子的解决方法。本文以一名低段小学生的自卑心理为例,从个体、家庭、学校三个层面进行阐述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通过改变形象法、发挥长处法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

一、个案描述

今年,我班上转来了一个小男孩,叫小D。这个孩子平时总是喜欢一个人待在教室的角落里自己跟自己玩,让他做什么事总爱说:“我不会!”“我不行!”一次,我正在办公室改作业,一群学生慌慌张张地跑过来告诉我:“小D疯了,他在教室里拿凳子砸人。”我听了立刻跑过去看,他正一边哭一边拿着凳子砸向旁边的同学,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你们都欺负我,我砸死你们!”经过调查才知道:中午午休时,一位刚从国外回来的家长拿了很多巧克力送给我们班的孩子们,并跟大家约定:每人只能拿两粒。轮到小D拿糖的时候他偷偷地拿了三粒,这正好被同学看见,大家就批评他,说他不诚实。而小D觉得是同学们合伙欺负他,导致他用这样的行为给自己辩解。低年级的孩子总希望别人喜欢自己,特别是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平时这孩子就受到同学的欺负,而他从不向老师诉说,为他的自卑雪上加霜。一次次的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使他自卑心理越来越严重,自信心越来越不足,什么事都不敢去尝试,害怕失败,小小年纪就被自卑和失去自信的苦恼困扰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1)自我评价偏低及个人错误认知。对于小D出现的种种现象,我从多方面寻找原因。人对事物采取不同的态度是以该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的。一般地说,需要获得满足就会引起积极的情绪,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引起消极的情绪。小D从小缺乏肯定,看到别的孩子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心里必然充满向往,同时也产生了孤独感和自卑感。日积月累,他的心境渐渐变得消极、悲观。虽然,小D的父亲对他很宠爱,物质上尽量满足他的要求,但由于生活的需要,父亲得花大量的时间工作挣钱,有时对他缺乏照顾,很少有时间陪他、与他沟通,缺乏应答性的环境,出现了情感的饥饿,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听到学校老师反映孩子的不良表现,父亲对小D虽不会打骂,但经常会拿他哥哥做对比 ,所以小D十分讨厌家人。小D 在学校打架,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批评,因而对学校产生了抗拒感,对学习也就不那么积极了,做什么事情都缺乏自信心,连与同学交往也缺乏自信。

(2)班集体因素。虽然大部分孩子喜欢主动与人交流,但如果一旦这个学生不愿搭理,他们便理解为这是不友好的表现,马上去找其他愿意和自己一起玩耍的小伙伴。这也是受到了儿童认识能力的限制。长此以往,他会离这个群体越来越远,加重他的自卑心理。

三、辅导过程和情境

(1)敞开心扉,走向自信。学生在学校内有了情绪问题,不能说与学校、教师无关,教室内的气氛、教师的教法和对待学生的态度等都可能造成学生的情绪出现障碍。学生常对那些使他们可能受到批评、嘲笑或抛弃的任务表示回避,不能容忍挫折,常常逃避困难的学习情景。对于小D,我利用他的点滴进步让他树立自信心,引导他绕过情绪障碍,尽心尽力地帮助他解决实际困难。有句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知道学生想什么,愿意做什么,才能对症下药,找到沟通的捷径。每天,我都与小凯进行短时间的交谈,目的是让小凯信任老师,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使我能了解他的快乐,分担他的苦闷,解开他心中的郁结,协助他培养积极的情绪。事实证明,师生之间的个别交谈,有助于情绪障碍的学生重新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改变偏执的观点。

(2)激发动力,拥有自信。①给学生提供行为训练的机会。a、改变形象法。心理自卑的孩子,通常会表现出服饰保守,说话吞吞吐吐,走路畏索等特点。从改变服饰、说话的音量、走路的姿势入手,便是改变他们的心态,克服自卑心理的一条捷径。b、储蓄成功法。自信是成功的保证,自信也是建立在成功的经验之上的。科学研究表明,每一次成功,人的大脑便有一种刻划的痕迹——动作模式的电路纹。当人重新忆起往日成功的动作模式时,人又可重新获得那种成功的喜悦,从而消除自卑,充满信心。②给学生创造自信的空间。学生的挫折有些是家长人为造成的,家长给孩子的目标定位过高,造成孩子遭受挫折,丧失自信,减弱成就动机。而成功往往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激发他们的成就动机,因此,我积极与其家长联系,鼓励家长为孩子创造成功机遇。③给学生树立榜样教育。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有成功的欲望,每个学生也都有自己心中的偶像。利用儿童、青少年崇拜英雄、模仿力强的特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古今中外名人以及大家熟悉的身边的成功人士的例子教育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

(3)同学互助,迈向成功。与他人交往,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基本心理需求。交往对少年儿童的成长、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及培养自信心等都具有特殊意义。在学校里,学生接受的知识大部分是维持性的,而在课外,学生多与他人交往,就能取长补短,容易产生思想的碰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潜在的创造力。

四、辅导效果与体会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后,小D逐渐消除了情绪障碍,交往自信心明显提高了,家庭作业能按时完成了,上课时也能积极举手发言了,在校内,能和老师进行交流,下课有时还会主动问老师问题。以前,他孤独,不说话,现在有了一群知心朋友,平时也能主动去帮助同学。因为有了良好的交际关系,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家长反映他不再孤僻、难管了,能主动和父母谈学习上的事了。

其实,在学校里有许多像小D这样缺乏自信的孩子。当他们自我实现不能满足时,就会产生挫败感。一旦中途受挫,他们无法招架,减弱了心理承受能力,总觉得自己确实不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最终成了走向成功的大敌。因此,对这类孩子的情绪教育,更是他们成长中的“必修课”,用爱心和智慧呵护学生成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北白象镇第七小学)

猜你喜欢
自卑情绪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我心中的好家长
一个自卑者的自白:“觉得做什么都不行”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家长请吃药Ⅱ
自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