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数学课“活”起来

2014-05-27 00:26:05吴玛红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7期
关键词:正方形饮料解题

吴玛红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0105-02

教育之父赫尔特曾说过:“任何个体在获取知识时,其兴趣都要发生四个阶段的变化,即注意、期待、探究、行动,可见最后要真正获取和巩固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行动。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在立足课堂教学这个主战场的同时,建立一个开放式的课程体系,从实践活动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解读教材,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大胆展示自我,寻求解决问题的多元化,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参与课堂上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一、联系生活,激发学生体验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的学习,随着内容的加深,逐渐由形象到抽象。对于抽象的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因此我们要让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贴近,通过学生能够感受的生活用品来领悟。在教学三年级《吨的认识》时,可以先让学生到超市中找50克、200克、500克、1千克、2千克、5千克、25千克的物品,并要求他们用手掂一掂,尝试着搬搬25千克的大米,让他们在体验中形成重量大小的意识。于是,在课堂教学中,因为学生体验过25千克到底有多重,再让学生看课本中的例题,他们就能理解40袋25千克重的大米就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在体验中形成对吨的认识。接着通过推算体重帮助学生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的意识和能力。然后让他们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

二、注重方法,拓展教材内容

在数学教材中,有许多知识并没有在书中直接地给出结论,需要我们学生总结归纳,需要老师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增补。如在教学《长、正方形的面积》后,我利用多媒体呈现学生熟悉的情景:种植园里各种植物郁郁葱葱,分别种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土地上,要求学生们算一算它们的种植面积,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很快解决了问题。接着我又给出长度相等的两根铁丝,要他们分别围成长方形、正方形,再分别计算出各自的面积,同学们发现长方形的面积有好几种情况,而正方形的面积是一定的。再进一步通过比较,学生们发现围成的正方形的面积是最大的。这样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周长一定时,所围成的正方形和长方形中,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三、引导学生争论,鼓励合作交流

每个学生是不相同的个体,教师不应用“唯我独尊”的威严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应创造一个能让学生百家争鸣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在争论中寻找自己价值的体现,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开拓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我注意抓住住契机,适时点燃争论的“导火线”,尽量给学生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尽好引导者职责。如在教学“用除法解决问题”时,我首先出示一道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生活问题:今天老师到商场买饮料时发现有两种饮料的价格:一种饮料一箱42元,里面装有6瓶,另一种饮料一箱48元,里面装着8瓶,老师想问你们哪一种饮料的价格要便宜些,你们是怎么想的?我先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然后鼓动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和争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的教学设计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他们是主动完成解决问题的,是积极参与反思、修正自己行为的人。

四、让学生走上讲台,大胆展示自我

课堂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只是以参与者、引导者、发起者、组织者的角色出现。为此,教师应把课堂的发言权也下放给学生,就是把黑板、讲台、学具、时间交给学生,解放学生的手、嘴、眼、耳、鼻和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完成教学内容,进而求得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教学相长。

1.利用黑板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数学课中老师经常让学生在黑板上进行演算、板书,老师从学生板书中发现问题,既纠正了学生存在的问题,又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

2.让学生充当“小老师”,老师在下面听学生讲,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对于练习课或试卷讲评课,我们就可以尝试让学生走上讲台,对一些习题的解题思路、方法进行讲解,让其他同学评价他的讲解有无对错,有没有其他同学还有更好的思路。学生讲的不足的地方,教师要及时给予补充。

五、鼓励学生解题方法多样性

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其解题思路会呈现出多种多样。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上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差异的教学。教师要具备整合教材的能力。选择那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同时,内容的呈现也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元化,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例如:在学习了多位数的除法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工地上有一堆重220吨的砂,如果一辆货车每次最多能运6吨,问这辆小货车运35次能运完吗?该题具有开放性,给学生提供了展现个性的机会,学生经过思考后,可以从不同的比较标准出发,通过计算得出多种解题思路。

1.工作总量的比较:6×35=210(吨)220>210

2.工作效率的比较:220÷35=6(吨)……10(吨)

3.工作量数(时间)的比较:220÷6=35(次)……10(吨)

以上三种解题方法都得出这辆小货车不能够在35次内运完这堆砂的结论,这无疑是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我们数学课堂应该是充满智慧与灵动的课堂,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大胆尝试,勇于探索,引导学生开启智慧之门,为学生拥有智慧的人生奠定基础。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其方法、措施是多种多样的,体会也各不相同,还有待于我们共同去研究和探讨。

(责任编辑 全 玲)

猜你喜欢
正方形饮料解题
“0卡0糖”饮料真的健康吗?
中老年保健(2022年3期)2022-11-21 09:40:36
用“同样多”解题
饮料换装
设而不求巧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剪正方形
剪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分发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