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如好做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14-05-27 05:45樊利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阅读语言语文

樊利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阅读训练有被削弱的倾向,这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结合新课标的精神,阐述了语言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对阅读教学中如何实施语言训练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语文;阅读;语言;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124-01

一、语言训练的现状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我们很难看到老师带领学生扎扎实实地学词写字,也很难看到老师切出大块时间进行默读、复述、背诵等训练。即使有这样的训练,也因为过分强调了自主而使得训练不到位。过分强调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缺乏表达的规范性,说写的交流只重视内容的反馈,却忽略了语言的形式,并且经常得不到时间的保证,教学中逐渐淡化了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有关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言是工具,对工具的掌握、使用和操作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技能。语言技能的形成必须经过训练,这种训练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练习。既有明确的目的,又有科学的方法。其实传统的语文教学进入误区主要原因是,对学生的训练太呆板、太僵化、太机械,学生学习知识是完全意义上的被动接受者,并且主要为应试考试服务。在新的课改实践中语言训练不能取消,需要重新构建,语言训练不仅是指语文智能的培养,而且浸透了语文情感。在内容和目标上,既包括外在语文行为的训练,又包括内在态度和价值观的培育,二者是相互转化和相互统一的。

三、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语言训练

(一)树立新的知识观

传统的语文教学仅以知识技能为价值取向,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导致了课程实施中的以灌输为主,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忽略了学习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此,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大胆地舍弃那些无助于孩子学习语文的“知识与能力”,而对学生形成语文素养的知识与能力则要坚持训练。在新课程视野下,语言训练应该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的学习技能。语言训练要融合在新课程生机勃勃的教学中,不着痕迹,同时又要扎扎实实。

(二)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训练的策略

1、重视语感的培养。语感的培养重在引导学生去感受,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策略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增强语感。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加以想象,用稚嫩的语言来描述各种动人场景。这些环节的设置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使他们听与说能力同时得到训练。如《荷花》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荷花已经开了不少,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了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破裂似的。”教师提问:你觉得荷花美吗?美在什么地方?你能读出“她”的美丽吗?通过上面的几个问题让学生理解、感悟,然后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想象这些荷花的样子,最后让学生结合图,自己组织语言来描述。教师设计组织学生活动,通过语言训练实现对语言的感知、理解、运用能力的培养。

2、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在学习课文中,学生提的问题往往是偏向内容性的知识,教师把握不好,就会使教学陷入单一的内容理解中去。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启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语言问题。如《青山不老》一课的教学中,在学习老人为了子孙后代坚持不懈的精神特点时,作者用了“奇迹”一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老人究竟创造了什么奇迹?这种奇迹是在什么环境下创造的?老人为什么认为这是自己的抉择?这是自己唯一的归宿?通过引导学生既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又对语言的意义和内容有完整的理解,这样才能谈得上正确的运用。

3、在课文的语言留白处训练。好的作品往往是一个空框结构或召唤结构,给读者留有广阔的思考空间和补白天地,这种“留白”,正是我们可以细细咀嚼、细细品味的精妙之处。每遇这些地方,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并且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突出抓好描写“我”的内心及邱少云的外表这两个重点片段的教学。在学习“我”的内心这一片段时,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敌人采用“火力警戒”后,我闻到什么?看见什么?我想了些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想?学生通过看图,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议论、回答问题,深入到课文中,与作者想在一起,逐步体会到“我”当时的内心焦急、矛盾、难受、痛苦。从“我的这一系列内心活动中”了解到邱少云的处境危险。然后让学生细读课文后回答:在这生死关头,21岁的邱少云的表现怎样?为什么他能这样呢?让学生各抒己见,从邱少云的外表去了解其内心活动——他当时想的只是战友,战斗的全局,为了战斗的胜利,他宁可牺牲自己。通过教学,邱少云的光辉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深深扎下了根,不权使学生受到教育,受到感染。

4、注重语言积累。课堂教学是语言积累的主渠道,课外实践就是学生积累语言的辅助阵地。阅读成为孩子的生活习惯,也就是说,要让阅读融入到任何地方、任何时间。有人将阅读图书划分为书房认真研读的“桌上书”、车站机场随时翻读的“口袋书”、睡前床上休闲浏览的“枕边书”,从而把阅读行为渗透到人们一天中的不同时段。而我认为,当孩子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读上几页他们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是最好的放松与休息。自由的阅读,没有任何功利,它是孩子兴趣的延伸,不仅拓展了孩子的视野,还可以提高孩子品悟语言文字的能力。

猜你喜欢
阅读语言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