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追问的价值厘析及实施策略

2014-05-29 03:01李步良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4年6期
关键词:半圆个数周长

李步良

(宝应县实验小学集团东校区 江苏 宝应 225800)

追问是指在学生回答教师预设问题之后教师有目的、有方向地再次提问。追问,只是引导学生更为深入理解学习内容的手段,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种理答行为。

一、课堂追问的价值厘析

1.激发学习内驱

人的认知内化是一个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过程。课堂追问所产生的刺激有助于打破学生的认知平衡,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不仅对学习行为起着驱使和维持的功能,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效果。有效的课堂追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促使学生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产生持续深入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克服困难的力量,保持思考的延续性,促进学生进行深度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2.展现思维过程

思维是数学教学的核心。课堂教学中,教师及时的追问能促使学生还原思维过程,与同伴分享思考的心得,并与教师的教学思维产生共鸣,变传授知识为经历、发现过程,通过追问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能使数学问题的解决更为清晰,更有条理。课堂上,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真实的思维状态,获得新的教学启示;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比较思维过程,从而促进发散式思维和聚合式思维的培养。

3.提升课堂智慧

追问的有效运用,教师必须要具备强烈而牢固的主导意识。教师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帮助并促进学生学习,这还需要教师有灵活的教学机智,能迅速捕捉学生答问的倾向与不足,同时做出及时判断、反应,并再组织成合理的新问题,而这个过程几乎是在瞬间完成的,这无疑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课堂教学智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说,课堂追问的质量高低与否集中反映出一个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更决定着一堂课的教学成败。

二、课堂追问的实施策略

数学课堂中的追问要凸显教师的教学机智,就要遵循针对性、层次性和探究性的追问原则,根据不同内容、不同情况找准时机,巧妙追问,实施有效追问策略,对学生思维行为作即时的点拨和有效的控制,让追问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平台,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追问意外,问得“非预设知识生成”

叶澜老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数学课堂中随时有“意外”发生,这就需要教师机智灵活地把握那些稍纵即逝的课堂契机,捕捉生成信息,巧妙地追问,把课堂“意外”有效地引导到有价值的思维轨道上,让知识顺其自然地生长,使课堂在动态中生成。

案例一:《万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

退位减法新授环节结束,一个学生突然举手:“老师,万以内的减法可不可以从高位减起啊?”

教师先是一愣,显然这是其备课时未曾预设到的一个问题,是一个课堂的“意外”。但很快,教师对提问的学生和蔼地笑了。

师:你准备从高位减起,想试一试,对吗?(学生点头)你可以试试看,其他同学也可以试一试。(众学生在练习纸上计算,计算的速度明显放缓)

师:你们在从高位减起时,遇到了什么麻烦?

生:从高位减起,后而遇到的是需要退位时不好办。

师(追问):你是怎样处理的?

生:差比原来少写1。

师(追问):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想一个办法,在经过退位以后,使差不做改动呢?

生:老师,可以这样做,从高位算起时,可以一次同时看两位,如果下一位需要退位,再写差时就先留下一个1。

(这位学生边说边以黑板上的题目为例进行说明。其他学生点头表示认同这位同学的观点。)

师:你真了不起!还别说,这个方法真能行得通。

这时候,一个学生很激动地站了起来:“老师,既然这种方法可以,那为什么课本上要我们‘从个位减起’呢?”

“这个问题提得好。”教师充分地肯定。

师(追问):谁能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呢?

生:老师,我认为按照书中介绍的计算方法算起来简便。

生:我也认为从个位减起要比从高位减起简便。

师:其实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在计算时要尽可能地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法。不过,今天我们要特别感谢这位同学所提出的这个问题,让我们大家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全班同学鼓掌)

“万以内的减法,可不可以从高位减起?”学生所提出的这个问题是课堂上的一个生成性问题,是教师备课时未曾预设到的一个“意外”,面对学生的“意外”,教师耐心聆听,睿智追问,开启学生思维,不只是把“从高位减起”作为一种知识来教,更是把探究的过程作为一个方法在教,再根据各种课堂信息的反馈,及时有效地通过追问引导学生的思维,从而实现知识的动态生成。

(二)追问关联,问得“认知结构拓展”

数学知识的整体结构既有纵向联系,又有横向联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知识的衔接处去设计问题,通过组织追问不仅可以让学生聚焦核心知识点,同时也能够根据知识的线索关联实现认知结构的拓展。

案例二:《年月日复习》教学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哪些时间单位?

生: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年、季度、月、日、星期、时、分、秒。

师:你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列举,很有条理,非常棒!(教师追问)关于年,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生:一年有12个月。

生:年份平年和闰年,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师(追问):那么,怎样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呢?

生:年份是4的倍数的那年是闰年。

生:他说得不准确。应该说通常年份是4的倍数的那一年是闰年。

师(追问):为什么呢?

生:因为遇到整百年份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生:通常4年中有1个闰年3个平年。

师(追问):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平年、闰年天数不同,这种不同是什么引起的呢?

生:是因2月份引起的,2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

师(追问):2月,特殊在哪里呢?

生:一年有12个月,分大月和小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师(追问):什么是大月?什么是小月?

生:大月有1、3、5、7、8、10、12这几个月,每个月都有31天,而4、6、9、11这几个月都是小月,每月都是30天。

生: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平年2月份是28天,闰年2月份是29天。

生:要知道哪个月是大月小月可以用拳头法来记忆。(学生展示方法)

生:也可以用歌谣记忆(教师追问:怎么记),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用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年年岁岁不变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二十九。

追问至此,黑板上板书的网络知识结构图也构筑完成。(参见图1)

图1

数学知识具有连贯性,前面知识是后续知识的基础,后续知识是前面知识的发展。案例中,教师的追问既涉及年月日知识的信息,又有判断大小月、平年、闰年的方法,教师在追问的同时将知识点进行板书呈现,形象地展示出“年月日”这一部分知识的结构,把原来杂乱零散的概念变得有序。整个过程是师生一起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建构出来的。学生经历构图的过程,加深了对“年月日”概念的理解,又使相关知识点串成线、连成面、结成网,形成了新的知识结构。

(三)追问内涵,问得“错误认知修正”

数学课堂教学应呈现“数学的本质内涵”,数学的基本概念是构成和反映数学本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数学本质就必须准确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认识上的偏差。认知错误的出现,暴露的是学生的思维障碍或理解缺失,此时教师可以紧扣数学的本质内涵对学生进行追问,凸显问题的核心,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学习认知。

案例三:《圆的练习》的教学

师:一个半圆的直径是6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学生列式计算,很快,学生纷纷举手。)

生:3.14×6÷2=9.42(厘米)。

生:半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其他学生纷纷附和表示赞同)

师(追问):半圆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吗?

生:好像不是。

师(追问):为什么呢?

生:圆周长的一半是一条曲线,不是一个半圆。(学生展示在练习本上画的草图)

师(追问):半圆应该是什么样的?

生:应该还有一条直径,是一个封闭的图形。

师(追问):什么是半圆的周长?怎样求半圆的周长?

生:半圆的周长是一段圆弧和一根直径的长度总和。

生:圆弧的长度是圆周长的一半,要求半圆的周长用3.14×6÷2+6=15.42(厘米)体现。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对半圆周长的概念是否清楚了?其实,要求一个图形的周长,就是求围成这一个图形的连线的长度。(追问)如果要求圆的周长,怎样求呢?

生:用圆周长的加上两条半径。

生:也可以是圆周长的加上一条直径。反正在一个圆里一条直径和两条半径长度是一回事。(众生笑)

师(追问)个圆的周长,又该怎么求呢?

生:用圆周长的加上两条半径,也可以加一条直径。

师(追问):如果要求的是个圆的面积,又该怎么办呢?

生:先求出圆的面积,再乘。

师(追问):同学们,练习到这里,你有什么体会要与大家分享吗?

生:我要提醒大家的是,要求一个图形的周长必须要将它所有边线都算在内,开始求半圆的周长大家出错,都是只简单地看了题目的表面意义,以为半圆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所以错了。

生:我想与大家分享一点体会,面积是图形所占平面的大小,跟边线没有关系,所以要求半圆面积就用圆的面积乘,求圆的面积就用圆的面积乘,求圆的面积就用圆的面积乘。而周长和面积不同,周长是围成这个图形边线的总长度,半圆要用圆周长的一半加上两条半径个圆就用圆周长的加两条半径,个圆就用圆周长的加两条半径。为了理清思路,我建议大家解题的时候画个草图,这样就万事OK了!(众生笑,鼓掌)

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是在不断地探索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出现偏差和错误是很正常的。“半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就是学生在认识圆时极易出现的错误,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半圆的周长是怎么回事,而是反向追问:“半圆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吗?”组织学生讨论,因势利导地进行系列追问,引领学生通过查错、思错、纠错活动,暴露出错的根源,并在分析讨论中生成正误知识的辨析点,引导学生自我反省、自行纠错、自我修正,进而更加深刻地体悟数学概念的内涵和本质。

(四)追问过程,问得“内隐规律外显”

世间万物尽管呈现着不同的表现形态,但其根本上却有相通之处,数学知识也不例外。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学习内容,不断设置思维障碍,反复打破学生的认知平衡,促进学生的思维向更高阶梯攀升,进而对其中蕴含的规律有深刻的认识和精当的总结。

案例四:《找规律:覆盖问题》的教学

出示1~10十个自然数,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要求学生每次框出2个数,操作后,教师指名学生演示框数的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注意到他是怎样框数的?

生:他是有顺序地从左往右框的,一共平移了8次。

师(追问)(指屏幕上的数表):想一想,框数时为什么只向右平移了8次?

生:因为开始框住了2个数。后面还有8个数,每次向右平移1次,所以只平移8次。(教师通过课件演示方框向右平移的过程。)

师(追问):为什么得到的是9个不同的和?

生:因为没有平移之前就框住了2个数,得到一个和。后来红框每向右平移一格就又得到一个不同的和,所以一共得到9个不同的和。

师(追问):如果每次框出3个数,红框要平移几次?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在操作之前,同学们能猜想一下吗?

生:我猜想,能得到8个不同的和。(学生动手操作验证)

师(追问):你发现每次框3个数与每次框2个数的情况有什么不同?

生:平移的次数少了1,得到的和的个数也少了1个。

师(追问):如果每次框4个数,要平移几次?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

生:平移6次,一共7个不同的和。

师:刚才,我们每次框的数字个数不同。(追问)那么,有没有相同之处呢?

生:有,平移的次数就等于框出几个数后右边剩下数的个数。

生:得到不同和的个数比平移的次数多1。

师(追问):根据刚才的探索,同学们认为一行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的数表中,得到不同和的个数与什么有关?

生:与每次框的个数有关。

生:还与平移的次数有关。

师(追问):如果我想得到更多不同的和呢?

生:继续在右边添上不同的数。比如,添一格,写上11,就能得到8个不同的和;再添一格,写上12,就能得到9个不同的和。

师(追问):这样看来,得到不同的个数还与什么有关?

生:数的总个数有关。

师(追问):比较研究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生:数的总个数不变,随着每次框的个数的增加,红框平移的次数却在减少。

师(追问):这是为什么呢?

生:框出的个数越多,右边剩下的格数越少,平移的次数也就越少。

生:得到不同和的个数总是比平移的次数多1。

师(追问):这又是为什么?

生:因为平移之前框出的几个数有一个和,后来每平移一次就会出现一个不同的和,所以不同和的个数总是比平移次数多1。(师生鼓掌)

教师在学生操作之后,及时追问“为什么”,引导学生对操作的过程进行再思考。在初步积累一定的经验后,又注意引导其猜测、验证,进而从实际操作过渡到表象操作,逐步加深对规律的感受和体验。教师追寻学生的思维轨迹,紧追不舍,由浅入深,思路越追越清,问题越追越明,使学生在充分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到规律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感受到数学的规律之美。

总之,追问是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要的理答方式,有效的追问应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发展、呵护学生自尊为前提,集中反映教师的教学智慧,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智力思维活动。课堂追问所追求的不在于教师的技巧运用得如何,而在于引导学生逐步由“被追问”走向“主动追问”,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猜你喜欢
半圆个数周长
怎样画长方形里的最大半圆
圆的周长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周长与面积
会变形的神奇半圆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等腰三角形个数探索
怎样数出小木块的个数
半圆周长和圆周长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