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志军
近日去了趟上海,才知道上海曾有过一个《上海市邮轮业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还建有邮轮母港,甚至还曾试图组建邮轮舰队。看来这个中国最大的城市从未放弃对“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追求。与此相配套,有一所职业教育学校开办了一个邮轮专业。据介绍,这所学校毕业生100%被世界各地的邮轮选中,成为邮轮的正式员工,仅在一艘香港注册的邮轮上就有34名毕业生工作在10个部门、14个工作岗位上。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其中有许多问题值得问一问:
1.坐得起邮轮的人对服务人员的要求很高,而这所学校的毕业生竟能100%到邮轮上工作,是毕业生质量很高还是其他学校毕业生质量太弱?
2.国内目前还没有邮轮,也没有职业标准及相关培训经验,专业标准、课程标准、课程体系等可以从国外引进,师资总不能从国外整体引进吧?
3.曾经见过好几所学校的航空服务专业使用退役飞机作为实训中心,邮轮专业不会也在海边搞一艘退役的邮轮吧?即使有,那也只能完成一些实训的工作,学生还是无法体验真实的工作场景,学校的实训实习如何解决?
带着这些问题,与学校的老师们进行了交流,发现答案大致如下:这所学校从2004年开始就创办了邮轮专业,当时国内、国际上都没有学校开设同类专业,就业市场极其广阔;学校创办这个专业是依托学校酒店管理专业,邮轮服务中相当多的技能与酒店服务相似,因此无论是师资还是教学资源都是有基础的;学校建设了一个教学一体的仿邮轮的实训中心,另外学校还与上海的高端涉外餐厅、酒店形成合作关系,学生的实习不存在任何问题。
之所以说这个案例有意思,是因为这个专业成功的背后还有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东西。据说国际上没有学校开设这个专业,那国外的职业学校为什么不开设这样一个既“上档次”就业又好的专业呢?这个问题关系到国内外不同的专业观。
教育部2010年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专业类有19个,专业数有321个,专业方向有920个,并且明确了专业与专业方向所“对应职业(工种)”有1185个。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专业目录编制者希望通过让专业(或专业方向)对应职业(或工种)来实现其“专业是岗位的投射”的理念(或者用他们的说法是“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这种理念当然不是这个星球上唯一的专业观。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为例,其7~12年级(相当于我国的中学)的课程标准共分15个产业部门(Industry Sector)和57个学习通道(Pathway),再往下没有细分。如果用我们的术语,产业部门大致相当于我们的专业大类,学习通道相当于专业。可见,中国人的专业概念要比美国人的窄得多。在中国中职专业或专业方向基本可与岗位一一对应,而在美国中等学校中的学习通道却要对应很多职业或岗位。照这么讲,美国的职业教育远没有我们与工作世界联系紧密,我相信美国人的专业观在世界上有一定代表性,至少在邮轮专业上如此。
今天我们不去评判中外两种专业观孰优孰劣,只是想说中外在客观上存在的专业观的落差给中国职业学校开展国际化办学提供了机会。据上海这所学校介绍,在他们开设邮轮专业之前,邮轮服务人员通过社会培训的方式来培养,他们的毕业生到了邮轮上以后,管理方觉得这些学生更适合邮轮这种服务业。这启示我们:之前的三十年,中国的职业教育国际化都可以称为跟踪型国际化,什么都是亦步亦趋;而现在如果认识到国外职业学校难以做到与岗位对接,中国的职业学校就大有可为了。
目前国际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趋势是标准化与社会化,在许多国家,与岗位密切相关的技能教育一般由社会培训来完成。我们的学校可以与行业协会等机构合作,引进资格标准,开发出学校形式的教学标准、教育课程、教学资源、评价标准,这种教学体系也许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我们也发现有省内一些学校与国外职业标准制订机构的合作,但这些学校未把国外培训机构的课程系统与我国特有的学校教学系统有机整合。这些学校从合作之初就没有想到去建成适用于某一岗位的世界一流的学校化的专业教学体系。希望江苏的职业学校在这方面能迈出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