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散千金而向道
文/翁思再
在星汉灿烂的皮黄名家系列中,孟小冬是女老生一脉的代表。更可贵的是,为求艺术真谛,她不惜牺牲自己大好的赚钱机会,向道至诚,为今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散千金而向道,必先认识“道”为何物。孟小冬评判眼光的确立,有一个合理的过程。她少年学戏的第一个师傅是仇月祥,属于从张二奎传至孙菊仙的那一路,保留着皮黄草创时期“时尚黄腔喊似雷”的遗风。随着艺术的逐渐成熟,剧场里的观众也从听“喊似雷”式的宣泄,逐渐懂得品咂滋味,以至于清末民初京城“无腔不谭”。从张二奎到孙菊仙的这路唱法,更适合塑造武将豪杰;而有书卷气的老生,则由谭派来演绎更为合适。
老生艺术从谭鑫培发展到余叔岩,是一个逐渐精致化、韵味化的过程。以“谭余”为主流的老生艺术,由“谭”开创,由“余”完善。孟小冬认识到这一点,从此有了明确的目标。然而欲取真经,光有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她起先试图拜余的种种努力,都没有成功。其中原因很多,然而余叔岩的最大担心还是在艺术上:要按照自己的规格来认真教出孟小冬,那么后者必须“下挂”,也就是把以前学过的戏都“放弃”;必须按新的要求重新学习。对于余叔岩提出的条件,许多朋友担心孟小冬要打退堂鼓。
此时为1938年,孟小冬已名满京城。其日进斗金,也是情理中事。据她的侄子告知,孟小冬当时在西单租了个大四合院,把母亲和叔婶全家请来京城同住,三代同堂,主要靠孟小冬赚包银养家。然而此番,为了专心学戏,她必须在自己舞台青春期中断演出,这就意味着要失去大好的赚钱机会,那么孟家的生计以及她自己的生活方式,都会受到影响。孟小冬经过认真考虑,给余叔岩的答复是:接受条件,坚决“下挂”。如此决心和魄力,终于打动余叔岩,于是在1938年10月间师徒二人履行了正式的仪式。
以后的事态发展,就如许多文字和口耳相传的故事一样,孟在余府潜心学了五年。她一招一式、一板一眼学得很慢,很扎实。余叔岩每天要抽完鸦片才有精神,因此孟小冬为了学戏往往要“耗”到后半夜。晚年的余叔岩经常罹病,孟小冬侍奉汤药,不离左右。学一出戏往往要花一个月乃至几个月,经师傅验收通过,才拿出去见观众,因此她每年演出很少。在余叔岩逝世后,梨园同仁把孟小冬当作余派艺术的活标本、学习余派的活渠道。1947年的“杜(月笙)寿”祝贺演出,最后两天由孟小冬以大轴出演《搜孤救孤》,马连良、谭富英等均在侧幕悉心观摩,从中揣摩余叔岩晚年的艺术思想。此刻,上海滩万人空巷,在家里聆听电台转播;而未能回到家里的戏迷则驻足街肆,聆听商店收音机的实况放送。今天,孟小冬传承的余派艺术不仅流播在大陆的舞台上,而且在港台,在欧美,在日本,这是华人京剧票房里最流行的歌声。
(有删节)
1.请就文章结构安排上的特点略作分析。
答:
2.最后一段综合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
3.孟小冬“散千金而向道”,有所失更有所得,请依据传记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她的“失”与“得”。
答:
二
快乐的鱼和忧伤的蝴蝶
文/骆玉明
《逍遥游》中的大鹏也许是中国文学里最为气势恢弘的意象。它从巨大的鲲鱼变化为鸟,在海面上展开不知有几千里宽广的翅膀,激起三千里高的巨浪,拍击着海上的飙风,上升到九万里的高空,俯视一片苍苍茫茫的大地,从北海飞向南海。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遏大鹏的飞翔,那是对自由的想象。
庄子的日子过得颇为清苦,常常是面黄肌瘦,一度织履为生。或许正是在某一天,他身背一捆麻鞋上集市叫卖,旧布大袍空荡荡飘在风里,眉头紧锁,忽然仰望云天,眼前幻化出大鹏翱翔于九天之上的壮丽景观,他叹息了吗?
在江南的园林中,少不了曲折的河流池塘,养着悠闲的鱼儿;水岸边少不了长廊或者小亭,那是供人凭栏观赏鱼儿嬉游的地方。有时在那些长廊或小亭中会见到一方匾,大抵是写了“鱼乐”这样的字面,那也是出自《庄子》的典故。
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鱼悠悠然游于水中,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质疑:“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庄子反诘:“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鱼的快乐?”
这后面有一段诡辩式的申论,我们不去管它,关键一句,是庄子最后所说“我知之濠上也”(我是在濠水边上知道的)。也就是说,所谓“鱼乐”归根结底是庄子自己情感体验的结果。鱼在水中游动,姿态轻灵而敏捷。人在观赏鱼儿时,内心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了它的动作,自己好像已经变成了一条鱼儿,充溢着自由无碍、活泼欢畅的快感,这时候,当然觉得鱼是快乐的。这快乐其实来自人的内心,与鱼究竟是否快乐并无关系。同时,这种感性活动又纯粹是个人性的,无法也没有必要在不同的两个人之间达成一致。两位哲学家争辩“鱼是否快乐”,实在是找错了题目。
庄子说鱼是快乐的,这也是一种对内在自由的体验。进一步说,在道家思想中,当人摆脱了社会权力、规则、思想的约制,当人不再挂念俗世的得失与荣辱,孤独而又无所羁绊地面对大自然时,他得以回复到自由的天性。和人的社会性存在不同,自然是自在自足无外求的存在,它是“道”的外现,也是自由的依据。
东晋简文帝司马昱受制于权臣桓温,做皇帝了无趣味。一日入华林园,游览中回头对左右说:“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这里“濠”就是指庄子与惠施游于濠上说鱼之乐的故事,“濮”是庄子的另一则故事:他在濮水边钓鱼,拒绝了楚威王使者的重金礼聘。
但自由如果仅仅是精神性的,如果只能寄托于云天之外,寄托于春花秋叶,鸟飞鱼跃,山峙水流,人又怎么去应对他的现实生活呢?权力和由此派生的规则并不会因为你的美妙幻想而消失,它丑陋粗暴而刚强。
《庄子》书里,《齐物论》一篇用了深刻的辩析来论证人世根本的虚幻性。人们争执不休的道理只是些没有意义的言辞,不但是非的对立是虚妄的,就连梦与觉、生与死的对立,也是虚妄的。文章用寓言做结尾,它是中国最有名的寓言之一;“人生如梦”是句说滥了的老话,其原始出处就在这里:
庄周梦见自己成为一只蝴蝶了,那就是翩翩飞舞的蝴蝶,并不知道自己是庄周;忽然醒来,又是一个僵卧的庄周。这一变化中,到底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还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两者之中,究竟哪一个才是真实的存在?
人如果不能在现实中一寸一分地坚持自由的权利,争取自由意志的实现,便无从把握生命的流变,最终只能把整个世界和全部人生描写为巨大的虚幻。而纯粹的虚幻又令人晕眩,于是转而寻求美感的存在。所以如梦的人生,有时有大鹏翱翔,有时有快乐的鱼,有时有忧伤的蝴蝶。
(有删节)
4.作者为什么说“两位哲学家争辩‘鱼是否快乐,实在是找错了题目”?请依据原文,分点作答。
答:
5.第七自然段中引用了东晋简文帝司马昱的话,有哪些作用?
答:
6.文中指出“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遏大鹏的飞翔,那是对自由的想象”,请联系学过的《逍遥游》,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逍遥游”的境界,并简要评述道家这种思想的积极意义(或消极影响)。
答:
三
听泉
文/韩静霆
演奏《二泉映月》,有一种心灵沐浴冲凉的感觉。琴弓的马尾吃住了弦,像是把山里的玉石锯开了一个小缝儿,泉水呢,顺着左手指头尖儿款款地流出来。跌扑回还,绕在身边。心里所有的浮躁、郁闷、烦琐,都被淙淙流泉冲走了。身上清爽得很,干净得很,舌根也甜润润湿漉漉。说来真得感谢盲人音乐家阿炳,他用一把胡琴,教会了我们听泉。让我们知道感觉山中清泉,应该打通生命所有孔窍,只凭眼睛直观是不够的。是啊,古人说刑天舞干戚,以乳为目,以脐为口,就是说人的浑身上下都生着精明的感官,人本来就是精灵剔透的灵长目,我们和阿炳的差别就在于不懂得让心灵长出眼睛看宇宙,让耳朵生出触须抚摸自然,从这个角度说,也许我们才是真正的“盲人”。还有,我们没有化清流为音乐的神力,在盲人音乐家阿炳这里,泉水是灵感的婴儿。他一下子就捕捉住了稍纵即逝的灵感,再加进自己的天分、才情与生命感悟,人间就淌出了不朽的经典、音乐的清泉——《二泉映月》。
“二泉”从前只是穷道士沿街卖艺的一支曲子,如果不是遇到杨荫浏先生,那音乐的“泉水”不知会在哪儿幽咽断流了。我在音乐学院学琴的时候,老先生杨荫浏的学养和人品极为师生尊崇。杨荫浏和阿炳(华彦钧)之间的理解与默契,是人间知音的绝唱,俞伯牙与钟子期也不能相比。换句话说,琴师俞伯牙倘若遇到杨荫浏,就大可不必因世无知音摔碎瑶琴了。杨荫浏是在建国初期为抢救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寻访阿炳的。背着笨重的录音机,他和阿炳谈心、谈艺、谈琴。用那时候流行的“履带”般的录音机带,录下了阿炳的曲子。这首曲子无题,阿炳让杨先生取个题目,杨先生思忖了片刻说,就叫做《二泉映月》吧。
可以想象这时候阿炳是多么感动和惊奇,他那深陷的眼窝红了,几乎要流出“泉水”了,面前这位先生不仅听懂了他,把他的琴声录下了,让他的音乐永远活着,而且,一语点睛,戳动了他的心泉之门。是呵是呵,这娓娓动听的音乐,不是映月的天下第二泉又是什么?泉水一冲出深山罅隙,月光就扑了过来。一轮梨花月变成了液体。揉碎了的月光,叮叮咚咚唱着歌,奔跑跳跃在惠山的绿竹林青草地。忽然从高高的石崖向下“蹦极”,珠玉四溅;忽然在花丛间潜伏蛇行,若断还连,幽幽咽咽的;忽然又在光滑的鹅卵石溪床上跳着轻盈的舞步,带着小鱼,携着蝌蚪,跑向山外的世界……音乐在胡琴的三个把位回还,如曲水流觞。装饰音和滑音机智乖巧,似鱼嬉水草。抖弓细碎流畅,清流里有诉不尽的柔情。《二泉映月》是回旋曲式,让人把醉人醴泉回味品咂个够。更要紧的是,杨先生听着盲人音乐家心泉的律动,深深感觉到了阿炳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也听到了涌动的泉水里,有一点儿淡淡的哀伤。
阿炳和杨荫浏都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可映月的二泉还奔涌在我们的生命和生活中。记得,这首美妙绝伦的乐曲使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由衷倾倒,他说过,《二泉映月》应当跪下来听。是的,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也许,惟有双膝跪倒,才可以聊表心中的虔敬和感激。我们感激创造美的阿炳和发现美的杨荫浏——阿炳开掘出了他心中独一无二的音乐泉,杨荫浏牵着“泉水”的手,出了山。
(摘编自韩静霆《听泉》)
7.第一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也许我们才是真正的‘盲人”?
答:
8.本文多处出现“泉水”,请说说你对下面两个含“泉水”的句子的理解。
①泉水是灵感的婴儿。
答:
②杨荫浏牵着“泉水”的手,出了山。
答:
9.杨荫浏先生把阿炳的曲子取名为《二泉映月》的原因是什么?试结合文本,略作探究。
答:
参考答案
1.①全文采用了由总到分的结构方式。②开篇总写孟小冬是女老生一脉的代表及其“向道至诚”之可贵;然后紧扣标题,先写她“认识‘道为何物”(第二段),再写她果断放弃大好的赚钱机会,在余府潜心学艺五年,以及她在付出巨大代价后的收获。(注意文章主旨句和“然而欲取真经,光有认识是远远不够的”等过渡句。)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从“孟在余府潜心学了五年”到“因此她每年演出很少”是正面描写;“1947年的‘杜(月笙)寿祝贺演出”以下,有三方面的侧面描写。
3.示例:孟小冬向道之诚令人钦佩,她失去的是生前一时的功利,而赢得了身后不朽的英名。(意思对即可。)
4.①人观赏鱼儿时觉得鱼是快乐的,这快乐其实来自人的内心,与鱼究竟是否快乐并无关系;②觉得鱼快乐这种感性活动又纯粹是个人性的,无法也没有必要在不同的两个人之间达成一致。
5.①表明庄子思想影响深远,并为下文深入一层展开论述设伏;②“便自有濠、濮间想也”一句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6.“境界”示例:“逍遥游”即摆脱追求功利之心,摆脱利害得失的束缚,外界任何事物的诱惑都不能扰乱自己,使自己的精神达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一种自由境界。“评述”示例1:积极意义:社会和人生若全都只取入世之思想,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充斥着无可调和的冲突,由此引起的后果只能是社会走向崩溃,人生走向毁灭。当社会、人生的诸多矛盾到了不可调和的极致时,唯有以出世思想来应对方能化解。这就需要做到顺乎自然,忘却自我,臻于天人合一的境界。“评述”示例2:积极意义:人类的一切创造都需要摆脱功利的束缚,在忘我的境界中才能实现。无论艺术家的审美创造还是科学家的科学发明,都需要这样的境界。如果创造者不能从利害得失的束缚中超脱出来,他们的精神就会受到压抑,所进行的创造就会受到阻滞甚至夭折。“评述”示例3:消极影响: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个体的进取和奉献。如果大家都失却自我,放弃对功名的追求,那么谁还会去拼搏,去创造?进而,社会何以发展,人类文明何以进步?人类岂不永远处于蒙昧时代?
7.因为我们大多数人没有用心灵去抚摸自然、感应自然——句中的“盲人”特指心灵缺少敏感、感受能力不强的人。
8.①《二泉映月》这“音乐的清泉”是灵感的产物。②杨荫浏记录了《二泉映月》的曲子并将其传播(推荐、介绍)给社会。(意思对即可。)
9.这支曲子用的是回旋曲式(曲子如泉水回环悠扬,让人回味品咂)。②能感受到盲人音乐家心泉的律动和对生命、自然的热爱。③曲中淡淡的哀伤如泉水轻咽。(注意“结合文本”且分点陈述。)
(作者:林逾静,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2014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