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林业发展区划方案

2014-05-29 01:32赵义民赵晓东
河南林业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蓄积量蓄积级数

赵义民,赵晓东



河南林业发展区划方案

赵义民1,赵晓东2

(1. 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郑州 450045;2. 河南林业职业学院,洛阳 471002)

将河南划为2个一级区:华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保护发展区与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重点开发区;4个二级区:太行山伏牛山防护林区、黄淮海平原防护用材林区、秦巴山地特用防护林区、大别山桐柏山用材防护林区;豫北太行山水土保持生物质能源林区等13个三级区,并对每个三级区的资源优势、发展方向、发展重点以及政策措施进行了论述。

林业区划发展;森林生产力;生态区位;河南

早在1979年河南省林业厅根据原林业部的部署开始林业区划工作。1983年10月完成《河南省林业区划》。这次区划的指导思想是以木材生产为主,将河南省划分为7个区:豫北太行山防护、用材林区;豫西黄土丘陵经济林区;豫东黄淮海平原防护林区;豫西伏牛山北坡用材林、防护林区;豫西伏牛山南坡用材林、防护林区;南阳盆地防护、薪炭林区;豫南大别桐柏山防护、经济林区(1983 河南林业区划,P55~95,河南省林业厅 )。该区划在河南林业发展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适应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加速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亟需要进一步调整林业发展空间布局,进行新的林业区划,全面指导新时期林业建设工作,根据国家林业局的统一部署和指导,河南省林业厅组织省内知名林业专家编制了《河南林业发展区划》,经国家林业局林业区划专家审定,收入《全国林业发展区划》,成为现在和今后一定时期指导发展现代林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材料[1-3]。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1.1 依据和材料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等法律、法规文件和法定调查、监测、统计资料,如历次《河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成果》、《河南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历次河南省湿地、野生动植物、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等成果材料;近年《河南省统计年鉴》等;最新林业研究成果。

1.2 研究方法

根据国家林业局统一部署和技术标准,本研究采用三级分类系统:一级空间布局区反映对林业发展起控制作用的自然地理条件,采用自上而下划分、专家集成与模型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二级空间布局区反映林业主导功能,采用异区异指标的主导因素方法进行区划;三级空间布局区(省级林业发展区域单元)统筹谋划林业生产力布局,调整完善林业发展政策和经营措施。省级空间布局分区在综合考虑自然条件、立地条件、社会经济因子、林业发展潜力、生态区位等因素的基础上,采取异区异指标的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一、二空间布局区与全国一、二级区划分区想对应,沿用其分区名称。本研究主要开展的是河南省三级空间布局区的划分研究[4-5]。

1.2.1指标

遵循主导因素分异原则,就每个二级空间布局区单元的具体情况,选取主导因素进行三级空间布局区划分。划分主要指标分为共性指标和其他指标2大类:

(1)共性指标:包括以县(市、区)为单位的生态区位等级(包括生态区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生产力级数(包括现实生产力和期望生生产力级数)、非木材林业资源(包括经济林产品;花卉产品;陆生野生动物产品;藤、棕、苇产品;林产化学产品;林产工艺品和文教体育用品;林药等7大类)。

(2)其他指标:包括地质地貌、土壤、光、热、水、植被;社会经济现状;生物多样性;森林资源和土地对未来生态和生产力布局和发展的支撑力;主导布局等。

1.2.2生产力级数计算

森林生产力级数只涉及森林蓄积和木材生产能力,包括现实森林生产力级数和期望森林生产力级数。

(1)现实森林生产力

现实森林生产力是指各县(市、区)现有森林蓄积和木材生产能力。该指数用4个指标来反映:①活立木蓄积量(万m3);②林分平均蓄积量(m3·hm-2);③年蓄积生长量(万m3·a-1);④采伐限额的商品材出材量(万m3)。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全国平均数计算:

以县(市区)为计算单位。全国县级行政单位2 860个,国有林业局92个,共计2 952个计算单位,取3 000。

4个指标的全国平均数分别为活立木蓄积量454万m3;林分平均蓄积量84.7 m3·hm-2;年蓄积生长量16.56 万m3·a-1;采伐限额的商品材出材量3.33万m3。

求取各县(市、区)4项指标与全国平均数的比值,求得的结果乘以10,公式如下:

活立木总蓄积生产力(Mp)及分级

Mi:i县(市、区)活立木总蓄积(万m3)

M: 全国平均活立木总蓄积(454万m3)

林分平均蓄积量Ap(m3·hm-2)及分级

Ai:县(市区)林分平均蓄积量(m3·hm-2)

A:全国林分平均蓄积量(84.7 m3·hm-2)

森林平均生长量生产力计算(Zp)及分级

Zi:县(市区)森林平均生长量(万m3·a-1)

Z: 全国森林平均生长量(16.56万m3·a-1)

采伐限额的商品材出材量(Dp)及分级

D:县(市、区)原木出材量(万m3)

D:全国原木出材量(3.33万m3)

根据计算结果,对每个指标进行分级。分级标准如表1。

表1 现实生产力级数划分标准

根据分级标准,得到每个指标的级数,将4个指标级数相加,即得到现实生产力级数。公式是:

现实生产力级数Pi= Mpi+ Zpi+Api+ Dpi

将全省每个县(市、区)现实生产力级数全部计算出来以后,进行三级区划。相邻县(市、区)现实生产力级数相差5以上,可以考虑划分不同三级区。相差小于5,可以合并为一个三级区。

(2)期望森林生产力

期望森林生产力(PP)是指通过科学经营,以充分发挥现有林地和森林的生产潜力,该县(市、区)可能达到的最大森林生产能力。该指数用4个指标来反映:活立木蓄积量(万m3);林分平均蓄积量(m3·hm-2);年蓄积生长量(万m3·a-1);采伐限额的商品材出材量(万m3)。具体计算办法是:

全国平均数计算:

指标的全国平均数分别为活立木蓄积量454万m3;林分平均蓄积量84.7 m3·hm-2;年蓄积生长量16.56 万m3·a-1;采伐限额的商品材出材量3.33万m3。

各县(市、区)各指标计算:

期望活立木蓄积量(Mpp)计算:①期望活立木蓄积量取成熟林组、中龄林组、幼龄林组的现实林分优势树种的最大单位面积蓄积量平均值(m3·hm-2)乘以各龄组面积之和。再加上幼龄组现实林分优势树种的最大单位面积蓄积量(m3·hm-2)的平均值乘以未成林造林面积,即得;②期望林分平均蓄积量(APP)为期望林分总蓄积除以林分总面积;③期望年蓄积生长量(Zpp)为期望活立木蓄积量乘以林分生长率;④期望年蓄积生长量(Zpp)为期望年蓄积生长量扣除原有商品材出材量的42%,再加上原有商品材出材量。

计算各县(市、区)与全国平均数的比值。其方法同现实生产力。各指标的分级标准如表2。

表2 期望生产力级数划分标准

期望生产力级数PP =Mpp+ Zpp+App+ Dpp

将全省各县(市、区)期望生产力级数全部计算出来以后进行分析比较,当相邻县(市、区)期望生产力级数相差5以上,可以考虑划分不同三级区。相差小于5,可以合并为一个三级区。

(3)竹材的处理

有竹材生产的县(市、区) 可将竹林蓄积和合理采伐的商品出材量换算成立木蓄积当量和森林采伐限额商品材出材量当量,分别计入该县(市、区)的立木蓄积和森林采伐限额商品材出材量。换算当量的具体方法是:①求全县竹林立木蓄积:用全县毛竹总株数乘平均单株重量(鲜重)得毛竹立木蓄积T1,用全县杂竹总株数乘平均单株重量(鲜重)得杂竹立木蓄积T2;②求活立木蓄积当量:T1乘1.6系数得毛竹立木蓄积当量m3,T2乘1.0系数得杂竹立木蓄积当量m3;二者之和计入该县的活立木总蓄积。③求合理采伐限额商品材出材量:取立木蓄积当量m3的6%为采伐限额商品材出材量当量。

2 发展区划因子确定

2.1 生态区位重要性和敏感性

2.1.1重要性

生态区位重要性标志着某一地区(或区段)对维持生态安全的重要程度及森林在某一区域所表现出的生态功能的大小。生态区位的重要性由高到低,分为重要、较重要和一般三级。全省各县(市、区)根据表3确定生态区位重要性等级。

生态区位重要性是是三级分区划界的重要依据,若一个区域内有几类因子,可以任一个级别最高的因子为标准确定生态区位重要性级别。若生态区位的主导因子与相邻县(市、区)差别显著,应作为划分三级区的依据。

2.1.2生态区位的敏感性

生态敏感性是指自然因素决定下的区域生境对自然和人为因素干扰的反应能力或恢复的难易程度。分别植被自然度、沼泽发育程度、石漠化程度、土壤风蚀程度、土壤水蚀程度等因子用生态敏感级表示,由高到低,分为脆弱区、亚脆弱区、亚稳定区和稳定区4级。确定各县(市、区)生态敏感性等级。生态敏感性为各区的林业发展措施服务,生态敏感性级别越高,保护强度越高。如果一个区域内涉及到多个生态敏感性因子,则以级别最高的因子为标准确定该区域的生态敏感性等级。

2.2 森林生产力级数

根据计算的现实森林生产力级数和期望森林生产力级数进行分析,若与相邻差别显著(≥5级),应作为划分三级区的依据。

2.3 非木材林业资源分析

非木材林产品包括来自森林、其他林地和森林以外的树木的非木材产品。包括干鲜果品、油料、饮料、调料、森林食品、工业原料、药材、花卉、藤、棕、苇、林产化学产品等。各县(市、区)统计分析非木材资源情况:包括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潜力与目标、布局特点、相应政策措施要点等。若优势明显,应作为划分三级区的依据。在报告中说明非木材资源的种类、产量、产值消长变化等,对非木材林业资源进行分类,并评估其优势与生产利用情况;评估非木材林业资源利用产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影响;分析预测非木材林业资源的发展方向、目标和前景,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方法等。

2.4 林业产业分析

2.5 分析评价

各县(市、区)按上述分类统计因子分析林业产业情况,对林业产业现状分析评价,提出发展方向、发展重点以及最优容量等。

2.6 森林经营、保护和治理措施

根据区域森林经营、保护和治理措施现状,提出优化森林经营、保护和治理措施的途径和措施。探讨森林经营、保护和治理的优化模式。

2.7 区域优势和发展潜力分析

分析区域的森林覆盖率和发展目标,评价区域内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和满足社会、生态需求的程度、发展趋势及达到需求的途径。

区划三级区后,应研究分析各三级区的区域优势:如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高森林生产力,优越的名、特、优、新林产品发展条件,完善的具有某种特色的企业群,以及良好的交通、通讯条件等及能为林业发展提供的潜力。并按生态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提出适当途径来发挥区域优势和挖掘潜力。

3 河南林业发展区划方案(三级区划)

依据河南省林业发展空间布局的指导思想、任务和方法,并与全国林业发展区划相衔接。全省以伏牛山脊和淮河干流为界共划分2个一级区:华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保护发展区(Ⅲ)和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重点开发区(Ⅳ)。4个二级区:太行山伏牛山防护林区(Ⅲ 6);黄淮海平原防护用材林区(Ⅲ 7);秦巴山地特用防护林区(Ⅳ 1)和大别山、桐柏山用材防护林区(Ⅳ 2)。各二级区所涉及的县(市、区)详见表3。三级区划是我省林业发展空间布局的重点,根据主导布局因子的分析、研究和评价,全省共划分13个三级区,各三级区所涉及的县(市、区)详见表4。

为了在生产上应用,对13个三级区逐一进行了详细阐述,此不赘述

表3 二级分区涉及的县(市、区)

续表3

表4 各三级分区涉及的县(市、区)

续表 4

[1]环境保护部.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R]. 北京:中国科学院, 2008.

[2] 傅伯杰,刘国华,陈利强,等. 中国生态区划方案[J].生态学报,2001,21(2):1-6.

[3]国家林业局,全国林业发展区划办公室. 中国林业发展区划综合篇[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4] 河南森林编辑组. 河南森林[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63-73.

[5] 魏可循. 河南土壤地理[M]. 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1995.121-126.

A Program of Forest Development Division in Henan

ZHAO Yi-min1, ZHAO Xiao-dong2

(1.Henan Institute of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Zhengzhou 450045,China; 2. Henan Forestry Vocational College,Luoyang 471002,China)

Based on the guiding ideology, principles and methods to the spatial layout of forestry developing , 2 A partitions, 4 B partitions and 13 C Partitions are regionalized in Henan province. The 2 A partitions are protection development area of Huabei Warm temperate deciduous broadleaf forest and key developing area of Nanfang subtropical evergreen broad forest and mixed conifer forest. The 4 B partitions are respectively Taihang-funiu mountain shelter area, Huang-huai-hai plain shelter & timber forest area, Qin-ba mountain special & shelter forest area , and Dabie-tongbai mountain timber & shelter forest area . The 13 C partitions are Yubei taihang mountain soil-water conservation and bio-material energy forest district, etc.. And resources superiority, developing direction, developing direction, developing priorities and policy measures are dissertated.

forest development division ; forest productivity;ecological location;Henan

S 717.2

B

1003-2630(2014)01-0014-06

2014-03-18

赵义民(1965-),男,河南长葛人,主要从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E-mail) hnzym@126.com

河南省科学研究计划项目(082400410471)

(责任编辑:王团荣)

猜你喜欢
蓄积量蓄积级数
拟齐次核的Hilbert型级数不等式的最佳搭配参数条件及应用
一个非终止7F6-级数求和公式的q-模拟
一元立木材积表计算蓄积量误差的探讨
Dirichlet级数及其Dirichlet-Hadamard乘积的增长性
藏药佐太中汞在小鼠体内的蓄积
当阳市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价值评价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生物量与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浅谈藏医“疾病蓄积”与健康养生
2015年湖南省活立木蓄积量、森林覆盖率排名前10位的县市区
坚持创新 蓄积行业永续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