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弱岩体双连拱隧道施工力学响应分析

2014-05-28 07:42
湖南交通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导洞隔墙轴力

周 亮

(湖南省湘西公路桥梁建设有限公司,湖南 吉首 416000)

0 引言

虽然连拱隧道引入我国较晚,其以占地少,影响公路线性小等优点在公路、市政道路中广泛应用[1],近年来,我国修建较多的大跨度双连拱隧道,如起初修建的广州白云山隧道,跨度较大,达31.5 m,还有沪蓉高速公路冯家垭口隧道、福泉高速公路相思岭隧道、云南大保高速公路元磨隧道等。

双连拱隧道由于施工工序复杂,跨度大,施工时中隔墙、衬砌及围岩等结构受力状态复杂,受力情况随开挖过程频繁变化,这给施工安全带来较大困难,如何保证施工及运营过程中中隔墙、衬砌及围岩的稳定,是工程研究的重点。特别是当隧道通过破碎、结构松散的全风化、强风化岩体时,施工过程中的围岩及支护结构受力将更加复杂,中隔墙、衬砌、拱腰及拱脚等部位的受力将显著加大,中隔墙反复出现偏心受压,影响隧道整体稳定性,研究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力学行为是保证施工安全的关键[2,3]。

双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法很多,主要有中导洞、侧壁导洞法、多步施工法等,本文以某采用侧壁导洞法施工的双连拱隧道为背景,通过建立数值计算模型,模拟隧道开挖及支护过程,并计算了各施工步下的围岩、中隔墙等的力学响应,并分析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1 隧道概况及设计参数

本连拱隧道为双向6 车道,单洞路面净宽12.5 m,净高8.0 m,隧道全长220 m,进出口桩号分别为K21+125、K21+345,隧道处于正常下坡路段,没有超高,纵坡坡度1.3%,隧道最大埋深14.8 m,最小埋深5.7 m,属于浅埋隧道。

根据设计阶段的地质勘察报告,隧道长度范围内围岩分级均Ⅵ级,进出口段围岩破碎情况更为严重,本次数值计算选取进口段桩号为K21+148 断面进行数值模拟计算。

根据本隧道的具体设计情况,隧道支护采用复合式衬砌,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隧道设计的总体原则是按新奥法原理设计的,以锚杆、喷射混凝土、钢筋网、钢架组成初期支护的联合支护体系,以模板砌筑钢筋混凝土作为二次衬砌。具体设计参数为:初期支护,格栅钢架间距0.75 m,Φ6 钢筋网20 cm ×20 cm,Φ25 锚杆,长 4.0 m,间距 1.0 m ×1.0 m,喷射C25 早强混凝土,厚度0.3 m;二次衬砌为模筑钢筋混凝土,标号C30,洞周厚度均为0.6 m。

本隧道采用侧壁导洞法进行开挖施工,具体施工工序如下(见图1):

图1 侧壁导洞法施工步图

中导洞开挖、支护,中隔墙浇筑,中导洞回填→两侧导洞内外侧上半部分开挖及支护→两侧导洞内外侧下半部分开挖、支护→中部上半断面的开挖及支护(中部预留岩土体)→左右洞室中部预留岩土体的开挖→左右洞中部下半部分开挖及支护→拆除临时支护→隧道左右洞进行二次衬砌。

2 计算模型及参数

2.1 计算模型

一般情况下,可根据隧道围岩地质条件、开挖面积及地应力场水平等影响因素来选取计算影响范围,本次计算采用试算的方式确定模型大小,以避免边界条件对二维有限元计算的影响,试算结果表明,当隧道左右侧模型范围大于40 m 时,左右边界对计算结果没有影响;当隧道底部模型范围大于20 m时,底部边界对计算结果无影响。因此,最后选定模型范围为水平宽度为130 m,竖直高度为42。确立取值根据地质资料,本隧道穿越区段岩土层主要包括人工填土、全风化砂岩、强风化砂岩。计算模型采用三角形单元,上部边界采用自由边界,底部水平、竖直方向均约束,两侧边界仅水平方向约束。

计算程序通过设置对应的施工步来模拟施工中的隧道开挖过程,并模拟施加锚杆、衬砌等支护对隧道围岩的影响,以期达到模拟隧道开挖、支护施工全过程的目的[4~6]。模型计算网格划分图如图2。

图2 模型计算网格划分图

2.2 计算参数

本次计算中,计算材料采用的弹塑性(平面应变)本构模型、D -P 屈服准则。隧道围岩、中隔墙砌筑体、中隔墙回填采用实体单元模拟,施加的锚杆和初衬采用板单元模拟,而二次衬砌则采用梁单元模拟,在初衬和二衬之间的接触面上设置了接触面单元,共划分了 5 138 个单元[7~9]。由地质勘查报告及设计文件提供的参数,计算中使用的各种材料的物理、力学参数见表1。

表1 材料物理力学参数

3 计算结果及分析

3.1 两侧导洞内外侧上半部分开挖及支护[10]

建立上述模型后,当进行两侧导洞内外侧上半部分开挖及支护后,得到的围岩、中隔墙的数值应力及塑性区如图3所示。

由图可知,左右洞拱腰及开挖导洞的下方角落处出现了应力集中,左洞拱腰处大小为-531 kPa,直角处为-536 kPa,应力集中的范围都较小,呈点状区域,围岩其余位置竖直应力未出现集中现象。中隔墙竖直应力最大处发生在中下部以及下部角隅处左右侧(表面侧)位置,左侧最大竖直应力大小为-304 kPa,右侧对应位置为-303 kPa,中隔墙两侧的竖直应力最大值基本相同,但从图中可看出,左侧的应力区要略大于右侧,其余位置竖直应力对称分布。围岩塑性区主要出现左右洞拱腰处,中隔墙左右侧墙中部也分布有较大范围的塑性区。

图3 两侧导洞内外侧上半部分开挖及支护后围岩、中隔墙竖直应力及塑性区分布

3.2 两侧导洞内外侧下半部分开挖、支护

当进行两侧导洞内外侧下半部分开挖、支护后,得到的围岩、中隔墙的数值应力及塑性区如图4所示。

图4 两侧导洞内外侧下半部分开挖、支护后围岩、中隔墙竖直应力及塑性区分布

由图可知,左右洞拱腰处、拱脚处的竖直应力集中现象有明显改善,这些竖直应力的大小有小幅度的增加,左洞拱腰处大小为-589 kPa,右洞拱腰处为-592 kPa,整体来看,开挖面附近围岩竖直应力均有所增大。对比左右洞围岩竖直应力分布可知,其基本以路线中线轴对称分布。中隔墙竖直应力较上一施工开挖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左侧最大竖直应力发生在左侧下部角隅处,大小为-1 177 kPa,较上一施工步增大287.2%,右侧角隅处未见明显的应力集中,最大竖直应力发生在中部截面最小处,大小为-882 kPa,较上一施工步增大191.1%。可以看出虽然中隔墙竖直应力有所增大,但大小依然在设计范围内,整个中隔墙未出现拉应力,说明其整体受力状态较好。

拱腰处的塑性区分布有所增大,中导洞侧墙墙角处出现小面积的塑性区分布,此外,左右洞中部未开挖断面的中下部均出现较大范围的塑性区分布,这主要是因为,该区域为下一阶段开挖区域未进行初期支护,围岩在开挖临空后,在竖直应力重分布且增大后,进入屈服状态,形成了较大范围的塑性区。这种塑性区应分两种情况分析:①若塑性区迅速发展,且位移量测有突变现象时,应进行必要的临时支护,避免产生坍塌,影响隧道施工安全;②若塑性区分布虽然较大,前一施工步完成后未继续发展,且位移测量数据收敛时,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因为本断面即为下一阶段开挖断面。

3.3 中部上半断面的开挖及支护(中部预留岩土体)

当进行中部上半断面的开挖及支护后,得到的围岩、中隔墙的数值应力及塑性区如图5所示。

由图可知,中部上半断面的开挖及支护后,隧道洞周及中隔墙的竖直应力继续增长,左洞拱腰处最大竖直应力为-741 kPa,较上一施工步增长25.8%,右洞拱脚最大竖直应力为-744 kPa。左右洞拱顶与上一开挖步交界点处出现了应力集中,但竖直应力绝对值不大,为-395 kPa,此外中导洞侧墙墙角处应力集中现象有所发展,范围增大,最大竖直应力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大小为-833 kPa,两侧对称分布。对比左右洞围岩竖直应力分布可知,其基本以路线中线轴对称分布。中隔墙竖直应力较上一施工开挖步继续增长,左侧最大竖直应力发生在左侧下部角隅处,大小为-1 383 kPa,较上一施工步增大17.5%,最大竖直应力发生位置与上一施工步相同,右侧角隅处未见明显的应力集中,最大竖直应力发生在中部截面最小处,大小为-1 079 kPa,较上一施工步增大22.3%。可以看出虽然中隔墙竖直应力有所增大,但其数值大小依然在设计范围内,整个中隔墙未出现拉应力,说明其整体受力状态依然较好。

本开挖步后,左右洞拱腰处的塑性区分布未见明显变化,中导洞侧墙墙角处的塑性区范围继续发展扩大,这与应力发展规律相同,此外,中导洞两侧拱腰也出现了塑性区,整体来看,塑性区分布范围基本以路线中线对称分布。

图5 中部上半断面的开挖及支护后围岩、中隔墙竖直应力及塑性区分布

3.4 拆除临时支护并施加二衬

当完成拆除临时支护并施加二衬后,得到的围岩、中隔墙的数值应力及塑性区如图6所示。

图6 拆除临时支护并施加二衬后围岩、中隔墙竖直应力及塑性区分布

由图可知,完成拆除临时支护并施加二衬后,隧道围岩应力重新分布,隧道洞周及中隔墙的竖直应力均有所增加。左右洞围岩基本对称分布,拱腰、拱脚处的应力集中现象得到缓解,左洞拱腰处竖直应力大小为-991 kPa,右洞拱腰处竖直应力大小为-987 kPa,数值应力增大主要是因为初期支护拆除后,围岩应力重分布引起的。

中隔墙竖直应力也有所增大,其最大竖直应力分布在中隔墙左右侧下部的角隅处(表面侧),大小为-3 155 kPa。中隔墙左侧中部最大竖直应力为-2 830 kPa,右侧中部最大竖直应力为-2 821 kPa,左右侧仍存在较小的偏压,但幅度非常小,在可承受范围内。其余部位的竖直应力基本呈对称分布,大小均有所增大,其原因与围岩应力增大一样,都是因为临时支护拆除导致应力重分布所致。

左右洞塑性区分布范围基本对称,左右两侧拱腰至拱脚的塑性区范围有所减小,但中隔墙下部岩体出现了与中隔墙成45°角对称分布的塑性区,其产生的原因为中隔墙作为主要载体承担上部岩体的重力,并将其传递至其下岩体,导致下部岩体应力增大引起塑性屈服。

支护结构受力情况见图7和图8所示。

图7 初衬受力情况

由此可知,初期支护轴力均为正,说明初衬处于受压状态,没有出现拉应力,最小轴力出现在拱顶,仰拱中部轴力也较小,拱腰处轴力最大。最大弯矩也出现在拱脚处,初衬的轴力和弯矩基本呈对称分布,大小均在材料的强度范围内。二衬的轴力和弯矩与初衬有相同的分布规律,轴力均为正,二衬也都处于受压状态,较大轴力和弯矩均分布于拱脚处,内侧靠近中隔墙处的拱脚轴力最大。由于隧道断面对称开挖,左右洞室轴力、弯矩基本都呈对称分布。

图8 二衬受力情况

4 结语

本文对软弱岩体双连拱隧道施工力学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对隧道开挖支护全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隧道断面对称开挖时,隧道围岩、中隔墙及衬砌支护的受力基本对称分布,避免了围岩偏压以及中隔墙的偏心受压,利于隧道施工稳定。

2)两侧导洞内外侧下半部分开挖、支护后,左右洞中部未开挖断面的中下部均出现较大范围的塑性区分布,此处临空面较大,施工中这是一个容易产生破坏的区域,特别是在松散的软岩体中,若位移量测数据不收敛时,应对该区域进行必要的临时支护(注浆、锚杆或钢支撑支护),避免发生坍塌,影响隧道施工安全。

3)拆除临时支护后,左右洞室围岩应力、中隔墙最大竖直应力均处于最大值,此步骤应全面测量拱顶、拱腰及地表等变形数据,并绘制相应曲线,做好沉降预测分析,并及早地施加二衬,确保围岩稳定。

[1]蒋树屏,胡学兵.云南扁平状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力学相应数值模拟[J].岩土工程学报,2004,26(2).

[2]吴俊强,刘永华,李 围.浅埋偏压连拱公路隧道施工数值模拟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5(4).

[3]王 勇,徐干成,乔春生.公路隧道数值模拟分析及衬砌安全性评价[J].现代隧道技术,2004(S).

[4]刘 涛,沈明荣.连拱隧道动态施工模型试验与三维数值仿真模拟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9).

[5]潘昌实.隧道力学数值方法[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

[6]邓 建,朱合华,丁文其.不等跨连拱隧道施工全过程的有限元模拟[J].岩土力学,2004,25(3).

[7]刘劲勇.连拱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稳定性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

[8]董学晟.水工岩石力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9]高 谦,乔 兰.地下工程系统分析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0]李 军.大跨度公路隧道动态施工围岩稳定性数值分析[D].南京:河海大学,2006.

猜你喜欢
导洞隔墙轴力
基于主筋轴力长期监测的连拱隧道浅埋段中隔墙受力特性研究
钢板桩内支撑预加轴力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PBA 工法暗挖车站导洞施工应力场分布研究
浅谈支撑轴力伺服系统在深基坑中的应用
锅炉中隔墙中间集箱管座泄漏分析及处理措施
不同覆跨比下洞桩法导洞开挖引发地表变形规律研究
基坑钢支撑轴力监测的优化及实践
新型高温隔墙结构的研究与开发
钢支撑轴力在安装过程中的监测分析
地铁车站暗挖法施工中导洞开挖方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