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新红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051-0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强调改变以“教”为基础,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理念;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会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
目前在积极探索“四步阶进法”的教学模式中,这种教学模式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其分为“预学、分享、拓展、测评”四个步骤。它以“预学”为起点,在预学中实现教学内容向课前的前移。不言而喻,学生预学的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预习内容要有选择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一共有二十九章,每一章节的难易程度有很大的区别。教师应该根据初中数学教材的特点和初中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其认知规律,将部分章节的知识让学生有选择性地预习。
例如人教版《数学》八上第十一章第三节《角平分线的性质》第一课时主要介绍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本节课的预学目标是:1.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的推导过程;2.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3.初步熟悉命题证明的一般步骤,对简单的命题能够转化为数学符号表示。教科书首先介绍了作一个角平分线的方法,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之后再学习作一个角的角平分线的方法难度就会小些,然后通过折纸活动,在不断的观察和度量后,得到“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结论。接着提取命题中的题设和结论,用数学符号写出已知和求证,并画出图形,然后写出证明的过程。这些对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来说,难度比较大。在整个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困难,例如:1.在折纸的活动中,书中小括号中强调要以第一条折痕为斜边,这句话学生往往会忽略。应该要折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很多学生都会折成一个任意三角形。最后书中要求观察两次折叠的三条折痕得出结论。而如何折纸、观察哪条折痕,这些问题都很模糊,学生会在预习时摸不着头脑,花费很多时间。2.在命题中提取其中的题设和结论,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困难。虽然学生能看懂课本中简单的文字,但其实对于定理并没有真正的理解。正因为没有真正的理解,那么再将角平分线的性质用数学符号语言表达时,学生会产生更多的疑问,而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会直接影响学生下一步的预习效果和自学的信心。所以在这一系列复杂的数学活动中,需要学生观察、实验、猜想、推理、交流、验证,更需要教师的提示、引导和总结,使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预习目标要切合实际
教师在设计预习案的时候认为教学目标就是学生的预习目标,其实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例如人教版《数学》第十六章“分式的基本性质”的第一课时中,教师设计的学生预习目标如下:1.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2.熟练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对分式进行“等值”变形;3.了解分式约分的步骤和依据,掌握分式约分的方法;4.使学生了解最简分式的意义,能将分式化为最简分式。显然教师对学生预习成果的期望值偏高,学生初次接触分式的基本性质,只能了解课本中出现的基本结论。比如课本中提出“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所以预习必须切合实际,过高的预习目标不仅使学生很难完成,而且还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的预习产生了很多误导,没有起到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进行预习的作用。
三、预习难度要适中
为了避免学生预习时不知从何下手,教师通常在布置学生预习任务的同时也会布置学生完成一些习题。例如刚才我提到的分式的基本性质的第一课时,教师设计预习案如下:
小题的分式有符号、系数、多个字母,较为复杂,而例4在分式中出现了更为复杂的多项式。要解决这些问题,学生需要很强的预习能力,一般学生都摸不着头脑,所以最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思维有很好的引导作用,但同时也要了解学生,把握好难度,从而才能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以教师的备课策略、上课策略、评估策略为主线,通过对兴趣、评价、体验、合作、情境、探究等一些课堂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预学是一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模式,而这种预学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预习”,而是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知识要点以及形成过程细化成的一种课前预习案。这种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先教后学”,极大地激励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责任编辑 刘 馨)endprint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051-0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强调改变以“教”为基础,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理念;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会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
目前在积极探索“四步阶进法”的教学模式中,这种教学模式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其分为“预学、分享、拓展、测评”四个步骤。它以“预学”为起点,在预学中实现教学内容向课前的前移。不言而喻,学生预学的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预习内容要有选择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一共有二十九章,每一章节的难易程度有很大的区别。教师应该根据初中数学教材的特点和初中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其认知规律,将部分章节的知识让学生有选择性地预习。
例如人教版《数学》八上第十一章第三节《角平分线的性质》第一课时主要介绍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本节课的预学目标是:1.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的推导过程;2.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3.初步熟悉命题证明的一般步骤,对简单的命题能够转化为数学符号表示。教科书首先介绍了作一个角平分线的方法,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之后再学习作一个角的角平分线的方法难度就会小些,然后通过折纸活动,在不断的观察和度量后,得到“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结论。接着提取命题中的题设和结论,用数学符号写出已知和求证,并画出图形,然后写出证明的过程。这些对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来说,难度比较大。在整个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困难,例如:1.在折纸的活动中,书中小括号中强调要以第一条折痕为斜边,这句话学生往往会忽略。应该要折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很多学生都会折成一个任意三角形。最后书中要求观察两次折叠的三条折痕得出结论。而如何折纸、观察哪条折痕,这些问题都很模糊,学生会在预习时摸不着头脑,花费很多时间。2.在命题中提取其中的题设和结论,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困难。虽然学生能看懂课本中简单的文字,但其实对于定理并没有真正的理解。正因为没有真正的理解,那么再将角平分线的性质用数学符号语言表达时,学生会产生更多的疑问,而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会直接影响学生下一步的预习效果和自学的信心。所以在这一系列复杂的数学活动中,需要学生观察、实验、猜想、推理、交流、验证,更需要教师的提示、引导和总结,使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预习目标要切合实际
教师在设计预习案的时候认为教学目标就是学生的预习目标,其实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例如人教版《数学》第十六章“分式的基本性质”的第一课时中,教师设计的学生预习目标如下:1.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2.熟练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对分式进行“等值”变形;3.了解分式约分的步骤和依据,掌握分式约分的方法;4.使学生了解最简分式的意义,能将分式化为最简分式。显然教师对学生预习成果的期望值偏高,学生初次接触分式的基本性质,只能了解课本中出现的基本结论。比如课本中提出“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所以预习必须切合实际,过高的预习目标不仅使学生很难完成,而且还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的预习产生了很多误导,没有起到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进行预习的作用。
三、预习难度要适中
为了避免学生预习时不知从何下手,教师通常在布置学生预习任务的同时也会布置学生完成一些习题。例如刚才我提到的分式的基本性质的第一课时,教师设计预习案如下:
小题的分式有符号、系数、多个字母,较为复杂,而例4在分式中出现了更为复杂的多项式。要解决这些问题,学生需要很强的预习能力,一般学生都摸不着头脑,所以最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思维有很好的引导作用,但同时也要了解学生,把握好难度,从而才能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以教师的备课策略、上课策略、评估策略为主线,通过对兴趣、评价、体验、合作、情境、探究等一些课堂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预学是一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模式,而这种预学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预习”,而是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知识要点以及形成过程细化成的一种课前预习案。这种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先教后学”,极大地激励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责任编辑 刘 馨)endprint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051-0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强调改变以“教”为基础,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理念;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会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
目前在积极探索“四步阶进法”的教学模式中,这种教学模式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其分为“预学、分享、拓展、测评”四个步骤。它以“预学”为起点,在预学中实现教学内容向课前的前移。不言而喻,学生预学的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预习内容要有选择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一共有二十九章,每一章节的难易程度有很大的区别。教师应该根据初中数学教材的特点和初中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其认知规律,将部分章节的知识让学生有选择性地预习。
例如人教版《数学》八上第十一章第三节《角平分线的性质》第一课时主要介绍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本节课的预学目标是:1.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的推导过程;2.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3.初步熟悉命题证明的一般步骤,对简单的命题能够转化为数学符号表示。教科书首先介绍了作一个角平分线的方法,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之后再学习作一个角的角平分线的方法难度就会小些,然后通过折纸活动,在不断的观察和度量后,得到“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结论。接着提取命题中的题设和结论,用数学符号写出已知和求证,并画出图形,然后写出证明的过程。这些对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来说,难度比较大。在整个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困难,例如:1.在折纸的活动中,书中小括号中强调要以第一条折痕为斜边,这句话学生往往会忽略。应该要折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很多学生都会折成一个任意三角形。最后书中要求观察两次折叠的三条折痕得出结论。而如何折纸、观察哪条折痕,这些问题都很模糊,学生会在预习时摸不着头脑,花费很多时间。2.在命题中提取其中的题设和结论,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困难。虽然学生能看懂课本中简单的文字,但其实对于定理并没有真正的理解。正因为没有真正的理解,那么再将角平分线的性质用数学符号语言表达时,学生会产生更多的疑问,而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会直接影响学生下一步的预习效果和自学的信心。所以在这一系列复杂的数学活动中,需要学生观察、实验、猜想、推理、交流、验证,更需要教师的提示、引导和总结,使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预习目标要切合实际
教师在设计预习案的时候认为教学目标就是学生的预习目标,其实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例如人教版《数学》第十六章“分式的基本性质”的第一课时中,教师设计的学生预习目标如下:1.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2.熟练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对分式进行“等值”变形;3.了解分式约分的步骤和依据,掌握分式约分的方法;4.使学生了解最简分式的意义,能将分式化为最简分式。显然教师对学生预习成果的期望值偏高,学生初次接触分式的基本性质,只能了解课本中出现的基本结论。比如课本中提出“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所以预习必须切合实际,过高的预习目标不仅使学生很难完成,而且还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的预习产生了很多误导,没有起到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进行预习的作用。
三、预习难度要适中
为了避免学生预习时不知从何下手,教师通常在布置学生预习任务的同时也会布置学生完成一些习题。例如刚才我提到的分式的基本性质的第一课时,教师设计预习案如下:
小题的分式有符号、系数、多个字母,较为复杂,而例4在分式中出现了更为复杂的多项式。要解决这些问题,学生需要很强的预习能力,一般学生都摸不着头脑,所以最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思维有很好的引导作用,但同时也要了解学生,把握好难度,从而才能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以教师的备课策略、上课策略、评估策略为主线,通过对兴趣、评价、体验、合作、情境、探究等一些课堂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预学是一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模式,而这种预学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预习”,而是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知识要点以及形成过程细化成的一种课前预习案。这种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先教后学”,极大地激励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责任编辑 刘 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