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宏君+荣凤杰+刘瑛
内容摘要:本文依据科学计量学和信息可视化基本原理,采取关键词共现科学分析方法,运用国际通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对CSSCI数据库提供的2001-2010年国内社会资本研究文献进行了客观计量分析,以科学、准确地探测近10年来国内社会资本的研究热点及其演进情况,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社会资本 研究热点 演进 知识图谱
“社会资本”这一概念是由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于1980年在《社会学研究》发表的《社会资本》一文中提出的。随着社会资本理论的引入,近30年来,国内众多学者对社会资本研究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分别从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视角开展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尤其在社会资本的概念、构成、特征及其对企业成长、技术创新、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大学生就业影响等重要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数据来源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在“来源文献”数据库中,以“社会资本”作为检索词在“篇名”中进行检索,下载数据期间为2001年至2010年,共检索到958篇文献记录。本文对不同年份CSSCI数据收录社会资本的研究文献情况进行了统计,绘制成2001-2010年CSSCI收录社会资本研究文献数量统计图和统计表,详见图1和表1。图1和表1显示,在CSSCI数据库中,国内社会资本的研究从2001年开始一直呈显著上升趋势,研究文献数量逐年增加,体现了国内学者对社会资本研究的重视和关注程度在不断增加,到2008年之后稍有下降。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分析过程中,先将下载的CSSCI文献记录的数据格式转换成SSCI收录的文献数据格式,然后使用由美国德雷克塞大学陈超美教授(Chaomei Chen)开发的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进行可视分析,该软件是近几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信息分析领域最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可视化分析软件。
2001-2010年国内社会资本研究热点探析
同主题词一样,关键词在一篇文章中所占的篇幅虽然不大,却是文章的核心与精髓,是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括和凝练。因此,对文章的关键词进行分析,频次高的关键词常被用来确定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运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对CSSCI收录的2001-2010年国内社会资本研究领域中的958篇文献资料进行了关键词共现分析,通过对软件中的“C CC CCV”阈值进行合理设定,时间间隔设置为1年,生成了“2001-2010年国内社会资本研究热点主题聚类图谱”(见图2),该图谱中共产生关键节点684个,节点连线880条,展示了近10年来国内社会资本研究领域的主要热点及其相互关联。
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中,当图谱中某一研究领域关键词出现次数越多,其在图谱中显示的原点直径就越大,该词在图谱中共现频率越高,共现频率高的主题词则反映了该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情况;关键节点之间连线的粗细、距离分别显示了热点之间的共现程度和远近亲缘关系。通过对图2中关键词共现频次的统计分析,制成“2001-2010年国内社会资本研究热点关键词高频列表”(见表2,前20个)。
从图2和表2中可以发现,近10年来国内社会资本研究领域中除了“社会资本”本身的词频频率最高以外,其他关键词如人力资本、社会网络、企业社会资本、信任、技术创新、产业集群、和谐社会、社会资本理论、家族企业、经济发展、企业家、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等的词频频率也较高,这充分说明它们是近10年来该领域中的主要研究热点。通过对图谱中研究热点进一步分析,可将2001-2010年国内社会资本研究热点划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领域:
(一)社会资本的概念、构成及特征等基本理论研究
近10年来,尤其是2005年以来,我国学者对社会资本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印证了张文宏(2007)提出的“以‘社会资本为主题的理论和经验研究是近几年中国社会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观点。相应地,图2中的高频关键词如社会资本、社会网络、社会关系网络、关系网络、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社会结构、信任、规范及社会资本理论等体现了这一时期国内社会资本研究的主要热点内容。
社会资本的概念、特征及构成研究。常青(2001)、程民选(2004)、张民亲(2006)、刘松博(2007)对社会资本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刘林平(2006)、韦影(2008)等对企业社会资本的测量、构成维度等进行了研究;张文宏(2005、2007)分析了城市居民社会网络的阶层构成及影响因素;姜振华(2008)分析了社会资本的核心构成要素;刘秀琴(2010)对乡村社会资本属性特征进行了研究。
社会网络相关研究。边燕杰(2000、2001、2006)对社会资本、中国城市家庭的社会网络资本和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三者及其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唐翌(2003)论述了社会网络特性对社会资本价值实现的影响;姚小涛(2003)阐述了社会网络理论在企业研究中的应用;张文宏(2004、2005)分析了城市居民社会网络的阶层构成;林剑(2006)探讨了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创业融资问题;林嵩(2010)研究了基于社会网络解构的社会资本获取机制等。
信任相关研究。李伟民(2002)从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角度分析了中国人信任的结构与特征;储小平(2003)探讨了信任与家族企业成长的关系;徐淑芬(2005)对信任、社会资本与经济绩效关系进行了探索;潘敏(2007)以社会资本理论为视角对信任问题进行研究;岳成浩、薛冰(2008)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对新中国合作化运动的信任模式进行了研究;谢思全(2009)对信任、非市场交易和网络权威进行了微观层面的分析;高虹(2010)探讨了社会信任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等。
关系网络相关研究。石发勇(2005)探讨了关系网络与当代中国基层社会运动;张继焦(2006)分析了少数民族迁移者城市就职中的关系网络;程德俊(2006)分析了高参与工作系统中的社会关系网络及其变革障碍;赵泉民(2007)探讨了关系网络与中国乡村社会的合作经济问题;郑准(2008)探讨了基于关系网络视角企业国际化成长模型研究;盛意(2010)开展了企业关系网络对社会资本获取的实证研究。endprint
(二)企业、企业家的社会资本及其影响研究
关于企业、企业家的社会资本研究及其影响研究是近10年来该领域研究重要热点之一,图谱2中相应的高频关键词如“企业社会资本”、“企业家社会资本”、“企业家”、“企业绩效”、“竞争优势”、“家族企业”、“中小企业”及“技术创新”等充分验证了这一事实。
企业社会资本研究。企业社会资本概念、测量与功效研究方面,刘林平(2006)、韦影(2007)、尉建文(2008)对企业社会资本的概念和测量问题进行了研究;边燕杰(2000)对企业社会资本及其功效进行了深入阐述;郑胜利(2002)、周小虎(2004)研究了企业社会资本与持续竞争优势关系。企业社会资本的构成、获取及治理等研究方面,李敏(2005)论述了企业社会资本的有机构成问题;陈晓红(2007)分析了中小企业社会资本的构成及其与信用水平关系;胡刚(2004)研究了企业社会资本的获取与投资问题;王凤彬(2007)开展了企业社会资本生成的跨层次研究;陈丽琳(2007)分析了企业社会资本的生成机制、制约因素及其治理问题。企业家社会资本相关研究方面,陈传明(2001)对企业家社会资本的重要性、特征及功能进行了深入阐释;周小虎(2002)探讨了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杨鹏鹏(2005、2008)研究了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企业业绩、企业动态能力的关系;陈传明(2009)论述了企业家社会资本与公司绩效关系问题。
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相关研究。从微观经济、微观管理的角度探讨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社会资本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热点。张其仔(2004)研究了社会资本的投资策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郑美群(2005)探讨了社会资本对高技术企业绩效的作用;刘衡(2010)对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中介效应进行了研究;贺远琼(2007)、陈爱娟(2010)等从实证角度分别论述了企业高层管理者、企业家的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家族企业社会资本相关研究。储小平(2003)、李晓红(2005)、周鸿勇(2007)、陈传明(2010)等深入探讨了社会资本对我国家族企业创业、发展、成长影响等的相关问题;何圣东(2003)、周立新(2004)、乐国林(2006)分析了社会资本与家族企业的演化问题;储小平(2004)、石本仁(2008)、周生春(2009)等探讨了家族企业的成长与社会资本的融合、家族企业社会资本的双重物品属性和产权问题。
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相关研究。陈劲(2001、2002、2003)对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业绩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阐释;韦影(2005)、颜琼(2006)、吕淑丽(2010)等论述了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与积极影响;张方华(2004、2006)、林筠(2009)分析了企业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李新功(2007、2009)从社会资本角度研究了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区域技术创新能力问题;李艳军(2009)、杨宇(2010)从实证研究角度论述了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三)社会资本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及劳动就业等影响研究
社会资本的功能研究,如其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产业集群及劳动就业影响等也是国内学者们近些年来积极探讨的热点领域之一,图谱2中相应的高频关键词如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产业集群、知识转移、大学生就业、农民工及人力资本等反映了这一情况。
社会资本与和谐社会相关研究。2004年9月,党的第十六届第四次中央委员会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战略目标。周晓丽(2005),赵立新、徐观伟(2006),张小溪(2007),欧阳英、程晓萱(2008)、施雪华(2009)等论述了社会资本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影响和启示;黄韬(2005)从诚信机制角度探讨了和谐社会的社会资本内核;吴光芸(2006)、苏令银(2009)从社会资本视角分析了和谐社会的构建问题。
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相关研究。殷德生(2001)、赵子祥(2003)对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卜长莉(2001)、郭熙保(2003、2004)、苗月霞(2006)、刘 (2009)从理论研究角度探讨了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王廷惠(2002)、陆铭(2008)探讨了社会资本、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吴光芸(2007)、崔万田(2009)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社会资本与产业集群研究。陈剑锋(2003)探讨了产业集群中社会资本价值模型及其影响因素;张杰、刘东(2006)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探讨了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升级困境问题;张毅(2005)、惠宁(2006)、张魁伟(2007)分析社会资本与产业集群的关系及运行机制;钱水土、翁磊(2009)以浙江经验研究为前提,探讨了社会资本、非正规金融与产业集群发展关系;崔祥民、梅强(2010)分析了产业集群内创业者社会资本、信任与创业融资问题。
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相关研究。方竹兰(2003)、谭崇台(2004)、王永(2007)分析了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之间的内在关系、互动机制及相互影响等问题;何国俊(2008)、谢勇(2009)等从实证角度分析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农民工工资收入、劳动就业及劳动力迁移等重要问题;李晓园(2005)、徐延辉(2006)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视角分别探讨了女性职业发展、运动员职业获得问题;顾琴轩、王莉红(2009)研究了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创新行为的影响等。
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农民工就业相关研究。大学生就业相关研究方面,徐晓军(2002)、陈海平(2005)、郑晓涛(2006)等深入探讨了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问题;郑洁(2004)、胡永远(2007)、代锋(2009)等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利弊影响;徐莉、郭砚君(2010)以武汉高校为例探讨了大学生就业质量与社会资本的关系。农民工相关研究方面,翟学伟(2003)、陈成文(2004)、张智勇(2005、2007)、李怀(2007)、谢勇(2009)、张丽华(2010)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马忠国(2009)、刘湘琳(2010)探讨了社会资本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影响和路径;季文(2006)、牛喜霞(2007)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农民工流动的影响;杨玫(2008)、滕丽娟(2010)探讨了农民工社会资本的建构和培育问题。endprint
2001-2010年国内社会资本研究热点演进探析
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中,选择时区视角(Timezone)功能,将时区间隔设置为1年,进行不同年份关键词共现演进分析,绘制出国内社会资本研究关键词共现时区演进图谱(见图3)。
通过对图3中各年份国内社会资本研究热点共现频次的进一步挖掘和统计,本文对各年份排序前10位的研究热点关键词共现频次进行了量化统计(见表3),以更加准确、客观地了解近10年来国内社会资本研究热点的演进情况和发展趋势。
以国内社会资本研究热点演进及其发展趋势图谱为基础,结合表3、表4中各年份研究热点关键词频次排序情况,本文对2001-2010年来各年份国内社会资本研究热点及其演进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从社会资本研究热点演进历程来看,“社会资本”的基本理论研究在各年份均为主要研究热点;“人力资本”除了2002年研究数量收录较少外,其他各年份相对较多;“技术创新”在4个年份关键词频次排序中进入前10位,说明其较受重视;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经济绩效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2001-2004年;与企业社会资本相关的企业社会资本、企业家社会资本、中小企业、家族企业研究则出现在各个年份里;“农民工”的就业、流动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2004年和2010年;“大学生”就业的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2002年和2010年;“和谐社会”的相关研究主要出现于2005年,2007年的研究文献收录数量较多。
从国内社会资本研究热点的发展趋势来看,由于社会资本问题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因此这些领域本身的变化、发展及其实践需求(如和谐社会构建、经济增长、企业发展、科技进步、新农村建设等)成为社会资本研究热点创生和演进的重要导向标和主要原动力;此外,多学科、交叉学科的繁荣和发展也推动了社会资本研究热点不断向前演进,促使国内社会资本研究热点体系及结构更加科学、合理,研究热点内容更加丰富,成为不可或缺的必要辅助力量。
结论与展望
本文对2001-2010年国内社会资本研究的主要热点进行了可视计量分析,使学者们能够直观、准确地了解目前该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及其演进情况。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尚未对国内社会资本研究作者、文献及期刊进行分析,以探讨对该研究领域具有影响力的权威人物、经典文献和核心期刊等,这将是本研究日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侯剑华,陈悦.战略管理学前沿演进可视化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6)
2.栾春娟,侯海燕,王贤文.国际科技政策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9,27
3.张文宏.中国的社会资本研究:概念、操作化测量和经验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7(3)
4.边燕杰.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J].中国社会科学,2001(2)
5.张文宏.城市居民社会网络的阶层构成[J].社会学研究,2004(6)
6.徐淑芬.对信任、社会资本与经济绩效[J].学习与探索,2005(5)
7.岳成浩,薛冰.新中国合作化运动的信任模式研究—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J].天津社会科学,2008(2)
8.张继焦.关系网络:少数民族迁移者城市就职中的社会资本[J].云南社会科学,2006(1)
9.郑准.基于关系网络视角的企业国际化成长模型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8(4)
10.边燕杰.企业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中国社会科学,2000(2)
11.周小虎,陈传明.企业社会资本与持续竞争优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4(5)
12.陈晓红.中小企业社会资本的构成及其与信用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1)
13.陈丽琳.企业社会资本的生成机制、制约因素及其治理[J].社会科学研究,2007(5)
14.陈传明.关于企业家社会资本的若干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01(11)endprint
2001-2010年国内社会资本研究热点演进探析
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中,选择时区视角(Timezone)功能,将时区间隔设置为1年,进行不同年份关键词共现演进分析,绘制出国内社会资本研究关键词共现时区演进图谱(见图3)。
通过对图3中各年份国内社会资本研究热点共现频次的进一步挖掘和统计,本文对各年份排序前10位的研究热点关键词共现频次进行了量化统计(见表3),以更加准确、客观地了解近10年来国内社会资本研究热点的演进情况和发展趋势。
以国内社会资本研究热点演进及其发展趋势图谱为基础,结合表3、表4中各年份研究热点关键词频次排序情况,本文对2001-2010年来各年份国内社会资本研究热点及其演进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从社会资本研究热点演进历程来看,“社会资本”的基本理论研究在各年份均为主要研究热点;“人力资本”除了2002年研究数量收录较少外,其他各年份相对较多;“技术创新”在4个年份关键词频次排序中进入前10位,说明其较受重视;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经济绩效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2001-2004年;与企业社会资本相关的企业社会资本、企业家社会资本、中小企业、家族企业研究则出现在各个年份里;“农民工”的就业、流动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2004年和2010年;“大学生”就业的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2002年和2010年;“和谐社会”的相关研究主要出现于2005年,2007年的研究文献收录数量较多。
从国内社会资本研究热点的发展趋势来看,由于社会资本问题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因此这些领域本身的变化、发展及其实践需求(如和谐社会构建、经济增长、企业发展、科技进步、新农村建设等)成为社会资本研究热点创生和演进的重要导向标和主要原动力;此外,多学科、交叉学科的繁荣和发展也推动了社会资本研究热点不断向前演进,促使国内社会资本研究热点体系及结构更加科学、合理,研究热点内容更加丰富,成为不可或缺的必要辅助力量。
结论与展望
本文对2001-2010年国内社会资本研究的主要热点进行了可视计量分析,使学者们能够直观、准确地了解目前该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及其演进情况。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尚未对国内社会资本研究作者、文献及期刊进行分析,以探讨对该研究领域具有影响力的权威人物、经典文献和核心期刊等,这将是本研究日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侯剑华,陈悦.战略管理学前沿演进可视化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6)
2.栾春娟,侯海燕,王贤文.国际科技政策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9,27
3.张文宏.中国的社会资本研究:概念、操作化测量和经验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7(3)
4.边燕杰.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J].中国社会科学,2001(2)
5.张文宏.城市居民社会网络的阶层构成[J].社会学研究,2004(6)
6.徐淑芬.对信任、社会资本与经济绩效[J].学习与探索,2005(5)
7.岳成浩,薛冰.新中国合作化运动的信任模式研究—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J].天津社会科学,2008(2)
8.张继焦.关系网络:少数民族迁移者城市就职中的社会资本[J].云南社会科学,2006(1)
9.郑准.基于关系网络视角的企业国际化成长模型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8(4)
10.边燕杰.企业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中国社会科学,2000(2)
11.周小虎,陈传明.企业社会资本与持续竞争优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4(5)
12.陈晓红.中小企业社会资本的构成及其与信用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1)
13.陈丽琳.企业社会资本的生成机制、制约因素及其治理[J].社会科学研究,2007(5)
14.陈传明.关于企业家社会资本的若干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01(11)endprint
2001-2010年国内社会资本研究热点演进探析
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中,选择时区视角(Timezone)功能,将时区间隔设置为1年,进行不同年份关键词共现演进分析,绘制出国内社会资本研究关键词共现时区演进图谱(见图3)。
通过对图3中各年份国内社会资本研究热点共现频次的进一步挖掘和统计,本文对各年份排序前10位的研究热点关键词共现频次进行了量化统计(见表3),以更加准确、客观地了解近10年来国内社会资本研究热点的演进情况和发展趋势。
以国内社会资本研究热点演进及其发展趋势图谱为基础,结合表3、表4中各年份研究热点关键词频次排序情况,本文对2001-2010年来各年份国内社会资本研究热点及其演进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从社会资本研究热点演进历程来看,“社会资本”的基本理论研究在各年份均为主要研究热点;“人力资本”除了2002年研究数量收录较少外,其他各年份相对较多;“技术创新”在4个年份关键词频次排序中进入前10位,说明其较受重视;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经济绩效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2001-2004年;与企业社会资本相关的企业社会资本、企业家社会资本、中小企业、家族企业研究则出现在各个年份里;“农民工”的就业、流动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2004年和2010年;“大学生”就业的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2002年和2010年;“和谐社会”的相关研究主要出现于2005年,2007年的研究文献收录数量较多。
从国内社会资本研究热点的发展趋势来看,由于社会资本问题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因此这些领域本身的变化、发展及其实践需求(如和谐社会构建、经济增长、企业发展、科技进步、新农村建设等)成为社会资本研究热点创生和演进的重要导向标和主要原动力;此外,多学科、交叉学科的繁荣和发展也推动了社会资本研究热点不断向前演进,促使国内社会资本研究热点体系及结构更加科学、合理,研究热点内容更加丰富,成为不可或缺的必要辅助力量。
结论与展望
本文对2001-2010年国内社会资本研究的主要热点进行了可视计量分析,使学者们能够直观、准确地了解目前该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及其演进情况。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尚未对国内社会资本研究作者、文献及期刊进行分析,以探讨对该研究领域具有影响力的权威人物、经典文献和核心期刊等,这将是本研究日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侯剑华,陈悦.战略管理学前沿演进可视化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6)
2.栾春娟,侯海燕,王贤文.国际科技政策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9,27
3.张文宏.中国的社会资本研究:概念、操作化测量和经验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7(3)
4.边燕杰.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J].中国社会科学,2001(2)
5.张文宏.城市居民社会网络的阶层构成[J].社会学研究,2004(6)
6.徐淑芬.对信任、社会资本与经济绩效[J].学习与探索,2005(5)
7.岳成浩,薛冰.新中国合作化运动的信任模式研究—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J].天津社会科学,2008(2)
8.张继焦.关系网络:少数民族迁移者城市就职中的社会资本[J].云南社会科学,2006(1)
9.郑准.基于关系网络视角的企业国际化成长模型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8(4)
10.边燕杰.企业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中国社会科学,2000(2)
11.周小虎,陈传明.企业社会资本与持续竞争优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4(5)
12.陈晓红.中小企业社会资本的构成及其与信用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1)
13.陈丽琳.企业社会资本的生成机制、制约因素及其治理[J].社会科学研究,2007(5)
14.陈传明.关于企业家社会资本的若干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01(11)endprint