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艳
【内容提要】学习语文的兴趣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敢于质疑,创新思维是学好语文的抓手。
【关键词】兴趣 习惯 质疑 思维
学习语文的兴趣——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敢于质疑,创新思维是学好语文的抓手。
一、学习语文的兴趣
对于兴趣的重要性的论述,古有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今有语言学家倪海曙:“对于孩子来说,学习的最大动力,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外有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从心理学角度看,兴趣是人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兴趣是激发情感的诱发剂,是主动学习的启动力。有兴趣才会引起注意,有兴趣才能激起情感,有兴趣才能有发展能力,才不至于对所学内容产生厌倦。教学实践表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种感官都处于最活跃的动态,能够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学生对语文产生较高兴趣时,学习的主动性就强,学习的效果就会好,学习的创造思维就活跃。反之,学习被动,效果就非常差。
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主动、积极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呢?
1.融洽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
初中生处于儿童到青年的过渡期,感情比较外露,喜欢与不喜欢一眼就可看出。总体上,学生对老师是真诚尊敬的,充分信赖的。只要老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认真地管教,尊重他,信任他,呵护他,与他交朋友、谈心交流,他自然而然就喜欢你这位老师,喜欢你所教的语文,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2.教师的人格魅力。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渊博的学识,幽默的谈吐,儒雅的气质,严谨的教学,工整的板书,得体的衣着……无不对学生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如果崇拜你,必模仿你,也必将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
3.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语文活动形象直观,实践性、参与性强,再加上学生喜欢动、喜欢热闹的天性。对于学生来说,特喜欢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比赛、游戏、辩论、表演等教学形式,就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不少人十分重视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特别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如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十分重视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他认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他还专门写过《“习惯成自然”》和《两种习惯养成不得》等文章谈良好习惯的培养问题。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叶老在《两种习惯养成不得》中提出的两种不良习惯:“一种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又一种是妨害他人的习惯。”叶老从反面论证了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乌申斯基也曾指出:“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以上充分说明良好习惯在一个人成长中是多么重要啊!
对于初中生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包含很多方面,但我认为,语文课标提出的几种良好学习习惯是我们教师重点培养的学习习惯,也是我们语文老师必须培养的良好学习习惯。语文课标在总目标中提出:“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段目标是:(1)有良好的书写习惯;(2)养成默读习惯;(3)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4)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逐渐过渡的过程。我们语文教师要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按部就班地、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敢于质疑,创新思维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为什么,而生活的伟大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这个论述告诉我们质疑是何等的重要。
人是思维的动物,疑是思之开始;问是人的天性,问是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质疑思维是最有效的思维。西方大哲学家狄德罗曾经说过:“怀疑是走向哲学的第一步。”洗澡时,身体感到变轻了,这是人人都有的体验。阿基米德之所以能够从人人都有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浮力定律的原理,是因为他敢于质疑:身体为什么会变轻?其奥秘是什么?敢于质疑是创新思维的开端,也是阿基米德成功的秘诀。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在文华学院2010级新生开学典礼上曾作《勇于质疑》的演讲。演讲中他围绕质疑阐述了三点:首先是“质疑”需要什么?质疑需要追求;质疑需要正义;质疑需要勇气和胆量。其次是在“质疑”中,要注意什么呢?疑问是质疑的基础;“疑”不要仅停留在自己心中,有疑则问;质疑常常产生于逆向思维;质疑不需要虚荣、不需要功利、甚至不需要目的;质疑不是怀疑一切。最后,“个性化教育”问题。要开发个人的潜能,必须有“质疑”,必须有创新。
我在教学《湖心亭看雪》一文时,积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如:(1)文章先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说“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里是否矛盾?(2)“问其姓氏,是金陵人。”作者在这里为什么答非所问?学生通过质疑——讨论(争辩)——教师点拨,对文章理解得更深更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结语
总而言之,学习语文的兴趣,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敢于质疑、创新思维是学好语文的抓手,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创新思维。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学定会“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 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 编.《叶圣陶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3] 李培根.《勇于质疑》.
(作者单位:江西省信丰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